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04A11)

作品数:110 被引量:520H指数:12
相关作者:欧阳五庆昝林森曹斌云杨雪峰朱广琴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科技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陕西省“13115”科技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20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医药卫生
  • 8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9篇山羊
  • 19篇纳米乳
  • 16篇奶牛
  • 10篇奶山羊
  • 9篇萨能奶山羊
  • 9篇西农萨能奶山...
  • 8篇羊奶
  • 8篇细胞
  • 7篇毒性
  • 7篇乳房炎
  • 7篇牛乳
  • 6篇体外
  • 6篇小鼠
  • 6篇基因
  • 5篇盐酸
  • 5篇盐酸左氧氟沙...
  • 5篇氧氟沙星
  • 5篇沙星
  • 5篇稳定性
  • 5篇免疫

机构

  • 1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6篇河南科技学院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 4篇陕西科技大学
  • 3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杨凌职业技术...
  • 2篇海南省农业科...
  • 1篇德州学院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商丘职业技术...
  • 1篇郑州牧业工程...
  • 1篇北京市理化分...
  • 1篇国家肉牛改良...

作者

  • 44篇欧阳五庆
  • 22篇昝林森
  • 20篇杨雪峰
  • 19篇曹斌云
  • 11篇宋宇轩
  • 11篇朱广琴
  • 10篇王建刚
  • 10篇孙超
  • 8篇李向辉
  • 7篇安小鹏
  • 7篇何欣
  • 6篇孙红武
  • 6篇孙江才
  • 6篇张富新
  • 6篇许利耕
  • 6篇孙瑞萍
  • 5篇刘玉梅
  • 5篇赵献军
  • 5篇刘永峰
  • 5篇王利心

