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06100)
-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5
- 相关作者:高学理高从堦王剑王立国李赛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 羧甲基纤维素钠复合纳滤膜的制备与性能表征被引量:2
- 2013年
-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活性层铸膜液,聚砜(PSF)超滤膜为基膜,戊二醛(GA)水溶液为交联剂,采用涂敷和交联的方法制得一种新型荷负电复合纳滤(NF)膜。测定了复合膜的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并对其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在铸膜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3.5%的不同种类有机小分子,研究了其对复合膜截留性能的影响。CMC/PSF复合膜对几种无机盐的截留顺序为:Na2SO4>NaCl>MgSO4>MgCl2。
- 高复生高学理王剑夏广森高从堦
- 关键词:复合纳滤膜羧甲基纤维素钠戊二醛聚砜
- 注水中悬浮固体对不同油层岩心渗透率的影响
- 注入水质量会伤害油层的渗透率,致使注水井的吸水能力降低和油井产能下降,影响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本文研究了注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对注水压力和取自三种不同渗透油层的岩心的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固体会对岩心造成严重伤害,岩...
- 王立国刘国强王秀菊刘文娟郭诗琪刘思全
- 关键词:岩心储层渗透率注水
- 文献传递
- 水中汞离子净化用共混改性超滤膜的研制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相转化法,以聚偏氟乙烯(PVDF)、二硫化二苯并噻唑、聚乙二醇(PEG400)、吐温80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原料制备具有汞离子吸附能力的二硫化二苯并噻唑共混改性聚偏氟乙烯超滤膜,并对影响超滤膜结构和性能的各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二硫化二苯并噻唑质量分数为0.4%、共混温度为70℃、共混时间为6h条件下所制备的超滤膜性能最佳。在25℃、0.1MPa下,膜的纯水通量为312 L/m2·h,卵清蛋白截留率为83.46%,接触角为72.35°;在25℃、pH值为7左右的条件下,膜吸附汞离子在6h达到吸附平衡,汞离子最大吸附量为0.331mg/cm2。
- 卢兴洁程泰祝加琛杨建华逯鹏田琳王秀菊王立国
-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超滤膜汞离子
- 双膜法工艺处理回用焦化废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17
- 2012年
- 采用双膜法工艺处理回用焦化废水,以混凝沉淀系统作为预处理工艺,保证超滤进水水质。实验周期内,超滤产水水质始终满足SDI15<3、浊度<0.2 NTU和余氯<0.05 mg/L,符合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反渗透系统产水COD<5 mg/L,电导率稳定在30μS/cm左右,水质指标符合中试预期;对超滤膜元件进行2次化学清洗,通量可基本恢复到初始值;中试期间,反渗透系统一直保持高效稳定运行。
- 周超高学理郭喜亮李赛赛高从堦
- 关键词:焦化废水反渗透深度处理
- 单价选择性均相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2
- 2011年
- 以2-羟基-3-三甲铵基丙基壳聚糖为改性材料,商品化均相离子交换膜为基膜,电沉积法制备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并探讨制膜液浓度、电沉积时间和交联环境等制膜条件对改性膜特殊分离性能的影响.用多种分析方法测试膜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单价选择性阳离子交换膜对一多价离子的分离效果明显,其中静电排斥是解释其分离特性的主要因素.
- 王汉敏高学理胡圆王剑徐佳高从堦
- 关键词:壳聚糖季铵盐表面改性
- 界面聚合法制备海藻酸钠/聚砜复合纳滤膜被引量:7
- 2011年
- 以聚砜(PS)超滤膜为基膜,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NaAlg)和均苯三甲酰氯(TMC)分别为水相和油相反应单体,经界面聚合反应制备一种新型复合纳滤膜.研究了制备影响因素对复合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复合膜的表面形态和断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的质量分数为2.0%,TMC的质量分数为0.25%,TMC反应时间为30s,热处理温度为50℃,热处理时间为10min时所制备的膜性能最好.所制备的复合纳滤膜在操作压力1.0MPa下,对1 000mg/L的Na2SO4溶液的脱盐率为84.9%,通量为12.2L/(m2.h).
- 高学理王伟伟陈晓琳徐佳马准苏燕高从堦
- 关键词:海藻酸钠复合纳滤膜
- 注水中悬浮固体对不同油层岩心渗透率的影响
- 注入水质量会伤害油层的渗透率,致使注水井的吸水能力降低和油井产能下降,影响低渗透油田的开发效果。本文研究了注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对注水压力和取自三种不同渗透油层的岩心的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固体会对岩心造成严重伤害,岩...
- 王立国刘国强王秀菊刘文娟郭诗琪刘思全
- 关键词:岩心储层渗透率注水
- 文献传递
-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微孔膜的研究进展
- 热致相分离法有很多优点,是制备聚合物微孔材料的有效方法。本文概述了微孔膜性能的一些表征手段和微孔膜微观形貌的影响因素,最后对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亲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微孔膜的一些最新研究进行了介绍。
- 刘文娟郭诗琪王秀菊王立国
- 关键词:热致相分离微孔膜聚偏氟乙烯
- 文献传递
- 一种新型共混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以海藻酸钠(ALG)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共混液为活性层铸膜液,聚砜(PSF)超滤膜为基膜,环氧氯丙烷(ECH)的乙醇溶液为交联剂,采用涂敷和交联的方法制得一种新型复合纳滤膜,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接触角测量仪等检测手段对复合膜进行了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在1.0 MPa压力和30 L?h-1料液流量操作条件下,该复合纳滤膜对1000 mg?L-1 Na2SO4溶液的截留率为97.1%,通量17.3 L?m-2?h-1。以ALG和CMC共混液制备的复合纳滤膜比单一材料膜有更致密的膜面结构,截留率更高。该纳滤膜对不同无机盐的截留性能不同,表现出荷负电膜截留性能,这主要决定于荷电膜与电解质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
- 高复生高从堦高学理王志宁王剑都娟成
- 关键词:复合纳滤膜SODIUMALGINATESODIUMCARBOXYMETHYLEPICHLOROHYDRIN
- 抑菌性聚醚砜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表征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共混法制备了含辣素衍生结构丙烯酰胺聚合物的抑菌性聚醚砜超滤膜。首先,用N-(5-甲基-3-异丁基-2羟基-苄基)-丙烯酰胺(MBHBA)和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乙酯(EA)制备了四元共聚物P(A-E-M-M),通过红外光谱证实了聚合物的合成;然后考察了铸膜液中四元共聚物的含量对所制备超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A-E-M-M)含量为1%时,改性膜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纯水通量和BSA截留率分别为187.6 L/(m2.h)和94.7%,与基膜相比有所提高;同时亲水性增加,静态接触角仅为62°,比基膜降低了12°;抑菌率达到了78.4%,远高于基膜的抑菌率(20%)。
- 王小娟孙海静房成王振高学理
- 关键词:聚醚砜抑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