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26B0110)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吴婷婷曹谨玲俞菊华李建林曹哲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罗非鱼
  • 3篇奥利亚罗非鱼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克隆
  • 2篇DMT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原核表达
  • 1篇释放激素
  • 1篇克隆与序列分...
  • 1篇基因克隆与序...
  • 1篇激素
  • 1篇DMO
  • 1篇促性腺激素
  • 1篇促性腺激素释...
  • 1篇促性腺激素释...

机构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作者

  • 3篇吴婷婷
  • 2篇李建林
  • 2篇俞菊华
  • 2篇曹谨玲
  • 1篇曹丽萍
  • 1篇王光花
  • 1篇丁炜东
  • 1篇李建琳
  • 1篇曹哲民

传媒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大连水产学院...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奥利亚罗非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相关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1
2006年
采用RT-PCR方法从奥利亚罗非鱼丘脑中扩增出长约386 bp的目的序列GnRH/GAP,先将其克隆到T载体上,通过酶切鉴定、序列测定分析,确认序列的正确性后,将此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MAL-c2x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AL-GnRH/GAP,再转化到大肠杆菌TB1中,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相对分子量约56 000的融合蛋白。
丁炜东曹丽萍李建林吴婷婷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基因克隆原核表达
奥利亚罗非鱼DMT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利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分离、克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睾丸DMT(DM-do-main gene in testis)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cDNA序列全长1 260 bp,包括74 bp 5’非翻译区,879 bp阅读框以及含poly(A)信号AATAAA的307 bp 3’非翻译区,阅读框共编码292个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不同进化地位动物的DMRT1基因DM域编码序列存在高度同源性,显示DMRT1基因在系统进化上高度保守。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DMT基因编码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区域,有多个蛋白激酶C、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和N-糖基化位点,推测其可能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作用,且其生物活性可能接受信号途中多种信号的调控。该基因的成功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不仅为DMRT1基因的分子进化和相似性比较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而且对进一步研究其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其在鱼类性别调控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23-31]
曹谨玲俞菊华李建林王光花吴婷婷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DMT克隆
奥利亚罗非鱼DMO和DMT基因的时空表达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奥利亚罗非鱼DMO和DMT基因的时空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这两个基因均从原肠胚早期开始转录,一直到出膜,都维持着较高的表达水平,但DMO表达量明显高于DMT。从鱼苗孵化出膜的第1天开始,随着日龄的增加,DMO和DMT基因的表达量均增加,但DMO在性腺和脑中都能表达,而DMT则仅在精巢中专一性表达。鱼苗性腺分化时期,也可影响DMO和DMT基因的表达量,提示它们可能与激素调控有关。在雌、雄鱼的肝和肾等5种组织中均检测不到这两个基因转录本的存在;在脑中仅可检测到DMO基因不同强弱的转录本,呈现出很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特异性。此外,在成体的卵巢和精巢中分别只可检测到DMO和DMT基因的大量表达,显示二者在性别决定和分化中的重要功能。奥利亚罗非鱼DMO基因在其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卵巢发生和功能维持上有着重要功能;DMT基因在精巢发生和功能维持上起重要作用。
曹谨玲俞菊华曹哲民李建琳吴婷婷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DMODMT荧光定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