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396) 作品数:15 被引量:82 H指数:6 相关作者: 李明春 辛梅华 毛扬帆 王朝 陈彰旭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侨大学 莆田学院 教育部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行动项目 福建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医药卫生 一般工业技术 化学工程 更多>>
磷酰胺类阻燃剂的合成及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16年 以亚磷酸二甲酯、二乙胺、正丁胺、环己胺为原料合成3种磷酰胺类阻燃剂二甲基-N,N-二乙基磷酰胺(DMDEPR)、二甲基-N-丁基膦酰胺(DMBPR)和二甲基-N-环己基磷酰胺(DMCHPR),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和热重分析仪对其进行表征并研究了3种不同结构的磷酰胺类阻燃剂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磷酰胺类阻燃剂和RPUF相容性较好,对RPUF力学性能影响不大。磷酰胺类阻燃剂的添加均使RPUF的阻燃性能有所提高,其中具有叔酰胺结构的DMDEPR阻燃效果最好,DMDEPR阻燃的RPUF热稳定性最高,添加10phr DMDEPR的RPUF其残炭量从空白RPUF的16.0%上升到25.2%。 辛梅华 郑德志 李明春 吴少惠 杨兴来关键词:磷酰胺 阻燃剂 硬质聚氨酯泡沫 糠醛改性O-季铵化壳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7 2014年 在制备水溶性较好的O-季铵化壳聚糖基础上,进一步与糠醛反应制备O-季铵化-N-呋喃亚甲基壳聚糖席夫碱及还原产物O-季铵化-N-呋喃亚甲基壳聚糖衍生物,用FTIR、1H NMR、EA(元素分析)、TG(热重分析)对产物进行表征。测定产物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抑菌率,并与O-季铵化-N-苯亚甲基壳聚糖席夫碱的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产物对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的抗菌效果优于革兰氏阴性菌E.coli,在pH值5.5的条件下抗菌效果优于pH值7.2。并且O-季铵化-N-呋喃亚甲基壳聚糖的抗菌效果>O-季铵化-N-呋喃亚甲基壳聚糖席夫碱>O-季铵化-N-苯亚甲基壳聚糖席夫碱>O-季铵化-壳聚糖。研究表明,含呋喃杂环的壳聚糖衍生物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不含杂环的壳聚糖衍生物。 李玮 李明春 辛梅华关键词:有机化合物 壳聚糖 糠醛 N,N-双十二烷基-3,6-O-磺丙基壳聚糖对紫杉醇的增溶作用 被引量:1 2012年 合成高取代度的N,N-双十二烷基-3,6-O-磺丙基壳聚糖(SPDLCS)双亲性衍生物,通过透析法制备了SPDLCS载紫杉醇(PTX)胶束,考察了投料比对载药量、包封率、胶束粒径和Zeta电位的影响,并对胶束形态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杉醇以无定形态包载于胶束的疏水内核中,最优投料比为SPDLCS∶PTX=1∶1.1,载药量为50.36%,包封率为92.2%,对紫杉醇的增溶能力达6.08 mg/mL。载药胶束呈现分散性良好的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41.1 nm,Zeta电位为34.1 mV。稳定性实验表明SPDLCS载紫杉醇胶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SPDLCS是潜在的疏水药物高增溶载体材料。 张晓林 李明春 辛梅华 王军关键词:聚合物胶束 紫杉醇 增溶 N-甲基-N,N-双十二烷基壳聚糖盐酸盐的合成及自组装囊泡性能 被引量:5 2014年 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备N-甲基-N,N-双十二烷基壳聚糖盐酸盐(TMC),用FT-IR、EA对产物进行表征,溶解性实验表明TMC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采用乙醇注射法制备TMC囊泡,研究不同pH值介质中制得的载亲/疏水药物TMC囊泡的Zeta电位、粒径大小及分布、储存稳定性、载药及释放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TMC自组装囊泡Zeta电位为39.5~46 mV,粒径为50~100 nm,多分散系数为0.17~0.26,静置30天后仍保持稳定。Langmuir膜行为表明在较低pH值下TMC更易自组装,制备介质pH值不同对囊泡的粒径、药物释放行为影响较大,而释药环境pH值对囊泡的药物释放行为影响较小。 洪键淞 辛梅华 李明春 方江海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囊泡 粒度分布 模板法合成碳酸钙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014年 碳酸钙是最丰富的生物矿物材料之一,不同形貌、不同晶型的碳酸钙可适用于印刷、陶瓷、涂料、医学等不同领域。