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3XJJA740001)
-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胡传成更多>>
- 相关机构:喀什大学喀什师范学院新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语言学家罗常培的少数民族语言教研经历
- 2014年
- 罗常培是中国语言学界最早的"三巨头"之一,他将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语言教学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在西南联大执教期间,罗常培利用特有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实地考察调研少数民族语言发展。关心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
- 玉苏甫.依格穆
- 关键词:罗常培少数民族语言教研
- 浅析现代维吾尔语中的衣着文化
- 2017年
- 服饰文化用语是维吾尔族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吾尔族的外在体现,作为维吾尔族的重要标志之一,服饰反映了维吾尔族的生活环境、心理特征、宗教信仰等,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对维吾尔语衣着词汇进行总结和归纳,可以更加直观的对维吾尔语服饰相关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对衣着词汇的探究,有助于从不同文化角度认识衣着词汇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了解维吾尔族的文化底蕴,而且对维吾尔语教学、双语教学、语言研究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文欣洁
- 关键词:维吾尔语游牧文化
- 基于语料库的维吾尔语自主和非自主动词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自主动词是动作行为能由动作发出者做主、主观支配的动词,非自主动词则表示动作行为发出者不能自由支配的动作的动词。维吾尔语中动词是句子的结构中心,在语法上能支配其他词,受其他词限定和说明,在语义上,动词联系时间、地点、对象、客体等动元,那么不同的语义类别的动词在语法、语义上也必然有自己的特征群。论文将通过语料库的方法对维吾尔语自主和非自主动词的语法结构、语义搭配等信息进行检索和数据分析,确定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以及与它们的"自主性/非自主性"特征在维吾尔语研究及教学中的区别价值。
- 胡传成张琦
- 关键词:语料库动词
- 小说《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中介词的维译浅析
- 2019年
- 本文主要从汉维翻译理论体系角度出发,对《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小说(第1—7章)中汉语介词出现情况进行分类,并和维语中对应介词进行对比。
- 杨文玉
- 关键词:介词
- 《红楼梦》汉维翻译中第一人称代词的显化现象研究
- 2019年
- 人称代词显化是近年来汉语翻译共性研究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运用语料库的方法对《红楼梦》汉语文本和维吾尔语文本的显化特征进行探讨研究。从第一人称代词显化的角度出发,通过语料库,对原文及其译本中人称代词的显化现象进行考察。
- 杨文玉王义丹
- 关键词:语料库第一人称代词
- 语料库在维吾尔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4年
- 描述了语料库在维吾尔语语法教学中产生的作用,进而讨论如何将语料库应用到维吾尔语语法教学中去,并在此过程中提出充分利用维吾尔语言的显性语法特征进行语料库数据搜索进行语法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出数据驱动教学法(data-driven learning,简称DDL),最终认为语料库应用到语法教学能同时获得结果教学法和过程教学法的优点而避免这两种教学方法的缺点。
- 胡传成
- 关键词:语料库教学
- 《山中,那十九座坟茔》中介词的维译浅析(二)
- 2019年
- 本文主要从汉维翻译理论体系角度出发,对《山中,那十九座坟茔》小说(第1—7章)中汉语介词翻译情况进行分类并对翻译方法进行总结。
- 杨文玉王义丹
- 关键词:介词
- 基于语料库的“我”与mεn的使用频度对比研究——以《青春之歌》为例
- 2017年
- 汉语、维吾尔语人称代词都是重要的词类,但是在篇章中人称代词的使用频度有时并不一致,文章以《青春之歌》及其维译本为语料,通过语料库方法对文本中的第一人称单数代词,主要以"我"和mεn为代表的使用频度进行对比研究,发现这些人称代词在使用频度上存在着某种差异。在通过对语料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后发现,造成这种差异的成因并不是简单随意的取舍,而是有其篇章衔接、汉语、维吾尔语言表达习惯及其翻译等各方面的原因。
- 胡传成张琦
- 语料库在维吾尔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5年
- 文章主要探讨了如何利用语料库进行维吾尔语言词汇教学的相关问题,即利用语料库进行检索以确定维吾尔语的某些词汇的特征、语法特点等相关信息,并对维吾尔语的高频词语、同义词、词语搭配、语块、语义韵等方面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简单介绍和例举,认为语料库在维吾尔语词汇教学中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可信的数据,从而促进维吾尔语词汇教学。
- 胡传成
- 关键词:语料库维吾尔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