传媒

  • 31篇西北农林科技...
  • 7篇西北农业学报
  • 7篇畜牧兽医杂志
  • 5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中国兽医学报
  • 4篇家畜生态学报
  • 3篇食品科技
  • 3篇畜牧与兽医
  • 3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畜牧兽医学报
  • 3篇精细化工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牛业科学
  • 1篇中国兽医杂志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24篇2010
  • 45篇2009
  • 31篇2008
  • 6篇2007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对山羊生长性能、消化系统发育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
本试验旨在研究碳水化合物平衡指数对山羊生长性能、消化系统发育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共进行了以下三个试验,试验1:24只7月龄山羊随机等分为3组,饲喂含细粉、粗粉和整粒玉米的日粮 (日粮配方一致,均含玉米28.35%,精粗...
徐明姚军虎董滢杜莎于志鹏王艳红王富宁
关键词:山羊
文献传递
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理化特性变化及超滤对其品质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研究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理化特性变化及超滤对其品质稳定性的影响,为防止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品质变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取贮存1~6个月超高温灭菌乳,静置分层后,测定上、下层乳脂肪、蛋白质、总固形物含量、脂肪厚度及黏度。将原料乳超滤处理后制备超高温灭菌乳,测定其上层脂肪含量,并对其固形物颗粒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结果】随着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的延长,上层乳脂肪含量上升,下层乳脂肪含量下降,脂肪上浮率达68.91%;上、下层乳液蛋白质含量均下降,下层下降幅度相对较小,蛋白质下沉率为16.18%;上、下层乳液总固形物含量均有少量下降,总固形物下沉率为1.45%;上层乳液的黏度高于下层;原料乳经过超滤处理后,超高温灭菌乳上层脂肪含量降低,大颗粒固形物减少,且颗粒大小均匀一致。【结论】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理化特性发生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脂肪上浮;超滤处理是提高超高温灭菌乳货架期品质稳定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李林强田万强昝林森
关键词:货架期理化特性超滤
基于B/S模式的奶牛日粮诊断系统的实现
2009年
针对现有奶牛日粮诊断过程中只考虑日粮营养组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局限性,首次提出了将奶牛日粮营养组分与营养代谢性病两个因素综合考虑,并以此结果对日粮配方优化设计。基于web2.0技术,采用JSP+Tomcat+MySQL架构,建立了B/S(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奶牛日粮诊断系统。该系统先进实用,能有效地解决奶牛日粮配方针对性不强、难以规避奶牛营养性疾病等问题。
门江伟昝林森景旭杨大鹏
关键词:奶牛营养代谢性疾病B/S模式
生长激素与奥曲肽对肥胖小鼠SOCS转录表达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在肥胖状态下,生长激素和奥曲肽对信号转导抑制因子(SOCS)转录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探索生长激素通路参与肥胖形成的可能机制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利用高脂日粮诱导小鼠肥胖模型,用外源性生长激素和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处理肥胖小鼠,记录体质量变化,观察皮下脂肪、附睾脂肪和肾周脂肪的沉积情况,检测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同时利用RT-PCR法分析与生长激素密切相关的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2,3(SOCS1,SOCS2和SOCS3)mRNA的表达。【结果】外源性生长激素处理并不能减少肥胖小鼠脂肪沉积,反而增加了体脂含量(P<0.01),血清中TG、TC、HDL-C和LDL-C含量无显著变化,而SOCS1、SOCS2和SOCS3 mRNA水平显著增加(P<0.01);奥曲肽处理减少了体脂含量(P<0.01),血清中TG、TC和HDL-C含量显著减少(分别为P<0.05,P<0.05和P<0.01),SOCS1和SOCS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1),但SOCS2却显著增加(P<0.01)。【结论】在肥胖状态下,生长激素并不能减少体脂沉积,但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却能够减少体脂含量;SOCS1和SOCS3可能参与此作用机制,而SOCS2对于生长激素信号通路变化更敏感。
彭永佳孙超堵斌谢亮解芸菲
关键词:饮食诱导肥胖奥曲肽
牛AGPAT6基因遗传特征与奶牛产奶性能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目的】研究牛AGPAT6基因的遗传多态及其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以期找到可用的分子标记,为奶牛的分子育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PCR-RFLPs方法分析了3个不同品系荷斯坦牛AGPAT6基因第3内含子PstI等7种酶切多态性,分析了2个多态位点对3个品系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及乳中体细胞评分的影响。【结果】牛AGPAT6基因第3内含子的PstI-RFLPs和BanI-RFLPs普遍存在于中国荷斯坦、澳洲荷斯坦和加拿大荷斯坦3个试验群体。PstI-RFLPs和BanI-RFLPs与荷斯坦牛的乳脂率呈显著的相关(P<0.05);PstI-RFLPs与荷斯坦牛的体细胞评分呈显著的相关(P<0.05);BanI-RFLPs与荷斯坦牛的305d产奶成年当量呈显著的相关(P<0.05)。【结论】牛AGPAT6基因第3内含子的PstI酶切位点突变,等位基因B为乳脂率和体细胞评分的优势等位基因。BanI酶切位点突变,等位基因D为乳脂率的优势等位基因;等位基因C为产奶量的优势等位基因。
