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0R1025-5)

作品数:2 被引量:67H指数:2
相关作者:陈少莺李兆龙江斌王劭朱小丽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新型鸭呼肠孤...
  • 2篇呼肠孤病毒
  • 2篇病毒
  • 1篇鸭肝
  • 1篇鸭肝炎
  • 1篇鸭肝炎病毒
  • 1篇坏死性
  • 1篇坏死性肝炎
  • 1篇番鸭
  • 1篇病原
  • 1篇病原分离
  • 1篇出血性
  • 1篇出血性坏死性
  • 1篇出血性坏死性...

机构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2篇陈少莺
  • 1篇程晓霞
  • 1篇林锋强
  • 1篇陈仕龙
  • 1篇朱小丽
  • 1篇王劭
  • 1篇江斌
  • 1篇崔国杰
  • 1篇李兆龙
  • 1篇刘伟
  • 1篇刘伟

传媒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病毒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和鸭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及病原分离被引量:9
2014年
广东某养鸭场番鸭发生疑似雏鸭肝炎急性死亡病例。为了确诊病因,取病鸭肝脾等组织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病鸭肝脾组织,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检测番鸭源鹅细小病毒(MD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PV)阴性;RT-PCR检测鸭肝炎病毒(DHV)和新型番鸭呼肠孤病毒(NDRV)为阳性。将肝脾匀浆上清接种12日龄番鸭胚后3日死亡,进一步应用RT-PCR和免疫荧光法检测胚液和死胚胚心,结合扩增基因的测序、动物回归试验等,确诊发病鸭为NDRV和DHV的混合感染。
刘伟刘伟崔国杰
关键词:番鸭鸭肝炎病毒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61
2012年
本研究从临床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病死鸭肝脾中分离到病毒。病原特性鉴定显示,分离毒能致死番鸭胚和鸡胚;人工感染1日龄雏番鸭、雏半番鸭均能复制出与临床自然发病鸭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能回收到病毒。分离毒能在MDEF等多种细胞中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电镜下病毒在细胞浆中呈大量散在、成堆和晶格状排列,病毒粒子呈球形、无囊膜、双层衣壳、直径70nm左右。在SDS-PAGE中具有禽呼肠孤病毒10个RNA片段的特征,但M1-3和S1-4片段的迁移率明显不同于番鸭呼肠孤病毒(MDRV)。分离毒S3基因全序列与禽呼肠孤病毒(ARV)、火鸡呼肠孤病毒(TRV)和MDRV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60%~60.2%,61.9%,62.3%~62.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68.2%~69%,68.2%,69.3%~70.1%;S3基因编码的σB蛋白属于单独的进化分支,提示分离毒S3基因具有不同于ARV和MDRV的特征。结果表明鸭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的病原是一种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陈少莺陈仕龙林锋强王劭江斌程晓霞朱小丽李兆龙
关键词: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出血性坏死性肝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