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5023)
- 作品数:20 被引量:153H指数:8
- 相关作者:邵建中干宁郑今欢刘今强葛从辛更多>>
- 相关机构:宁波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多巴胺修饰自组装金电极作为生物传感器测定核酸被引量:6
- 2006年
- 采用衍生化接枝法制备了多巴胺(DA)-半胱氨(Cys)自组装修饰金电极(DA-Cys-SAM),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质.在pH 7.5的Tris-HCl底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其Epa=218 mV,Epc=120 mV,△E=98 mV,ipa/ipc≈1,电极反应准可逆.采用示差脉冲法(DPV)研究发现DA氧化峰电流随DNA质量浓度提高而显著变大且峰电位不变,峰电流的增加值与DNA质量浓度在1×10^-7~1.2×10^-5g/mL范围内成正比,检出限达5×10^-8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2%(n=8,5×10^-7g/mL DNA).该电极对DNA测定具有特异性,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
- 干宁葛从辛
- 关键词:核酸化学修饰电极
- 苯胺红T与辣根过氧化氢酶共固定无试剂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制被引量:9
- 2005年
- 将辣根过氧化氢酶(HRP)与氧化还原型染料苯胺红T(ST)用戊二醛交联共固定在玻碳电极的表面,制得了无试剂过氧化氢传感器。该传感器在水溶液中显示了很好的电化学活性。苯胺红的表现覆盖度为9.22×10-11mol/cm2,苯胺红与玻碳电极之间的异相电子转移速率常数为0.066 s-1,研究了响应时间、检测限、检测电位、溶液pH和测定温度等因素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该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最低检测限为1.0×l0-7mol/L。多巴胺、抗坏血酸和尿酸等不干扰过氧化氢的测定。而且,该酶电极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
- 干宁葛从辛
-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过氧化氢
- 蚕丝丝素纤维中氨基酸在丝素纤维的径向分布研究被引量:43
- 2002年
- 通过显微镜观察、红外光谱、氨基酸组成分析、福林试剂分析等方法研究蚕丝丝素纤维的微结构、丝素表层和内层的结构差异 ,研究氨基酸尤其是对丝素纤维的结构和性能起重要影响的主要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在丝素由表及里各层中的含量和分布 ,以期最终揭示丝素结构与蚕丝织物应用中的固有缺陷 (如泛黄、易皱、色牢度等 )的关系 .结果表明蚕丝丝素存在多层次结构 ,表层无定形区的比例较高 ,里层结晶区的比例较高 ;侧基较大的氨基酸和赖氨酸、组氨酸、胱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等在丝素的表层分布相对较多 ,而乙氨酸、丙氨酸。
- 郑今欢邵建中刘今强
- 关键词:蚕丝丝素纤维氨基酸微结构改性
- 蚕丝丝素中色氨酸含量及其在丝素纤维中的径向分布研究
- 通过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显色法研究桑蚕春茧内、中、外各茧层丝素中的色氨酸含量和色氨酸在丝素纤维中的径向分布状况,并探讨了光、热处理后蚕丝丝素中色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外、中、内各茧层丝素的色氨酸含量不一...
