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08172)

作品数:26 被引量:410H指数:14
相关作者:贺锋吴振斌徐栋周巧红董金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2篇人工湿地
  • 8篇湿地
  • 6篇垂直流
  • 6篇垂直流人工湿...
  • 4篇复合垂直流
  • 4篇复合垂直流人...
  • 4篇沉积物
  • 3篇生活污水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生物硅
  • 3篇污水
  • 3篇近代沉积物
  • 2篇动态过程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植物
  • 2篇水质
  • 2篇通气组织
  • 2篇总氮

机构

  • 23篇中国科学院
  • 16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浙江省环境保...
  • 1篇机械工业第六...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0篇贺锋
  • 20篇吴振斌
  • 13篇徐栋
  • 6篇周巧红
  • 4篇胡胜华
  • 4篇董金凯
  • 3篇成水平
  • 3篇孔令为
  • 3篇叶艳婷
  • 3篇谢小龙
  • 3篇梁威
  • 3篇黄丹萍
  • 2篇高云霓
  • 2篇王荣
  • 2篇夏世斌
  • 2篇武俊梅
  • 2篇肖蕾
  • 1篇张丽萍
  • 1篇左进城
  • 1篇徐洪

传媒

  • 4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水处理技术
  • 2篇长江流域资源...
  • 2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Journa...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湖泊科学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Wuhan ...
  • 1篇水工业市场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8篇200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氮磷胁迫下菖蒲(Acorus calamus Linn.)通气组织和根系释氧的响应被引量:14
2012年
以湿地植物菖蒲为研究对象,在水培条件下观察3个浓度梯度的氮磷污水(处理组1、2、3依次为N:40 mg/L、P:4 mg/L;N:80 mg/L、P:8 mg/L;N:120 mg/L、P:12 mg/L)对其胁迫后的根系释氧和通气组织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高氮磷胁迫明显抑制菖蒲株高和根系长度的生长,减少植物根系数量;高氮磷胁迫还可以增加植物根系释氧量和促进根系通气组织形成,由于根系长度和数量的减少,处理组的根系释氧总量不及对照组;高氮磷胁迫不改变菖蒲根系释氧趋势,根尖最大,离根尖越远释氧越小.研究还发现,根尖释氧量大小和通气组织呈正相关,根基和根中部释氧量与通气组织关系不显著,说明植物通气组织的形式更有利于根尖释氧.
黄丹萍贺锋肖蕾徐栋吴振斌
关键词:通气组织水生植物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Integrated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for Saline Wastewater
2010年
The integrated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IVCW) was simulated with three suits of designed experiment columns planted with Kandelia candel.Units A,B and C were irrigated with sewage of different salinity(A:10‰ B:20‰,C:30‰),respectively.The removal rates of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NH3-N and NO3--N dropped 90.4%-48.6%,80.2%-40.3% and 84.8%-60.9%,respectively,when salinity increases from 10‰ to 30‰.The removal rate of TP increased 14%-31.2%,oppositely.A 20-day inflow salinity drastic change shock affective trial was done on units D and E.Unit D was used as a control and irrigated with saline sewage(20‰).Unit E was irrigated with sewage with low salinity(5‰) as a salinity drastic change shock on the third and fourth days.DOC,NH3-N and NO3--N removal efficiency of unit E showed a three-stage process of change,"rapidly decrease,increase beyond the normal standard,and then back to the normal standard".TP removal value was negative during the 2-day shock period.
WANG QishuoYANG LeiWU Zhenbin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能为人类提供多种服务。但多年来对人工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净化机理上,而一直缺乏系统、综合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价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函数法等数学理论,首次建立了对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开展了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为例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其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的得分为0.7848分。该得分较理想,说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具有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它能在净化水质、提供栖息地、有机质生产、微气候调节、休闲娱乐和科研教育等诸多方面提供良好服务。对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比较不同人工湿地或同一人工湿地不同时期服务质量的优劣,从而为人工湿地的研发、设计、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指导。
董金凯贺锋肖蕾黄丹萍吴振斌
关键词: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综合评价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被引量:26
2009年
阐述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定义、分类、项目及其评价方法。介绍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研究工作的局限性,对将来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研究展望。论述了人工湿地所具有的服务功能,结合前人的研究初步提出对其进行价值评价的方法及计算公式。
董金凯贺锋吴振斌
关键词: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
三种水鳖科沉水植物释放的脂肪酸类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5
2011年
沉水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其中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通过释放化感物质抑制藻类生长,从而保持水体的清水稳态[2]。
