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30220)
- 作品数:26 被引量:669H指数:15
- 相关作者:杨世林温学森李先恩郑俊华林淑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人参种质性状变异及相互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1年
- 采用变异系数及相关、回归和聚类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经5代自交获得的边条人参种质材料(株系)性状的变异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为人参品种选育和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
- 魏建和杨世林徐昭玺程惠珍翟肇起李宝文杨新林姜宪斌
- 关键词:种质性状变异人参
- 地黄性状的比较与相关分析被引量:11
- 2001年
- 目的对地黄不同品种的外观性状进行描述,对经济、产量和质量性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方法各性状比较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并结合方差分析,梓醇含量的测定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地黄不同品种之间株幅的F=15.4(F0.01=5.54),叶片长度F=12.2,叶片宽度F=13.35,单株产量F=55.7,梓醇含量F=8.03。单株产量与叶片长度的相关系数r=0.9639,与叶片宽度的相关系数r=0.9073,与块根数的相关系数r=0.7060,与地上部鲜重的相关系数r=0.9950。梓醇含量与株幅的相关系数r=0.9169,与叶片长度的相关系数r=0.7046,与叶片宽度的相关系数r=0.7159。结论地黄不同品种间株幅、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单株产量和梓醇含量都有显著差异。单株产量与地上部鲜重、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块根数呈显著正相关,梓醇含量与株幅、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呈显著正相关。
- 李先恩杨世林杨峻山
- 关键词:地黄经济性状产量性状质量性状梓醇含量药用植物
- 地黄栽培历史及其品种考证被引量:96
- 2002年
- 目的 考证地黄的栽培历史以及品种记载。方法 查阅古今文献。结果 除部分本草书籍对地黄的记载与目前不一致外 ,多数记载应为玄参科植物地黄。地黄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 10 0 0多年以前 ,当时就有块根膨大的类型 ,并开始了人工栽培。由于长期的栽培 ,选育了许多优良品种 ,有文献记载的品种多达 5 0余个 ,但对品种的描述过于简单 ,严重影响了品种的识别和应用。结论 地黄栽培历史悠久 ,种质资源丰富 ,可能是造成有关中药质量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因此急需对其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和保存研究 ,为成分分析、活性筛选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建议在进行相关研究时 ,应高度重视取样的一致性 ;在进行 GAP基地建设时 。
- 温学森杨世林魏建和郑俊华
- 关键词:地黄栽培品种本草考证
- 地黄不同品种的RAPD分析被引量:49
- 2002年
- 目的 :探讨地黄不同品种 (种质 )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为地黄育种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 2 0个10bp随机引物对 19个地黄不同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 结果 :共扩增出 16 3个位点 ,其中多态性位点 114条 ,占 6 9.9%。根据SPSS 10 .0分析软件中的Jaccard相似系数矩阵绘制遗传关系树系图 ,19个地黄品种分为北京系列、85 5系列、郭里茂等 4个类型。结论 :北京系列的 8个品种首先聚在一起 ,85 5系列中 5个品种较早地聚在一起 ,表明其类内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一关系为地黄的育种材料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 陈京荔黄璐琦邵爱娟林淑芳
- 关键词:地黄RAPD亲缘关系
- 地黄不同品种经济和产量性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对地黄不同品种经济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比较。方法 :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结合方差分析。结果与结论 :不同品种其地上部鲜重、单株块根数、单株产量都有显著差异。
