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D09B06)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张兴昌张亚丽史淑娟管新建李怀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郑州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养分
  • 1篇养分流
  • 1篇养分流失
  • 1篇水蚀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坡地
  • 1篇黄土坡地

机构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篇李怀恩
  • 1篇管新建
  • 1篇史淑娟
  • 1篇张亚丽
  • 1篇张兴昌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年份

  • 1篇200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水蚀条件下土壤初始含水量对黄土坡地溶质迁移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水蚀条件下坡地水分溶质迁移规律对农业生产和水土资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1.3%,5.7%,9.7%,14.2%和18.9%共5个含水量坡地土壤PO43-、K+和Br-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溶质流失量和流失率均随土壤初始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径流中溶质平均浓度与前期含水量呈抛物线关系,1.3%含水量坡地平均浓度均高于5.7%和9.7%坡地,18.9%含水量坡地最高。溶质在土壤剖面的垂向迁移量由大至小依次为:Br->K+>PO43-。前期含水量越低,非吸附性的Br-向较深土层的入渗量越大。K+和PO34-的质量传递系数Km均随土壤初始含水量增加而增加,Br-和K+的Km较大,PO34-的Km最小。基于对流-弥散理论的质量传递系数Km可以反映非吸附性Br-随地表径流迁移的特征,但不能够反映土壤侵蚀对吸附性K+和PO34-地表流失的影响。避免在雨季里喷施大量速效肥料,可以有效地减少养分,尤其是吸附性养分的地表流失。
张亚丽李怀恩张兴昌管新建史淑娟
关键词:土壤侵蚀养分流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