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2160)
- 作品数:6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邱星辉潘婧周云辉李保同李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家蝇抗药性的分子机制:乙酰胆碱酯酶介导的抗药性被引量:1
- 2014年
- 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主要作用靶标,该酶氨基酸残基的替换可以降低AchE对这两类杀虫剂的敏感性,从而使昆虫表现出对这两类杀虫剂的抗性。至今在抗性家蝇AchE中鉴定出多个不同位点的点突变,以G262A/V和F327Y突变最为普遍。262和327两位点上的氨基酸残基靠近AchE的活性位点三联体,G262A/V和F327Y替换可以通过改变起催化作用的丝氨酸的定位或通过降低酰基.结合袋的空间来改变酶的活性,在抗性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家蝇AchE点突变的效用是累加,多突变组合往往导致更高水平且更广谱的抗性。从不同抗性家蝇种群中检测出相同的AchE遗传突变,表明这一抗性进化机制的保守性;多种抗性等位基因共存于家蝇种群中,反映了杀虫剂使用的多重性。家蝇乙酰胆碱酯酶抗性等位基因种类分布因地区而不同,但也有重叠。家蝇种群表现出抗性等位基因的演替,推测是杀虫药剂的轮替使用的结果。
- 邱星辉
- 关键词:家蝇乙酰胆碱酯酶抗药性有机磷氨基甲酸酯
- 一种非致死提取单头家蝇基因组DNA的简便方法
- 2012年
- 目的家蝇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重要公共卫生害虫,开展其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为认识和利用家蝇、有效地控制蝇传疾病提供科学依据。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常需要用到DNA样品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DNA提取方法,为研究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方法剪取家蝇的双翅或后足置于提取液中,温育1h后获得家蝇基因组DNA的样品;以此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CYP6D1v1基因;测定去翅或去后足的家蝇繁殖能力。结果基因组DNA成功地从家蝇个体的双翅或后足中提取,此DNA制备液可直接用于PCR扩增;剪除双翅或后足对家蝇个体无致命损伤,不影响家蝇的正常繁殖。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有效且样品非致死,提取的DNA可以应用于诸如用PCR法鉴定个体基因型等的后续分析。
- 潘婧万华邱星辉
- 关键词:家蝇DNA提取
- 细胞色素P450在家蝇抗药性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细胞色素P450是几乎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中的一类重要的酶,已知在昆虫对杀虫剂的代谢解毒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细胞色素P450对杀虫剂解毒作用的增强是导致昆虫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的普遍而重要的机制。该文综述了有关家蝇细胞色素P450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着重介绍家蝇抗药性相关的细胞色素P450以及细胞色素P450在一些相对新的杀虫剂抗性中的作用。
- 邱星辉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家蝇
- 不同家蝇种群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抗性基因频率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家蝇是一种广泛分布的重要公共卫生害虫,开展其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为认识和利用家蝇,有效地控制蝇传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测我国5个家蝇种群中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性等位基因的频率,通过分析在无杀虫剂选择条件下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推测抗性等位基因适合度效应。结果研究数据显示,与拟除虫菊酯类代谢抗性相关联的细胞色素P450(CYP6D1v1)抗性等位基因在广东、上海和北京家蝇种群中频率上升,表明CYP6D1v1抗性等位基因不存在适合度代价;而CYP6D1v1等位基因在起始频率很低的山东和吉林种群中消失,可能是遗传漂变的结果。家蝇钠离子通道(Vssc)抗性等位基因(kdr-his)频率在广东、山东和吉林种群中下降,而在上海和北京种群中则有所上升,其中变化最大的是山东种群,kdr-his基因频率由起始较高的0.33降至0,表明kdr-his等位基因的适合度因种群的不同而不同。进一步的序列分析表明,kdr-his等位基因可以区分为不同的单倍型,上述kdr-his基因频率的变化因种群而异,可能是因为不同家蝇种群其钠离子通道基因单倍型有所不同。结论不同的抗性基因或相同基因的不同单倍型具有不同的适合度,提示家蝇抗药性检测和抗性治理要因地制宜。
- 潘婧邱星辉
- 关键词:家蝇拟除虫菊酯细胞色素P450钠离子通道等位基因频率
- 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昆虫抗药性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1
- 2014年
- 细胞色素P450(简称P450)对杀虫剂的代谢作用直接影响到昆虫对杀虫剂的耐受性和杀虫剂对昆虫的选择性,由P450介导的杀虫剂代谢解毒作用的增强是昆虫产生抗药性的常见而重要的机制。P450介导的杀虫剂代谢抗性具有普遍性、交互抗性与进化可塑性的特点,涉及P450基因重复与基因扩增、基因转录上调以及结构基因的变异等多样化的分子机制,并且多重机制的共同作用可以导致高水平抗药性。这些研究发现说明,无论是昆虫抗药性机制的研究,还是抗药性监测与治理都要有动态的、因地制宜的理念。
- 邱星辉
- 关键词:昆虫细胞色素P450杀虫剂抗药性分子机制抗性治理
- 在无杀虫剂选择下家蝇拟除虫菊酯抗性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被引量:2
- 2015年
- 家蝇是重要的卫生害虫,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导致了家蝇抗药性的产生,家蝇种群演化出了多重的抗性等位基因。为推测抗性等位基因在无杀虫剂选择压下是否存在适合度代价,对来源于野外的北京家蝇种群( BJ2010)连续饲养25代,在不接触杀虫剂的实验室条件下,每隔5代检测基因型频率,测定该种群的钠离子通道等位基因和CYP6D1基因频率随时间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与拟除虫菊酯抗性相关的钠离子通道抗性等位基因kdr-his和CYP6D1v1频率值随时间有一定的波动,但没有显著的变化,说明kdr-his和CYP6D1v1等位基因在无杀虫剂选择压下不存在明显的适合度代价。另一钠离子通道抗性等位基因kdr起始频率很低,其频率的最终减低可能是由于遗传漂变的结果。因此,伴随拟除虫菊酯杀虫抗药性出现的抗性等位基因在BJ2010品系家蝇中并不表现适合度劣势,提示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一旦形成,将难于自然消减。
- 潘婧周云辉李梅李保同邱星辉
- 关键词:家蝇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抗药性钠离子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