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5055)
- 作品数:4 被引量:40H指数:3
- 相关作者:丰伟悦赵宇亮柴之芳王萌朱墨桃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间接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被引量:10
- 2008年
- 尺寸排阻色谱分离牛血清白蛋白(BS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金属硫蛋白(MT)等3种标准蛋白的混合物后,在线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这三种蛋白中的S,并根据每种蛋白质含有的S原子数,计算出3种蛋白质的相对含量。尺寸排阻色谱的流动相为0.1mol/LTris-HAc。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六级杆加入反应气O2,使之与S反应生成SO+,间接测定32S16O+而避开直接测量32S时存在的严重干扰。测量结果与天平称量所得结果一致。方法的精密度好,每个蛋白质峰面积的RSD<3%(n=3)。BSA、SOD和MT的检出限分别为14、52和27pmol。
- 王萌丰伟悦陆文伟李柏汪冰朱墨桃王云赵宇亮柴之芳
- 关键词:硫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碰撞池
- 低水平甲基汞暴露后汞在大鼠母仔亚细胞水平的分布特征
- 2008年
- 袁方顾国贞张瑜王萌朱墨桃丰伟悦关铭
- 关键词:甲基汞无机汞细胞
- 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量鱼样中的总汞被引量:21
- 2007年
- 发展了一种条件温和的提取鱼样中总汞的前处理方法,并建立了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D-ICP-MS)分析鱼样中总汞的方法。对ID-ICP-MS测量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来源进行了讨论,使用铅同位素标准参考物NIST SRM 981对测量汞同位素过程中的死时间和质量歧视效应进行了校正。对两种标准参考物(金枪鱼肉IAEA436和角鲨鱼肝NRCC DOLT-3)中的总汞用ID-ICP-MS进行了测定。IAEA436和DOLT-3总汞的测定结果分别为4.23±0.06mg/kg和3.33±0.05mg/kg,与标准值相符。此外,建立的前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测量过程中汞在系统中产生的“记忆效应”,有利于ID-ICP-MS的应用。
- 王萌张瑜丰伟悦关铭汪冰史俊稳朱墨桃李柏赵宇亮柴之芳
- 关键词:汞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 纳米颗粒物的中枢神经毒性效应被引量:9
- 2009年
- 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纳米颗粒物的安全性评价备受人们关注,而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可能是纳米颗粒作用的潜在靶器官,纳米颗粒的中枢神经毒性效应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首先总结了纳米颗粒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途径,从生物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分析了纳米颗粒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效应研究以及可能的机制.最后讨论了目前的实验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对纳米颗粒的中枢神经毒性效应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 王云丰伟悦赵宇亮柴之芳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毒性效应毒性机制
- SEC-ICP-MS结合同位素稀释技术分析金属蛋白
- 随着金属组学(Metallomics)概念的提出,为了研究生物体内的金属蛋白、金属酶和其它金属结合分子的化学组成,探讨金属蛋白等分子所担负的生命活动的机理,发展新的可以分析生物体内
- 王萌丰伟悦陆文伟李柏赵宇亮柴之芳
- 关键词:METALLOPROTEIN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