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WLH38) 作品数:5 被引量:34 H指数:2 相关作者: 陈忠平 白解红 更多>> 相关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更多>>
《“格”辨》与格语法 被引量:2 2012年 《"格"辨》(The Case for Case)一文是美国语言学家菲尔摩创立格语法的经典文献。文章通过梳理《"格"辨》中格、格框架以及深层格等核心概念,重点解读该文中格语法的体系建构。文章认为,《"格"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深层结构中引入格以实现对转换语法的修正,并以此为基础初步创立具有普遍意义的格语法体系;《"格"辨》的意义在于将语义和句法结合,开启句法语义的系统研究。 陈忠平关键词:格语法 菲尔摩的格语法体系解析 被引量:1 2012年 菲尔摩的格语法是在生成语法框架下提出的但又不同于生成语法的句法理论。菲尔摩《"格"辨》一文中格、格框架以及深层格等核心概念的提出以及格语法体系的建构,显示菲尔摩创建格语法的目的在于以语义功能角度定义的格为基础来追求语法描写中语义与句法的融合,进而实现对乔姆斯基转换语法的修正;格语法的意义在于开启句法语义的系统研究。 陈忠平关键词:格语法 转换语法 菲尔摩语言理论中的框架之辨 2012年 菲尔摩(Charles C.Fillmore)在其语言理论中提出了包括格框架、语言框架以及认知框架在内的多个框架概念。通过分析梳理菲尔摩对这些框架概念的论述,并阐明这些框架概念中的不同内涵及特征,发现这些在不同时期提出的框架概念集中反映了菲尔摩语言理论从格语法到框架语义学的发展轨迹。 陈忠平关键词:图式 格语法式微中的认知转向:重读“再论‘格’辩” 被引量:1 2012年 "再论‘格’辩"一文多被学界划入Fillmore格语法体系,并定性为格语法二期理论。研究发现,"再论"一文是在第二代认知科学兴起的背景下依照框架语义学的基本原则考察句子语义和语法结构关系问题的理论成果,它将场景认知过程与语法关系选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认知语义内容在语法结构中的基础作用,再一次体现了Fillmore语言研究在格语法式微过程中的认知转向,因此无法纳入格语法体系。 陈忠平 白解红关键词:格语法 语法关系 Fillmore框架语义学认知观阐释 被引量:31 2012年 Fillmore创立的框架语义学是继格语法之后Fillmore语言理论转型的重要成果,也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其中包孕的语言认知观,学界目前仍疏于深入探究。本文考察框架语义学中框架概念的发展演变,揭示框架从格框架、语言框架到认知框架的嬗变过程以及各阶段框架的不同特点,重点剖析框架语义学中框架作为概念工具和语言解释工具的认知语义属性,并阐明框架语义学强调框架经验认知与语义解释功能、奉行意义百科观的理论取向。研究认为,框架语义学将语言根植于人的生活体验之中,利用认知框架解释词义乃至语篇意义,为语言的理解提供了有机而全面的概念内容,是推动认知语言学尤其是认知语义学发展的先驱力量。 陈忠平 白解红关键词:框架语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