模板法因其可以有效地控制合成碳酸钙的形貌、结构和尺寸,而成为目前制备碳酸钙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结合近几年模板法控制合成碳酸钙的发展,综述了利用小分子、天然生物大分子、凝胶体、微乳液、聚合物等介质作为软模板合成碳酸钙的研究进展,同时简述了硬模板法合成碳酸钙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各种介质作为模板调控碳酸钙的优缺点,综述了模板法制备碳酸钙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及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指出深入系统研究模板法调控合成碳酸钙的作用机理,结合电化学等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完善调控碳酸钙的晶型和形貌的技术,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陈彰旭 辛梅华 李明春 陈晓东关键词:凝胶 表面活性剂 有机化合物 碳酸钙 模板法 N-mPEG-O-季铵化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载药性能 被引量:6 2013年 将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醛化改性后,通过西佛碱反应接枝到自制的O-季铵化壳聚糖的NH2上,硼氢化钠还原制得N-mPEG接枝O-季铵化壳聚糖(QACS-mPEG),反相悬浮法制备二乙烯基砜交联QACS-mPEG微球。用FTIR、1H NMR、EA和SEM对产物进行表征,并且以酮洛芬为模型药物研究微球的载药性能及释放行为。结果表明,mPEG和季铵盐基团的引入提高了N-mPEG-O-季铵化壳聚糖微球的载药量,为4.31mg/mg;载药N-mPEG-O-季铵化壳聚糖微球在模拟肠液的缓释效果优于胃液,微球释药具有pH响应性。 王军 李明春 辛梅华 张晓林 毛扬帆关键词:壳聚糖 微球 聚己内酯改性 O-磺化壳聚糖/胆固醇的混合单分子膜性能 被引量:2 2014年 制备聚己内酯改性O-磺化壳聚糖(HSCS-gPCL),用FT-IR、EA和1 H NMR对产物进行表征,并研究其与胆固醇的混合单分子膜性质。结果表明,单组份HSCS-g-PCL单分子膜π-A曲线为膨胀型,而混合单分子膜则转变为凝聚型并均具有明显LE-LC相转变;随着胆固醇含量的增加,混合单分子膜的崩溃压和极限分子面积降低,最大压缩模量增大;胆固醇摩尔分数为0.6时两组份分子间作用力从相互排斥转为相互吸引,为0.8时,体系超额自由能ΔGexc最小,两组份间相容性最好,体系最稳定。 毛扬帆 辛梅华 李明春 邢宇关键词:壳聚糖 磺化 聚己内酯 胆固醇 单分子膜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2014年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活性和优良加工性能,使其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抗菌材料,可用于食品保鲜、伤口敷料和组织工程等方面。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壳聚糖基材料抗菌模型、影响抗菌活性因素及抗菌活性优化方案方面的研究进展,希望对壳聚糖衍生物抗菌材料的制备及优化提供参考。 林水森 李明春 辛梅华 王朝关键词:壳聚糖 抗菌活性 抗菌机制 O-磺化/O-季铵化-N,N-双烷基壳聚糖混合单分子膜及自组装囊泡性质 被引量:1 2015年 制备了具有良好油溶性的O-磺化-N,N-双十二烷基壳聚糖(HSDLCS)和O-季铵化-N,N-双十二烷基壳聚糖(QADLCS),研究了HSDLCS/QADLCS混合单分子膜和自组装囊泡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合单分子膜的崩溃压(46.14m N/m)和最大压缩模量(Cs,max-1,98.85m N/m)较相应的单组分大;自组装形成球形囊泡的粒径在200~400nm;以维生素B12为模型药物制备HSDLCS/QADLCS复合囊泡的载药量为0.1987mg/mg,包封率为38.25%,药物平衡释放率为23.68%。静电作用使得混合单分子膜的凝聚性和抗形变能力更强,复合囊泡药物通透性降低,结构更紧密。单分子膜的Cs,max-1与其相应载药囊泡药物平衡释放率呈一定的线性关系。 毛扬帆 李明春 辛梅华关键词:壳聚糖 磺化 季铵化 单分子膜 叶酸偶联N-季铵化壳聚糖的制备及其基因载体性能 2012年 首先对壳聚糖进行季铵化改性合成N-季铵化壳聚糖(HTCC),再接枝叶酸基团制备了叶酸偶联N-季铵化壳聚糖(FA-HTCC),用FTIR和1H NMR等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对其作为基因载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较好的水溶性,N/P为4的FA-HTCC/DNA复合物粒径为188 nm、Zeta电位为15.4 mV。与PEI和阳离子脂质体相比,FA-HTCC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和更高的转染效率。 宋宇宁 辛梅华 李明春 周盛全关键词:壳聚糖 季铵化 叶酸 基因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