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whsk10024)

作品数:3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马士华应丹丰关旭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物流
  • 2篇供应链
  • 1篇物流节点
  • 1篇物流能力
  • 1篇物流园
  • 1篇物流园区
  • 1篇物流中心
  • 1篇纳什均衡
  • 1篇竞争力
  • 1篇聚类分析
  • 1篇供货
  • 1篇供货模式
  • 1篇供应链竞争
  • 1篇供应链竞争力
  • 1篇供应链协调
  • 1篇VMI模式
  • 1篇AHP
  • 1篇城市
  • 1篇城市物流
  • 1篇城市物流节点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关旭
  • 3篇应丹丰
  • 3篇马士华

传媒

  • 1篇工业工程与管...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物流技术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影响供应链竞争力的物流能力要素分析被引量:17
2011年
在分析了物流能力对供应链竞争力有重要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引入物流要素能力和物流运作能力建立了一个基于物流能力的供应链竞争模型,其中,物流要素能力由要素自身的物理能力体现;物流运作能力由处理比例和运作因子体现。在给定条件下,通过投影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求解,找到了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及其对应的物流能力特征。进一步,通过改变处理比例、运作因子和要素物理能力,分析了每条供应链的物流能力要素之不足以及对应的提升策略。最后,通过算例探讨了各供应链实施物流能力提升策略对自身竞争力提高的影响程度。
马士华应丹丰关旭
关键词:物流能力供应链竞争力
双重供货模式下的装配系统协调机制设定与优化被引量:5
2014年
建立了由两供应商、单制造商构成的基于双重供货模式的装配系统,其中:制造商需要向供应商1订购零部件,而供应商2对制造商采用VMI模式供应零部件.分析在供应商生产时间不确定的前提下,装配系统的订货时间决策与协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分散模式下的供应链总体成本和准时供货率均劣于集中模式.当制造商对供应商采用传统的激励机制时,尽管能够降低供应链成本,但并不能使得系统总成本达到集中模式下的系统最优成本.采用改进的激励机制时,可以实现分散模式下系统总成本的完全协调,但并不能保证实现Pareto改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找到能使系统达到整体绩效最大化的协调机制,并且可以实现系统成本的有效分配.
应丹丰马士华关旭
关键词:VMI模式纳什均衡供应链协调
基于AHP和聚类分析的武汉市物流节点优化布局被引量:10
2011年
将《武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12个物流节点和新兴的汉口北专业市场群进行了归类。通过定性分析确定了阳逻和舵落口的物流园区地位,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城市物流节点布局的因素进行了权重确定,最后对剩下的11个物流节点进行了加权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新的布局方案,对促进武汉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应丹丰马士华关旭
关键词:城市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