- 李先恩杨世林杨峻山
- 关键词:地黄产量性状
- 野生延胡索种质资源现状及其质量评价被引量:15
- 2004年
- 目的 :研究我国野生延胡索种质资源的现状及其质量。方法 :调查野生延胡索种质资源的分布状况 ,并用HPLC法测定其中主要 6种生物碱含量以评价其质量。结果 :野生延胡索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两岸的丘陵地区 ,其分布区在不断地缩小、消失 ,不同居群之间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结论 :野生延胡索种质在生物碱含量上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有些种质的主要生物碱含量很高 ,是延胡索良种选育的材料 ;它们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 ,但处在自然淘汰的进程中 ,必须加以的保护。
- 许翔鸿余国奠王峥涛
- 关键词:种质资源生物碱药理活性
- 不同种源黄芩的RAPD分析被引量:33
- 2006年
- 目的:探讨黄芩不同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黄芩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4个10碱基随机引物,利用SPSS 10.0软件中的Within-groups linkage方法,对34个黄芩不同种源进行RAPD分析。结果:从115个引物中筛选出14个条带清晰、多态性明显并且重复性好的引物用于实验和统计分析,14个引物共扩出165个DNA片段,多态性DNA片段132个,占总扩增数的80.0%。34个黄芩种源可明显聚为A,B,C,D等4大类。结论:不同种源黄芩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山东蒙阴3、山东蒙阴2、山东平邑种源间的遗传距离(0.315)较近,可考虑在黄芩系统选育中作为单一品种育种;黄芩种源间的遗传背景较为复杂,在遗传学上的分析结果与其外观形态大体上相似,但是与地理分布却没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在黄芩良种选育过程中必须加强优良种子的选育和管理。
- 邵爱娟李欣黄璐琦林淑芳陈君
- 关键词:黄芩RAPD选育
- 地黄不同品种及不同块根部位中梓醇含量分析被引量:27
- 2002年
- 目的 研究地黄不同品种和不同部位中梓醇的含量。方法 梓醇含量的测定用HPLC ,糖的测定用比色法。结果 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的不同单株中梓醇含量有所不同。鲜地黄和生地黄的不同部位梓醇含量和可溶性糖的含量也不同。结论 以体形大小作为地黄品质的等级分类标准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必须从遗传 (基因 )
- 李先恩杨世林杨峻山
- 关键词:地黄梓醇中药
- 柴胡属5种植物RAPD分析与分类鉴定被引量:3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正品柴胡与同属近似种包括柴胡 Bupleurum chinense、狭叶柴胡 B.scorzonerifolium、竹叶柴胡B.marginatum、小叶黑柴胡 B.smithii var.parvifolium、大叶柴胡 B.longiradiatum 5种柴胡属植物鉴定的分子证据。方法 CTAB法提取柴胡属原植物总 DNA,以随机引物进行非特异扩增。结果 用随机引物 OPA- 1(5’-CAGGCCCTTC- 3’) ,OPD- 8(5’- GTGTGCCCCA- 3’)和 OPD- 11(5’- AGCGCCATTG- 3’)能有效地鉴定这 5种柴胡属植物。结论 RAPD法可准确鉴定正品柴胡及其近似种。
- 梁之桃秦民坚王峥涛黄芸王年鹤
- 关键词:柴胡属RAPD植物药DNA扩增
- 地黄优良品种“85-5”脱毒苗的快速繁殖研究被引量:20
- 2002年
- 目的 探索“85 - 5”脱毒苗的快速繁殖技术。方法 将脱毒苗接种在不同培养基 (单位 :m g/ L) (1.MS+BA0 .5 ;2 .MS+BA 0 .5 +NAA 0 .0 2 ;3.MS+BA 0 .5 +NAA 0 .0 2 +GA30 .1;4 .1/ 2 MS+BA 0 .1;5 .1/ 2 MS+BA0 .1+GA30 .1;6 .1/ 2 MS+GA30 .1)上 ,30 d后统计新生叶片数、根数以及苗高等。然后选用 2号培养基 ,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培养 ,同上记录有关数据。结果 在 1,2和 3号培养基上 ,具茎尖苗主茎发育良好 ,基部具 1~ 3个腋芽 ;无茎尖苗腋芽发育 ,主芽长 0 .5~ 1.5 cm。 4 ,5和 6号培养基上脱毒苗细弱 ,叶少根多。在相同光照条件下 ,2 8℃时 ,各项测量值均显著高于 2 3℃时的值 ;在相同温度下 ,低光照培养 ,叶小苗高 ,强光则相反。此外 ,还发现 BA和 GA3之间存在拮抗作用。结论 在 2 8℃ ,10 0 0~ 2 0 0 0 lx培养条件下 ,采用 2号培养基适于“85 - 5”脱毒苗的快速繁殖。
- 温学森霍德兰杨世林马小军李先恩郑俊华
- 关键词:地黄脱毒苗快速繁殖拮抗作用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