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0AA101301)

作品数:47 被引量:266H指数:10
相关作者:洪德林江建华刘强明宋昕蔚林建荣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7篇粳稻
  • 15篇性状
  • 14篇杂交
  • 11篇杂交粳稻
  • 10篇水稻
  • 9篇基因
  • 7篇配合力
  • 7篇SSR标记
  • 7篇不育
  • 7篇不育系
  • 6篇亲本
  • 6篇分子标记
  • 5篇QTL
  • 4篇相关性状
  • 4篇粳稻不育系
  • 4篇基因型
  • 4篇SSR
  • 3篇稻米
  • 3篇滇型
  • 3篇滇型杂交粳稻

机构

  • 27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天津科技大学
  • 5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安徽省农业科...
  • 4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天津市水稻技...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江苏沿江地区...
  • 2篇天津天隆农业...
  • 2篇国家粳稻工程...
  • 2篇云南禾朴农业...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河西学院
  • 1篇黄山学院
  • 1篇江苏徐淮地区...

作者

  • 27篇洪德林
  • 12篇江建华
  • 10篇刘强明
  • 7篇吴明国
  • 7篇林建荣
  • 7篇陈兰
  • 7篇宋昕蔚
  • 7篇赵凯铭
  • 6篇牛付安
  • 6篇党小景
  • 6篇华泽田
  • 5篇刘晓丽
  • 5篇刘二宝
  • 5篇谢辉
  • 4篇王芳
  • 4篇张红
  • 4篇黄殿成
  • 4篇戴剑
  • 4篇曾思远
  • 3篇黄大军

