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2011E-03)

作品数:20 被引量:216H指数:9
相关作者:张世铭马新民黄成刚崔俊王建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7篇盆地
  • 16篇柴达木盆地
  • 5篇盐岩
  • 4篇碳酸
  • 4篇碳酸盐
  • 4篇碳酸盐岩
  • 4篇成藏
  • 4篇储层
  • 3篇新生界
  • 3篇成藏模式
  • 3篇储集
  • 3篇储集层
  • 2篇油气
  • 2篇油气成藏
  • 2篇油田
  • 2篇生烃
  • 2篇生烃潜力
  • 2篇碳酸盐岩储层
  • 2篇盆地西部
  • 2篇气藏

机构

  • 12篇中国石油
  • 9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石油青海...
  • 3篇青海油田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作者

  • 3篇张永庶
  • 3篇张世铭
  • 2篇崔俊
  • 2篇曾旭
  • 2篇田继先
  • 2篇王建功
  • 2篇袁剑英
  • 2篇石亚军
  • 2篇易定红
  • 2篇郭泽清
  • 2篇黄成刚
  • 2篇马新民
  • 1篇张小军
  • 1篇马力宁
  • 1篇吴梁宇
  • 1篇李清
  • 1篇常海燕
  • 1篇李建明
  • 1篇孙平
  • 1篇张正刚

