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2JJD790016)
-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4
- 相关作者:赵勇雷达王丽丽李玉梅范志勇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来自国家层面多边数据的经验证据被引量:8
- 2019年
- 本文从货币发行国与使用国角度入手,基于国家层面多边(多种货币在多个国家使用)外汇交易数据,采用货币发行分布和货币使用分布指标衡量货币国际化水平,对影响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发行国的经济体量越大、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越高、货币网络外部性越大,其货币国际化水平越高。同时货币发行国与使用国间汇率波动越小、贸易投资额越大、地理和文化间距离越近,则使用国越倾向使用该货币。
- 雷达马骏
- 关键词:货币国际化
- 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提升:表现、制约与对策
- 2013年
- 中国在整体经济规模快速扩张的同时,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结构以及整体的金融市场发展水平也在不断优化提升。同时,虽然中国国际经济地位有所提升,但在美国经济霸权主导的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仍然面临多重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继续坚持自由开放与政府干预并重的发展路径,维护和巩固世界的制造业大国地位,利用相互依赖关系变化的有利条件是中国国际经济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政策选择。
- 赵勇
- 关键词:国际经济地位中国经济
- 双边投资协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进入*--来自对外直接投资的微观证据被引量:2
- 2017年
- 双边投资协定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制度保障。本文基于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就双边投资协定对中国直接投资企业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和实施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直接投资的可能性。同时,我们还发现,这样一种双边投资协定的市场进入效应具有明显的国家和企业异质性特征。双边投资协定的签订和实施对于距离较远、风险较大、制度建设薄弱的市场的进入作用更为明显,而国内企业、生产率相对较低、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则更多的享受了双边投资协定所带来的市场进入便利。
- 王丽丽范志勇
- 关键词:双边投资协定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
- 全球经济再平衡下的中美经济:调整与冲突被引量:2
- 2013年
- 全球经济的平衡调整意味着中美两国经济增长动力的缺失,缺乏持续存在的经济动力。美国再平衡政策关注的焦点不在于经济失衡本身,而在于失衡调整过程中国家相对实力的变化和长期战略受益。在缺乏重大技术和制度创新的情况下,当前中国经济的定位仍然在于制造业出口大国地位的维持和巩固。
- 雷达赵勇
- 关键词:全球经济失衡再平衡中美经济
-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路径探讨——基于储备资产和流动性视角
- 2014年
-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虽然美元目前仍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但随着世界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和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心货币,美元在流动性供给方面的缺陷日益凸显。国际货币体系势必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全球经济面临的新挑战。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路径应重点放在储备资产和流动性供给方面,以降低个体和系统性风险,避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再次发生。
- 陈建董静
- 关键词:国际货币体系储备资产系统性风险
- 金融发展、出口边际与“汇率不相关之谜”被引量:24
- 2013年
- 本文基于金融发展和出口边际的视角,研究了造成中国出口贸易与汇率变动弱相关现象的原因。结果发现,出口扩展边际的存在、外部金融市场的不发达以及大量外资企业的存在是导致"汇率不相关之谜"出现的重要因素。人民币升值在抑制了既有产品出口总额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新的贸易关系的建立。同时,金融市场发展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出口贸易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在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会进一步减弱。而外资企业的存在在进一步降低中国对外出口汇率弹性的同时,也减弱了金融市场发展对出口汇率弹性的影响。
- 赵勇雷达
- 关键词:金融发展
- 美墨加新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5
- 2019年
- 当前WTO改革步履维艰,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新版美墨加贸易协定引发关注。本文在分析美墨加新贸易协定主要变动内容的基础上,评估该协定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认为,尽管短期内美墨加新贸易协定的影响有限,中国作为美国最大进口市场的地位不会产生动摇,但需要充分重视美国主导的更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的潜在风险。为此,中国需要积极参与WTO改革方案设计,广泛开展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促进出口产品高质量发展,培育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 王丽丽李玉梅
- 关键词:出口贸易竞争力
- 当今人民币的国际表现对美元产生的冲击有几何?
- 2012年
-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虽然人民币当前的表现对美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广度和流动性为美元提供了解除威胁的强大缓冲,当前人民币的国际表现不足以撼动美元的霸主地位对中国来说,与其通过发行债券赶超美国,不如发展金融市场,提供更多的高质量人民币计价资产,继续稳步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
- 韩军伟
- 关键词: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美元霸主地位
- 金融发展、金融一体化与货币国际化模式被引量:4
- 2012年
- 金融发展水平和金融一体化程度是影响货币国际化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在资本流动性较低时,货币国际化的动力主要源于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时的商品交易需求。伴随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深入,金融发展水平的不同还导致了对不同类型金融资产的投资需求,此时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不同国家金融资产的替代上。同时,相比于资本流动性较低时期,在完全金融一体化条件下,不但货币发行国的外部均衡特征有所差异,经济利益的实现水平和方式也存在较大不同。
- 雷达赵勇
- 关键词:金融发展金融一体化货币国际化
- 开放条件下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来自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被引量:1
- 2013年
- 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受到国内和国外两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进入21世纪之后,在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因素中,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地区内部和外部供需条件的变动是影响我国地区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沿海地区而言,内陆地区对外部市场供需状况的变动更为敏感。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选择应是在积极稳定居民通货膨胀预期的同时,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层面同时有所兼顾。
- 赵勇
- 关键词:通货膨胀产出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