高云霓刘碧云葛芳杰梁威徐栋张丽萍吴振斌
关键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脂肪酸
武汉严东湖近代沉积物中总氮、总磷与生物硅沉积及营养演化的动态过程被引量:4
2011年
选择武汉近郊一中型浅水湖泊——严东湖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2个柱状沉积物的总氮、总磷、生物硅含量测试。结果表明:严东湖表层沉积物中总氮、生物硅含量总体均有所上升,而总磷近代含量有所下降。近代以来,硅藻的生长消耗了水体大量的硅与磷,表现为生物硅含量的显著上升,严东湖的营养程度有所上升。硅藻的生长与沉积影响到湖泊的沉积系统与过程,使营养盐比例与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严东湖水体出现硅限制。
胡胜华叶艳婷郭伟洁张婷周巧红徐栋吴振斌
关键词:沉积物总氮总磷生物硅
水处理填料用丝瓜络的界面偶合改性研究
2014年
采用微波加热的方法,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开展对水处理应用中易于降解的丝瓜络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拟通过减少纤维表面的羟基,以降低丝瓜络的亲水性,达到提高纤维耐微生物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结果表明,碱预处理对丝瓜络的吸湿性能影响显著(P<0.01),增加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有利于后续的改性;通过NaOH和KH-550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5%,浸泡和微波反应时间分别为60 min和60 s条件下的改性,丝瓜络的吸水率比未改性时下降了22.43%;正交实验表明,微波处理时间和KH-550含量这2个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显著(P<0.01);对丝瓜络改性效果的影响大小顺序为:KH-550含量>微波处理时间>NaOH含量>浸泡时间;优化条件为:NaOH和KH-550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1%,浸泡和微波反应时间分别为30 min和180 s。
孔令为汪璐贺锋裘知徐栋吴振斌
关键词:丝瓜络微波处理NAOH水处理
复合养殖系统中浮游动物种类丰度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09年
利用人工湿地和养殖塘构建了复合养殖系统,通过设置不同塘间水质差异,调查了斑点叉尾鮰鱼鱼种培育段和成鱼养殖段不同梯度下的浮游动物种类丰度,并探讨了种类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养殖阶段的循环塘中,轮虫的种类丰度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浮游甲壳动物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降低.成鱼养殖阶段对照塘中轮虫的种类丰度高于循环塘P1、P2;枝角类和桡足类的丰度则低于P1、P2;高养殖密度塘P3中,3种形态浮游动物种类丰度均低于对照塘.15种环境因子的主成分分析以及种类丰度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浮游动物种类丰度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水体的营养状态,水体的物理特征对种类丰度的影响较小.
张世羊周巧红成水平吴振斌
关键词:人工湿地环境因素
生物膜-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采用以天然植物中空纤维作为填料的生物质-生物膜反应器(BBFR)串联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IVCW)的组合工艺处理系统,研究了5种不同的运行工况,即不同的停留时间、水力及污染负荷条件下对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5种工况下组合系统的出水均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COD、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9.86%、93.5%和74.78%。各工况条件下因为装置控制参数和稳定程度的不同,各运行阶段下的净化效果也有一定的差异。通过探讨BBFR和IVCW的最佳耦合模式,即系统处理效果达到最佳时的运行参数,实现了BBFR和IVCW二者间的优势互补。
贺锋曹湛清夏世斌徐栋吴振斌
关键词:生物膜人工湿地
Effects of sediment dredging on water quality and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 shallow of eutrophic lake被引量:43
2010年
Effects of suction dredging on water quality and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a shallow of eutrophic lake, we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decreasing trend for levels of phosphorus, organic matter, total suspended solids, Chlorophyll a and Secchi transparency in the water column was found, while levels of water depth,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total dissolved solids and NO3^--N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markedly post-dredging. The effects of dredging on dissolved oxygen, pH value and temperature were almost negligible. The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responded rapidly to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s caused mainly by dredging. As a result, the abundance of rotifers decreased, while the density of zooplanktonic crustaceans increased markedly. The representative taxa were Brachionus angularis, B. budapestinensis, B. diversicornis, Synchaeta spp. and Neodiaptomus schmackeri. A distinct relationship between zooplankton taxa composition and their environment, unraveled by a redundancy analysis, indicating that the measured environment contributed to the variations in the zo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to some extent. The first four synthetic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explained 51.7% of the taxonomic structure. Therefore, with the reduction of internal nutrient load and a shift in dominance by less eutrophic species, it inferred that dredging might be one of effective measures for 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s of such lakes.
Shiyang ZhangQiaohong ZhouDong XuJidong LinShuiping ChengZhenbin Wu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