传媒

  • 3篇石油学报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断块油气田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微体古生物学...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2015年全...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柴北缘侏罗纪凹陷结构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17年
传统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受制于地震资料品质等原因,对柴达木盆地北缘侏罗系分布厚度及平面特征的认识一直存在局限性,通过柴北缘早、中侏罗世时期的构造演化分析,建立了侏罗纪断陷+坳陷的新的构造解释模型。在该模型的指导下,发现了红三旱、尖顶山、长尾梁等新的侏罗纪凹陷。根据剖面形态及构造特征,将受到强烈改造的侏罗纪凹陷划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软弱层主导的强变形凹陷、能干层主导的强变形凹陷、基底断裂主导的强变形凹陷、挤压挠曲的弱变形凹陷及垂直隆升的弱变形凹陷。断陷期地层主要受控于柴北缘基底深大断裂,坳陷期地层则全区分布,两者具有明显的继承性。通过应力场与现今基底主干断裂走向关系分析,祁连山的阻隔及阿尔金山的左行走滑作用控制了现今侏罗纪凹陷的形态特征。早侏罗世断陷所在的地区,烃源岩条件更为优越;并联式的断陷结构有利于烃源岩生成的油气向远距离运移,易形成源外油气藏。
曾旭田继先杨桂茹王波郭泽清王薇张海龙
关键词:柴北缘侏罗系
地震属性在预测生物气中的应用——以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台南构造为例被引量:1
2014年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台南构造生物气藏分布范围广,生物气资源非常丰富但分布规律十分复杂,且该区地震资料品质差,反射特征复杂,严重制约了该区生物气的勘探开发。在高精度地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对地震属性进行提取和筛选,并结合实钻测井资料,确定了三湖地区台南构造最能反映储层生物气变化特征的3种地震属性——平均频率、吸收系数、烃指数。经钻井资料证实,3种地震属性能够较好地检测出台南构造生物气储层的地质层位及平面分布范围,为台南构造气田拓展及其边界的确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史晓辉倪祥龙李红哲许建权杨露
关键词:地震属性烃类检测生物气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油田新近系N21储集层弱胶结砂岩应力敏感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油藏应力敏感性是储集层敏感性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正确认识储集层的应力敏感性,合理认识、开发油藏具重要意义。通过选取尕斯库勒油田新近系N2^1储集层不同胶结程度的10块样品进行覆压测试,确定上覆地层压力、储集层孔隙压缩系数,并分析了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与上覆地层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储集层上覆地层压力为26.63~29.14MPa,孔隙度、渗透率与上覆地层压力呈良好的幂关系,随着上覆地层压力的增大,孔隙度与渗透率下降明显。将地面孔隙度与渗透率校正到真实地层条件下,孔隙度校正量介于2.21%~12.41%,平均为4.43%。校正前后孔隙度最大相差32.28%。渗透率校正量最大为24.03×10^-3μm^2,校正前后渗透率差异比例最高为85.29%。尕斯库勒油田新近系N2^1储集层应力敏感损害率为23.53%-80.17%,整体呈中等-强应力敏感。
盛军黄生远徐立丁晓军易德彬张彩燕
关键词:尕斯库勒油田新近系应力敏感
柴西尕斯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碳酸盐岩岩石类型及沉积环境——以跃灰101井为例被引量:6
2017年
近年来勘探实践表明柴达木盆地致密油勘探潜力巨大,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是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致密油勘探的主要目的层段,湖相碳酸盐岩是致密油的重要储集层。在系统岩芯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薄片鉴定、元素分析、全岩矿物分析等室内测试分析成果,认为柴西尕斯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发育的碳酸盐岩为典型的湖相混合沉积成因,岩性复杂,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发育24种岩性的以灰质成分为主的灰岩类,另一类是发育23种岩性的以云质成分为主的白云岩类。通过对Sr/Ba,Sr/Cu,Mn O/Fe,V/Cr,Ni/Co,Cu/Zn比值以及碳酸盐岩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对碳酸盐岩沉积环境进行了研究。认为柴达木盆地尕斯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碳酸盐岩主要是在半干旱—干旱气候条件下、半咸水—咸水碱性水体介质、富氧的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下形成。
易定红石亚军张正刚袁剑英王朴张世铭苟迎春万传治
关键词: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柴达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天然气勘探领域被引量:30
2014年
根据气源岩特征及分布,结合其他成藏要素、成藏模式和成藏规律,可将柴达木盆地划分为柴北缘侏罗系煤型气、柴西古近系—新近系油型气和三湖第四系生物气3个勘探领域。煤型气勘探领域烃源岩具有分布广、丰度高、生烃强、深埋晚、资源量大的特征,古构造、输导体系和源圈配置是煤型气成藏主控因素,存在盆缘区下组合(基岩—侏罗系—古近系)和盆内晚期构造上组合(新近系)两套储盖组合及源外和源上两种成藏模式;近期主要的勘探领域为盆缘阿尔金山前东段、祁连山前西段下组合(基岩—侏罗系—古近系路乐河组)和盆内的冷湖构造带、鄂博梁构造带上组合(古近系上干柴沟组、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油型气勘探领域具有3个凹陷、2套烃源岩、3种类型天然气资源特征和环凹分布、近源聚集、接力输导、甜点聚集的油型气富集规律;其晚期成藏表现明显,具"接力式"的运聚模式;烃源岩埋深大、成熟度高、生气强度大、气油比高的区带是油型气勘探的有利区带,包括狮子沟—油砂山—英东和油泉子—开特米里克—油墩子等构造带。生物气勘探领域具有单一气源岩、低丰度、快速沉积的天然气资源特征;具有持续生烃、垂向和侧向运移共存、动态成藏的生物气成藏模式;三湖凹陷北斜坡的鼻隆和背斜外围是岩性气藏有利的勘探领域。