传媒

  • 14篇中国水稻科学
  • 6篇南京农业大学...
  • 5篇作物学报
  • 4篇杂交水稻
  • 3篇中国稻米
  • 2篇种子
  • 2篇食品科学
  • 2篇Agricu...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Rice s...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19篇2012
  • 10篇2011
  • 3篇2010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粳稻亲本穗长和枝梗数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被引量:9
2011年
提高杂交粳稻竞争优势的关键是选育具有高配合力的大穗型杂交粳稻恢复系。为使配合力改良更有效,选用115对SSR引物扩增6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12个恢复系的标记基因型,并按NCⅡ(North Carolina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72个F1组合,分析18个亲本的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长3个穗部性状的配合力,结合亲本SSR分子标记数据和性状配合力数据筛选3个穗部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结果发现:23个标记基因型与亲本3个穗部性状配合力显著相关。其中1个标记基因型与亲本3个性状配合力都相关;7个标记基因型与亲本2个性状配合力都相关;15个标记基因型与亲本单个性状配合力相关。标记基因型RM8254-120/180对3个性状的配合力效应都是正的,可使F1的每穗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穗长3个性状值分别增加21.63%、21.12%和16.12%。与亲本2个性状配合力相关的7个标记基因型中有6个标记基因型对亲本的配合力效应是正值,1个标记基因型对亲本的配合力效应是负值。
黄殿成阮方松刘健谢辉赵凯铭梁奎江建华蔡勇林洪德林
关键词:粳稻配合力穗长
4个两系杂交稻亲本的SSR多态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用52对SSR引物对以培矮64S为母本的4个两系杂交稻组合的5个亲本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并以1个杂交粳稻86优8号作为对照。结果表明:46对引物能在7个亲本间扩增出多态性条带;8对引物能将4个两系杂交稻与对照杂交粳稻区分开,且在86优8号的亲本中具有多态性;可区分两优培九、两优108、培矮64S/E32、两优122和86优8号F1及其亲本的SSR引物分别为34、32、31、30和14对;有16对SSR引物可用于区分4个两系杂交组合F1和亲本,引物RM206和RM286可区分5个组合和各自的亲本。应用其中1对引物RM505对两优培九进行鉴定验证,结果表明该引物能准确区分两优培九及其亲本。根据本试验中引物的多态性和特异性结果,有多种途径可鉴别这4个两系杂交组合。可通过RM13(或RM206、RM286等)、RM224(或RM337)、RM234(或RM252、RM505和RM565)和RM25(或RM217、RM248和RM585)等4对引物将两优培九、两优108、培矮64S/E32和两优122分别加以鉴别。
戴剑洪德林吴燕陈兰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SSR标记多态性
利用宁粳1号/R254的CSSL群体定位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被引量:1
2019年
为进一步提高宁粳1号的产量潜力和定位水稻产量相关性状QTL的准确性,利用粳稻恢复系R254为供体亲本、粳稻品种宁粳1号为受体亲本,构建了以宁粳1号为基因组背景的R254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NR-CSSL。利用QTL IciMapping4.1软件中CSL程序对NR-CSSL群体产量相关性状采用基于逐步回归分析的极大似然比检测方法进行了QTL检测,共检测到9个产量相关性状的39个QTL。这些QTL分布在第1~11号染色体上,其中有12个在2 a中重复地被检测到。它们是2个抽穗期QTL、2个株高QTL、2个穗长QTL、1个每穗总粒数QTL、1个每穗实粒数QTL、3个单穗重QTL和1个单位面积稻谷产量QTL。研究发现,qHD-3、qHD-5b和qSPW-3为3个新检测到的QTL。研究还获得了2个优良的置换系材料R-26和R-39。R-26含有来自R254控制每穗实粒数的qGPP-2 QTL增效片段;R-39含有来自R254控制每穗总粒数的qSPP-10、控制每穗实粒数的qGPP-2和qGPP-10以及控制单穗重的qSPW-10等QTL增效片段。R-26和R-39比宁粳1号分别增产4%和10%。研究表明,从单产差异不显著的供体亲本中发掘和置换优异等位基因改良受体亲本产量是可行的。
朱尚尚刘晓丽刘二宝赵凯铭朱长丰刘强明胡肖肖李大露洪德林
关键词:水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产量相关性状QTL
Genetic Effects and Heterosis in Plant Height and Internode Traits of Japonica-Indica Hybrid Rice被引量:2
2012年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effects and heterosis of plant height and internode traits of japonica-indica hybrid rice. [Methed] Incomplete diallel crosses were made between six japonica CMS lines and nine indica widecompatibility restorer lines; the genetic effects of plant height and internode traits of japonica-indica hybrid rice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additive-dominance genetic model. [Result] The ple, nt height, panicle length and the length of internode 1 of japonica-in- dica hybrid rice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additive effects; but the length of in- ternode 3, internode 4 and internode 5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dominance effects. Both the narrow sense heritability and broad sense heritability of plant height, panicle length, number of elongated internodes and length of most internodes reached signifi- cance level. The positive phenotypic correlation, genetic correlation, additive correla- tion and dominanc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nt height and panicle length, number of e- longated internodes and internode length were significant; and most of the other paired trait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Heterosi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heterosis value over mid-parent and positive heterosis value over better- parent of the length of internode 3, internode 4, internode 5 and internode 6 reached significant level, and the heterosis value over mid-parent of plant height reached extreme significance level. [Conclusion]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reliabl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heterosis utilization of plant height and internode traits in japonica-indica hybrid rice.
