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FX086)
-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迎霜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民族大学自主科研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中对赌协议的法律解析被引量:14
- 2015年
- 对赌协议是私募股权投资中最主要的依据性文件,它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契约,是双方利益一致的射幸合同。在我国现有的法律环境中,因我国现行的股份转让限制制度、上市制度等方面的原因,对赌协议存在不少法律障碍。监管部门不应绝对禁止对赌协议,而应创造法律条件使之在私募股权投资实践中得以合法运用。保护公众利益、促进交易、尊重意思自治应是我们对对赌协议所持的价值判断。
- 刘迎霜
- 关键词:对赌协议射幸合同
- 国际贸易中涉外贴牌生产中的商标侵权问题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我国涉外贴牌生产中围绕贴牌商标的"侵权"问题已经产生了不少的法律纠纷和诉讼。但是对此我国并没有明确的司法解释,法院的判决也相互冲突。根据侵权行为构成的法理分析、《商标法》第52条中商标使用的分析和利益衡量原则,涉外贴牌生产企业的贴牌行为不应视为商标侵权行为。
- 刘迎霜
- 关键词:商标侵权国际贸易
- 金融信托:金融行业抑或制度工具——析“通道型”信托产品之“刚性兑付”被引量:12
- 2014年
- 在我国金融市场上,"通道型"信托产品虽然具有"刚性兑付"特性,然而也危机频发。由于权责不清,作为信托产品,缺乏信义义务承担主体,其从产生之日起即蕴含极大的法律风险。"通道型"信托产品产生的缘由是因为我国把信托作为金融行业,分业经营体制中,规定其由信托公司专营。我国将信托定位为金融行业,缺乏科学依据,无益于金融系统的安全,却有损金融效率。金融信托应是兼具风险隔离功能和财产管理功能的特殊金融工具,应由所有金融行业运用。
- 刘迎霜
- 关键词:金融信托金融行业
- 论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法制化——以宏观审慎监管为视角被引量:14
- 2014年
- 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的金融监管改革使得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格局中由"去央行化"跨越成为"金融监管超级警察"。其理论基础就在于中央银行职能与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和工具的高度契合性。我国于2003年从立法上剥离了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监管职能,但是,在危机后金融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构建中,中国人民银行应该处于主导地位,赋予宏观审慎监管职权。应将我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监管职能从法律上予以明确,予以法制化,也即:在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中的地位和目标;从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在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的具体职权;从法律上确立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协调机制。
- 刘迎霜
- 关键词: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宏观审慎监管
- 我国公司类型改革探讨——以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为视角被引量:13
- 2014年
- 我国《公司法》根据公司"闭锁性"与"公开性"理论将公司划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类。然而,此种非此即彼的分类方式,将非上市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与上市公司一样定位为公众公司带来了现实困惑。我国股份有限公司有多种样态,其中,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虽然与上市公司和公众股份有限公司相比,具有封闭性,但是其也具有独立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价值和特点,因此,我国不应将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划归有限责任公司,而是应将其单独列为一类公司形态。我国公司的法律类型应该是:有限责任公司、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公众公司、上市公司。
- 刘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