付锁堂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气源岩成藏模式成藏主控因素有利勘探区带勘探领域
保压取心储层流体饱和度分析方法——以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第四系生物成因气藏为例被引量:11
2016年
为了准确获取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第四系疏松泥质粉砂岩储层原始流体饱和度,在其区内两口气井中应用保压密闭取心及其配套分析技术,对储层温压条件下所含流体含量进行了测定。具体方法是,运用保压密闭取心技术保证岩心从井筒提升到地面后仍保持地层压力,冷冻截取过程中系统收集游离气和游离水,并对岩样开展束缚水、可动水及残余气饱和度等实验分析研究,依据岩心孔隙体积最终按照地面实际收集的流体体积通过校正得到地层温压条件下储层孔隙内的原始气、水总饱和度和可动流体饱和度等参数。在此基础上,对比测井解释储层流体饱和度后发现,测井求取值偏大、物性好的气层平均相差17.89%,物性中等的气层平均相差为20.79%,物性差的气层平均相差36.64%。结论认为,只有采用保压密闭取心才能够准确获取储层的真实原始流体饱和度,其对测井解释计算方法具有修正作用。
马力宁李江涛华锐湘李清常琳曲斌孙虎法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台南气田含水饱和度含气饱和度误差值
柴北缘鄂博梁构造带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部署被引量:7
2014年
柴达木盆地北缘鄂博梁构造带由鄂博梁Ⅰ号、鄂博梁Ⅱ号、鄂博梁Ⅲ号和葫芦山4个地面构造组成。近期的综合研究和老井复查表明:该区带具有优越的天然气成藏条件:位于侏罗系生气凹陷之内、发育大型构造圈闭、具有优质储层和良好储盖组合以及深大断裂沟通气源,发育源内和源上两种成藏模式。近期,邻近的牛东构造获得重大突破,其他构造已钻井都有气显示,并且鄂7井获得工业气流。在成藏条件和目前勘探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该区优先风险钻探鄂博梁Ⅰ号构造;积极准备其他构造,其中以开展精细地震勘探鄂博梁Ⅲ号构造为重点,精细落实圈闭后投入勘探。
孙平汪立群郭泽清田继先张林曾旭张绍胜
关键词:柴北缘成藏条件成藏模式勘探部署
柴西狮子沟地区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膏盐岩沉积演化特征被引量:21
2017年
经过多年的油气勘探,已在柴达木盆地的多个层位发现了油气藏。其中,该盆地西部(柴西)狮子沟地区古近系渐新统下干柴沟组上段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膏盐岩是该区油气藏得以保存的优质盖层。为了预测柴西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方向和目标、指导区域油气勘探部署,在岩心观察的基础上,综合薄片鉴定,粒度,敏感参数Sr/Cu、Fe/Mn、(Fe+Al)/(Ca+Mg)、V/(V+Ni)、Pr/Ph比值以及黄铁矿含量,包裹体等分析结果,研究了该区膏盐岩发育的沉积演化特征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1)膏盐岩主要分布在湖盆的沉积中心,往盆地边缘方向变薄,横向上相变为碳酸盐岩或陆源碎屑岩,平面分布呈不规则的椭圆形;(2)膏盐岩纵向上主要发育在下干柴沟组上段的中部和上部,与碳酸盐岩或陆源碎屑岩相间发育,单层厚度变化大、层数多、连续性较好;(3)下干柴沟组上段Ⅲ砂组—Ⅰ砂组(盐间)地层沉积时气候干旱炎热,为半深湖—深湖还原性水体环境。结论认为:(1)该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膏盐岩分布面积较广,累计厚度较大;(2)膏盐岩是在干旱炎热气候条件和深水背景下湖水蒸发浓缩结晶而成的,非热液成因。
易定红王建功石亚军孙秀健马新民王鹏李延丽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纪膏盐岩蒸发浓缩
柴达木盆地昆北断阶带古近系储集层新认识与勘探发现被引量:7
2015年
通过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昆北断阶带古近系储集层特征研究,结合测井与地震资料,分析古近系路乐河组和下干柴沟组下段沉积相展布、沉积储集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昆北断阶带受古昆仑山物源控制,下干柴沟组下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相沉积体系,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砂体呈南西—北东向展布;路乐河组下段以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为主,上段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下干柴沟组下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储集层物性较好,具有发育优质储集层的有利条件;路乐河组致密储集层中存在甜点储集层,油气分布受泥质杂基含量控制。昆北断阶带沉积储集层新认识对该区油气发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切六号、切十二号和切十六号构造油气勘探获得成功,提交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近亿吨。
马达德王艳清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古近系沉积相储集层特征
高温高压碎屑岩储层中石膏溶解对方解石沉淀的影响被引量:17
2014年
一般研究认为有机质演化过程中释放的有机酸会对碎屑岩储层中的方解石等易溶矿物产生溶蚀作用从而生成次生孔隙,进而增大岩石的储集空间和渗透性。但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始新统下干柴沟组碎屑岩储层为咸化湖盆沉积,偏光显微镜下可见岩石薄片中石膏较为发育。通过流体-岩石动力学模拟实验研究得出,在地层条件下高温高压环境中石膏优先溶解进而使得方解石发生沉淀作用,且二者紧密相关。总体上,这一反应使得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大且孔隙结构变好,方解石的沉淀作用造成的储集空间的减小量小于石膏和长石等易溶矿物溶解造成的储集空间的增大量,因此,高温高压的地层条件下酸性流体与岩石的相互作用会对储层物性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曹正林袁剑英黄成刚魏志福张世铭王莹佘敏
关键词:石膏方解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