林建荣宋昕蔚吴明国
关键词:HERITABILITYHETEROSIS
杂交粳稻亲本产量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筛选被引量:21
2010年
提高杂交粳稻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改良其恢复系产量性状的配合力。为使之更富成效,选用115个SSR引物扩增6个粳稻BT型不育系和12个恢复系的标记基因型,并按NCII遗传设计配制72个F1组合,分析18个亲本的单株日产量、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5个性状的配合力,结合亲本SSR分子标记数据和性状配合力数据筛选了5个性状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结果发现20个SSR标记基因型与亲本产量及其构成性状配合力显著相关。其中8个与亲本单个性状配合力相关;6个同时与亲本2个性状配合力相关;4个同时与亲本3个性状配合力相关;2个同时与亲本4个性状配合力相关。同时与多个性状配合力相关的标记基因型,对各性状的作用方向有正有负。RM152-165/170是单株日产量和单株有效穗数优异配合力效应最大的标记基因型,可使F1的相应性状值增加20.6%和12.7%。优异配合力的标记基因型可直接用于粳稻恢复系配合力的分子标记辅助改良。
梁奎黄殿成赵凯铭阮方松谢辉马文霞洪德林
关键词:粳稻配合力SSR标记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粳稻穗角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被引量:2
2013年
为了发掘控制粳稻穗角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和携带优异等位变异的载体材料,利用151个SSR标记对95份粳稻品种构成的自然群体进行了基因型鉴定,分析了SSR标记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程度和群体结构,并采用TASSEL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对穗角性状与标记变异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51个标记的11 325种位点组合中,无论是共线还是非共线组合,都有一定程度的连锁不平衡存在,育成品种的连锁不平衡程度高于地方品种;自然群体由6个亚群组成;检测到了15个与穗角性状相关联的SSR标记,分布于除第4和第7以外的其余10条染色体上,其中,RM7598、RM3700、RM311和RM1125具有较大的表型变异解释率;并鉴定出23个控制穗角性状的优异等位变异以及7个携带这些优异等位变异的典型载体材料,其中,秀水04和秀水79携有较多的优异等位变异。
牛付安陈兰张红袁勤程灿周继华洪德林
关键词:粳稻
高原优质滇型杂交粳稻滇禾优34高产制种技术
2013年
介绍了亲本H 479 A和南34的特征特性;提出选择适宜的制种地域和安全齐穗期;合理安排父母本播种差期;培肥父本,合理的田间栽培调控,建立父母本的双强群体,增加母本有效穗和颖花数;提高花遇优度,实现田间花粉密度均匀分布;适时适量喷施"920"是滇禾优34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
程贤宇板自兵王存李明声周永玲刘贤芳王志顾晓明黄大军
关键词:杂交粳稻制种技术高产
水稻4个产量性状的SSR关联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为发掘影响水稻产量性状的有利等位变异及其载体材料用于品种产量潜力改良,2011和2012年调查了不同地理来源的540个亚洲栽培稻品种的4个产量性状,鉴定了这540个品种262对SSR标记的基因型,利用STRUCTURE 2.2软件分析了群体结构,运用TASSEL 2.1软件中的一般线性模型检测了与4个性状显著关联的SSR标记位点。结果表明:540个品种组成的自然群体中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和单株籽粒产量的变异系数值2年平均分别为36.73%、29.90%、10.08%和35.21%。自然群体被划分为7个亚群。各亚群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连锁不平衡。2年均检测到的与4个性状显著关联的SSR标记位点有30个。其中与单株有效穗数显著关联的有9个,携有RM3533-105等位变异的‘晚芦栗’对增加单株有效穗数效应最大;与每穗实粒数显著关联的有11个,携有RM5746-120等位变异的‘越108’对增加每穗实粒数效应最大;与千粒质量显著关联的有6个,携有RM17-145等位变异的‘宁粳恢338’对增加千粒质量效应最大;与单株籽粒产量显著关联的有4个,携有RM206-245等位变异的‘老来红’对增加单株籽粒产量效应最大。结论:不同地理来源的水稻品种含有控制不同性状的最优等位变异,可用于不同目标性状的改良。
TRAN Thi Thu Giang党小景刘强明HOANG Kim ToanEDZESI Wisdom Mawuli洪德林
关键词:水稻产量相关性状SSR分子标记
滇1型粳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时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观察了113个育性稳定的滇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及其保持系(B)的花时特性,结果表明,不育系与保持系的单穗花期为5~10 d,大部分材料为6~7 d;不育细胞质对花时有影响,94%的不育系花时较其相应保持系晚,平均晚约40 min;根据不育系和保持系的花时早晚、花时相遇情况等将其分为4种类型。提出滇1型粳稻不育系优良花时性状的2个评价指标:一是不育系的始盛花时间不迟于14:00;二是不育系的理论有效相遇颖花率在70%以上。
徐梦文建成杨莲莲黄大军李伟华金寿林陈丽娟谭学林
关键词:评价指标
杂交粳稻亲本米质性状配合力的分子标记区段检测被引量:3
2015年
选用152个SSR引物扩增11个粳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9个粳稻恢复系的分子标记基因型,并按NCⅡ遗传设计配制99个F1组合,检测20个亲本中有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碱消值、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8个米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的分子标记区段。结果发现27个分子标记区段与亲本8个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显著相关,共包含49个分子标记区段基因型。其中,31个SSR分子标记区段基因型与亲本8个米质性状优异一般配合力显著相关,涉及14条染色体臂;18个SSR分子标记区段与亲本8个米质性状不良一般配合力显著相关。49个分子标记区段基因型中,有2个分子标记区段基因型与亲本4个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共相关;2个分子标记区段基因型分别与亲本3个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共相关,8个分子标记区段基因型分别与亲本2个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共相关。第7染色体长臂上的分子标记区段基因型RM542-80/105与碱消值相关,增效37.0%;第1染色体短臂上的分子标记区段基因型RM246-95/105与直链淀粉含量有关,减效23.8%;第8染色体长臂上的分子标记区段基因型RM3754-80/90可使F1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碱消值分别增加1.1%、2.0%、2.4%和43.6%。这些分子标记区段基因型可直接用于改良杂交粳稻亲本米质性状一般配合力。
刘洋刘二宝曾思远普伟刘强明梁利君刘佩睿张琪梦洪德林
关键词:杂交粳稻米质配合力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