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1JK0836)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江涛金志浩金海云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石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氮化
  • 2篇氮化硼
  • 2篇陶瓷
  • 2篇可加工
  • 2篇复相
  • 2篇复相陶瓷
  • 1篇碳化硼
  • 1篇陶瓷材料
  • 1篇热压
  • 1篇热压烧结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复相
  • 1篇纳米复相陶瓷
  • 1篇抗氧化性能
  • 1篇可加工性
  • 1篇可加工性能
  • 1篇加工性
  • 1篇复相陶瓷材料
  • 1篇高温抗氧化
  • 1篇高温抗氧化性

机构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江涛
  • 1篇金海云
  • 1篇金志浩

传媒

  • 1篇硅酸盐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可加工复相陶瓷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被引量:4
2012年
介绍可加工复相陶瓷的研究发展现状。着重介绍可加工BN系复相陶瓷的研究现状与发展。主要论述可加工BN系复相陶瓷的制备工艺过程及力学性能和可加工性能等。对可加工复相陶瓷材料的研究发展方向作分析和预测。
江涛
关键词:可加工性能氮化硼纳米复相陶瓷
可加工B4C/BN复相陶瓷的制备及其高温抗氧化性能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单相B4C陶瓷、B4C/BN微米复相陶瓷和B4C/BN纳米复相陶瓷。研究了其在1 000~1 300℃的等温氧化性能,通过对氧化后试样表面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的分析,探讨了氧化机理。结果表明:单相B4C陶瓷、B4C/BN微米复相陶瓷和B4C/BN纳米复相陶瓷的高温抗氧化性能随氧化温度提高和氧化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试样氧化过程中质量损失逐渐明显。对试样在不同氧化温度下得到的氧化曲线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试样在1 000℃时抗氧化性能较好,但在1 300℃时抗氧化性能较差。氧化后试样表面的物相组成主要为B4C相、h-BN相,以及少量的B2O3相和Al4B2O9或Al18B4O33相。氧化后试样表面存在一层厚度约为100μm的氧化层,氧化层中存在许多微孔和少量玻璃相物质。氧化生成的B2O3挥发是导致试样质量随着氧化温度和氧化时间增加而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江涛金志浩金海云
关键词:碳化硼氮化硼复相陶瓷热压烧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