- 郑今欢周岚邵建中
- 关键词:蚕丝丝素色氨酸
- 无试剂二氧化钛凝胶酶传感器检测苹果酸对映异构体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研制了基于TiO2凝胶的D型和L型苹果酸脱氢酶(D-MDH、L-MDH)安培电化学传感器,并用它检测果汁饮料中D-苹果酸、L-苹果酸含量。利用气相沉积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的TiO2凝胶膜,为固定化的MDH提供了一个生物兼容性的微环境。在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苹果酸被凝胶膜中的MDH催化氧化,其氧化产物在电位55mV下有电流响应,利用此响应值对苹果酸进行测定,测定时不需要向体系中添加媒介体。D-MDH/TiO2、L-MDH/TiO2两电极对苹果酸表现出快速的响应(响应时间小于10s)。传感器对苹果酸的测定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1×10-6~2×10-4mol/L)和较低的检测限(0.5×10-6mol/L)。由计算得到的固定化L-MDH和D-MDH的表观米氏常数(KMapp)分别为0.29mmol/L和0.31mmol/L。两电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本法快速、灵敏度高、选择性强,适合于测定果汁饮料中的苹果酸对映异构体。
- 干宁葛从辛
-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苹果酸脱氢酶果汁
- 丝素与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反应性的HPLC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用异丙胺、对甲酚和甲醇分别模拟蚕丝丝素上氨基、酚羟基和醇羟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与蚕丝亲核基团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与蚕丝上不同亲核基团的反应性能不同,酚羟基在85℃左右,pH值为8-9的条件下最佳,氨基在95℃,pH值为9左右较好,而醇羟基更适合碱性较强的反应条件。结合亲核基团分布状况及含量可以推断,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适宜在pH值为8-9和85-95℃下对蚕丝染色,在此条件下,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主要与蚕丝上的酚羟基反应,氨基起次要作用,而醇羟基的作用甚微。
- 邵敏邵建中刘今强范钦国
- 关键词:蚕丝活性染料高效液相色谱
- 各茧层桑蚕丝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特点被引量:10
- 2005年
- 应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热分析、氨基酸分析等方法研究各茧层桑蚕丝纤维在形态结构、化学结构和微细结构上的差异 ,并比较分析各茧层蚕丝的练减率和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 ,各茧层蚕丝纤维的径向尺寸和练减率有明显差异 ;各茧层蚕丝丝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种类相同但含量不一 ;各茧层蚕丝纤维的微细结构和热性能有一定差异。
- 周岚邵建中郑今欢汪丽娜
- 关键词:蚕丝纤维结构练减率活性染料
- 异活性基染料对蚕丝和羊毛织物的染色行为被引量:5
- 2010年
- 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研究异双活性基染料对蚕丝和羊毛织物的染色差异。通过上染率、固着率和总固着效率对比分析,优化其染色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异双活性基染料与蚕丝织物的最佳染色条件为pH值8-9,温度60-70℃;与羊毛织物的最佳染色条件为pH值4-5,温度80-90℃。蚕丝织物与异双活性基染料在较宽的pH值范围内可以反应,其弱碱性条件的总固着效率要略高于酸性条件;羊毛织物与异双活性基染料在酸性条件下总固着效率远高于弱碱性条件。
- 丁燕邵建中邵敏
- 关键词:染色活性染料蚕丝羊毛
- 四羧基酞菁钴-半胱胺自组装修饰金电极对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电催化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本文将(4,4′,4″,4″)四羧基酞菁钴(CoTcPc)共价键合到自组装在Au电极表面的半胱胺单分子层上,获得了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COTcPc-CysCME),研究了它的电化学性质,并对电极表面进行了表征。电极表面覆盖度为3.7×10^-10mol/cm^2,电子转移速率常数Ks为1.21s^-1。实验表明,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CoTcPc/Au对烟酰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使NADH在裸金电极上的氧化电位降低了近300mV,催化电流与cNADH在5.0×10^-6~3.2×10^-3mol/L范围有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8μmol/L。测定了电极催化NADH的米氏催化常数KMapp和催化反应速率常数K。
- 干宁
- 关键词:金电极自组装单分子层电催化NADH
- Cu(CMQA)(H_2O)配合物修饰电极作为识别和测定变性核酸的电化学探针被引量:1
- 2005年
- 合成了N-羧甲基-L-蛋氨酸-N'-8-喹啉酰胺与铜(Ⅱ)的配合物[Cu(CMQA)(H2O)],并将它修饰于玻碳电极上.用循环伏安法检验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发现在pH 5.0的乙酸盐缓冲底液中,电极对变性核酸(ssDNA)具有电化学活性;在循环伏安图上于(Epa)180 mV及(Epc)320 mV处出现氧化还原电位峰;并发现ssDNA的浓度变化引起其峰电流的变化.当用差示脉冲伏安法(DPV)试验ssDNA浓度与峰电流的关系时,结果表示随ssDNA浓度的增加,峰电流(ip)也随之增加,且ssDNA浓度在0.05~9.0 mg·L-1范围内与ip值的增加呈线性关系.但以小牛胸腺DNA(ctDNA)及鱼精RNA(yRNA)作试验时,其浓度变化不引起峰电流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测定ssDNA的新方法.应用于合成试样分析时,根据结果算得方法的检出限(3σ)为25μg·L-1,回收率在95%~105%之间.
- 干宁张寿春
- 关键词:循环伏安法玻碳电极修饰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