昝林森张佳兰刘新武
关键词:奶牛产奶性能
奶牛CRP基因多态性与奶牛乳腺炎及乳质乳量的相关性研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011年
选用40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取血样400份,每份各2管。根据奶牛CRP基因序列设计2对引物,利用PCR-SSCP技术检测CRP基因的多态性,并用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奶牛血清CRP水平,然后运用SPSS等统计学软件对其与乳房炎及乳质、乳量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第1对引物的扩增片段中检测到多态位点,出现3种基因型(AA、AB、BB),第2对引物的扩增片段中并未检测到多态位点。将第1对引物所扩片段的不同基因型与奶牛乳腺炎的相关性作关联分析,结果3种不同基因型奶牛的体细胞数、乳质率、蛋白率、305d产奶量均无显著差异,但患乳房炎奶牛个体全为AA型。而CRP含量检测结果可知患乳房炎的奶牛与正常个体之间的血清CRP含量并无显著差异。
夏志刘小林徐阿娟郭家中贺花
关键词:乳房炎易感性奶牛
不同发酵剂对羊奶干酪成熟期间蛋白质降解和感官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以关中奶山羊奶为原料,用嗜温发酵剂、嗜热发酵剂和混合发酵剂分别生产羊奶干酪,探讨这3种发酵剂在羊奶干酪成熟期间对其蛋白质降解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发酵剂在羊奶干酪成熟期间对蛋白质降解成产生的pH4.6WSN,5%PTASN,12%TCASN和羊奶干酪的感官品质影响显著,其中混合发酵剂生产的羊奶干酪在干酪成熟期间蛋白质降解适中,生产出的羊奶干酪感官品质最好,适合在羊奶干酪生产中应用。
任娟张富新昝林森
关键词:发酵剂羊奶干酪蛋白质感官品质
常用酶制剂型保鲜剂对乳品的抑菌机理及其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生物酶制剂无毒、无味、无嗅,添加到成分复杂的原料乳中不会引起不必要的化学变化,不损害乳品的质量,而且对底物有严格的专一性,催化效率高、用量少。综述了在生产过程中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酶制剂型保鲜剂的抗菌机理及应用,并探讨了酶制剂型保鲜剂的优化配比。
孙超安磊王勇吕彬
关键词:生物酶保鲜剂
益生菌·低聚木糖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黄白痢的预防效果被引量:7
2009年
选用2胎龄斯格母猪20头,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处理4次重复,仔猪出生3 d内吃乳前饲喂1 mL液态微生态制剂,诱食后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微胶囊(Ⅰ)、0.05%低聚木糖(Ⅱ)、0.1%微胶囊和0.05%低聚木糖(Ⅲ)、0.1%菌粉和0.05%低聚木糖(Ⅳ)及对照组(Ⅴ),观察其对仔猪生长性能、黄白痢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7日龄内饲喂菌液对体质量增加无明显影响(P〉0.05),黄白痢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仔猪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8~28日龄Ⅲ组与Ⅰ、Ⅱ、Ⅴ组仔猪体质量增加差异显著(P〈0.05),所有试验组与对照组黄白痢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Ⅲ、Ⅳ组与Ⅰ、Ⅱ组黄白痢发生率差异极显著(P〈0.01);29-40日龄Ⅲ组与Ⅰ、Ⅱ、Ⅳ、Ⅴ组仔猪体质量增加差异显著(P〈0.05),Ⅲ组仔猪黄白痢发生率与其他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Ⅰ、Ⅱ、Ⅳ组与Ⅴ组差异显著(P〈0.05)。
姜晓明王大会赵献军齐雪峰刘洪明黄介鑫
关键词:益生菌低聚木糖黄白痢腹泻率
混菌固态发酵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5
2009年
选用体质量为(20.68±0.82)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20头进行试验,研究饲粮中添加混菌固态发酵饲料替代部分豆粕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试验猪随机分成4个组,第一组为豆粕对照组;第二组为2.5%混菌固态发酵饲料替代组;第三组为5%混菌固态发酵饲料替代组;第四组为7.5%混菌固态发酵饲料替代组。试验猪体质量达到100 kg时屠宰,测定胴体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各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饲料转化率均有所提高,并缩短了育肥时间,其中第三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体质量均有所增加,而第三组和第四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猪的腹泻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饲喂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虽然不显著影响育肥猪的胴体质量、瘦肉率、肌内脂肪、滴水损失和pH值(P>0.05),但可显著降低背膘厚度(P<0.05)和提高其屠宰率(P<0.05)。试验各组血液各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第三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这些研究结果揭示,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混菌固态发酵饲料可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平均日增体质量,缩短育肥时间,一定程度上改善胴体品质和健康状况。
叶丙奎李青旺谢伟华马志国
关键词:混菌发酵饲料生长育肥猪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