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8040)
- 作品数:57 被引量:646H指数:13
- 相关作者:陈亮张贤明王彩波孙德超王郅强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北京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长吉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长吉一体化战略是吉林省委、省政府基于长春、吉林两市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中的重要地位,着眼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然而,已有文献多在理论论证和政策设计层面开展对长吉一体化问题的研究,尚未深入到为既定的长吉一体化发展战略开发一套学理基础牢固、指标选取务实、测量方式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阶段,还不能给相关政策工作的科学评价提供直观、量化的工具。以现代内生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础,综合了国务院与吉林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指导意见和战略要求,运用前沿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初步开发了一套符合省情、市情的长吉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
- 于君博徐文才
- 关键词:长吉一体化
-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决策民主化被引量:35
- 2014年
- 经过改革开放,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国家治理体系面临的社会关系结构和社会生态已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一是社会结构的多元化;二是公民维权意识的普遍增强;三是社会信息传播的网络化。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日益突出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根据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突破口和有效路径是进行决策的民主化改革。决策民主化的效用:有助于增强政治的合法性;有助于增强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公平性和普惠性,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助于降低政治冲突风险,增强决策体制的韧性和适应性;有助于消解特权遏制腐败的滋生;有助于形成一种理性、包容、文明的公共文化和公共生活。
- 周光辉
- 关键词:决策民主
- 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四个维度被引量:14
- 2014年
- 当下中国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特别重视共识凝聚能力、制度构建能力、科学发展能力与改革创新能力,即以凝聚共识能力为基础,凝聚对国家民族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以及对改革开放的共识;以制度构建能力为保障,通过发展和完善民主提升制度体系的合法性和认同度,通过发展和完善法治提升制度体系的权威性和执行力,通过注重制度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提升制度体系的科学性和运行效能;以科学发展能力为牵引,全面协调地发展,以人为本地发展,求真务实地发展;以改革创新能力为抓手,促进全面深化改革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 张贤明田玉麒
- 论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权及其实现被引量:3
- 2013年
-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益突出。以人的尊严和发展为核心的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让每个人都普遍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理应是人民的应有权利。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法律、政治与社会等诸权利的价值理念与现实诉求,实现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权的重要路径包括为其赋予明确的法律地位、积极推行相应的配套制度建设、重视权利的补偿与救济、确立并维护公正的经济秩序等方面。
- 张贤明张平
- 关键词:道德意蕴法律意蕴政治意蕴社会意蕴
- 试论网络环境下协商民主的可行性被引量:8
- 2014年
- 协商民主的实践困境包括协商民主范围的局限性与协商民主成本的高昂性两个方面。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环境一方面拓展了协商民主的范围,另一方面降低了协商民主的成本,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协商民主的发展空间。网络民意调查与网络公共论坛是将互联网技术优势与协商民主实践有效结合的可行性设计。
- 陈亮
- 关键词:网络环境协商民主
- “群众”视角下的中国政治参与被引量:3
- 2014年
- 对中国政治参与的探讨必须基于中国的政治语境。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是以"群众"概念为出发点进行构建的,因此,从"群众"的视角考察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我们研究中国政治参与的当前问题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群众"概念在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独特内涵与特征决定了中国政治参与在逻辑前提、本质特征与历史形态上的中国特色,同时,"群众"在内涵、特征上的时代性与历史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当前中国政治参与的困境。要推动中国政治参与的发展,首先需要中国共产党在"群众"理念上的创新,其次需要在具体的政治参与渠道上有所拓展。
- 王彩波庞达
- 关键词:群众政治参与
- 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价值意蕴及其实践路径被引量:1
- 2014年
- 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关注的重要民生问题,也是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价值意蕴,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它既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中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公平正义价值意蕴需要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等实践路径来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 陈亮
- 关键词: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公平正义
- 微博论政与政府回应模式变革被引量:26
- 2012年
- 政府回应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机制安排之一,其不仅是现代国家公共管理和公民参政的重要手段,也是判断民主实现程度的一个标准。在现代民主的视野中,回应既是一种工具理性的机制安排,也是一种价值理性的必然要求。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公共舆论平台,对传统的政府回应机制和模式既产生了巨大挑战,也为健全和完善政府回应提供了新的思维和机遇。各级政府应该认识、理解并规范微博论政,从而以此为契机,健全和完善政府回应机制和模式,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 陈新
- 关键词:政府回应民主公共权力
- 中国政府改革30年:特点、问题及其化解被引量:11
- 2012年
- 中国自1982年以来的30年间先后进行了六次政府改革,体现为被动适应、政府主导、渐进调整、利权纠葛、合并消减、循环反弹等特点。与之相应的是,暴露出急功近利、主体单一、缺乏系统、忽略本分、方法简单、轻视法规等主要问题。为此,要从高瞻远瞩、协同并进、统筹规划、追问自我、多管齐下、依法改革等六个方面着手化解上述问题,使中国政府最终成为稳定有序、合理民主、开放有效、廉洁公正的政府。
- 颜德如
- 关键词:政府改革政府主导
- 社会公正测量的五个维度被引量:19
- 2012年
- 社会正义体现为应然正义与实然正义的统一程度,对社会正义的研究,分别遵循应然正义与实然正义两个脉络,从而形成规范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无论从理论发展的需要来看,还是从制定社会政策、调节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出发,都应加强对社会公正的实证研究。以分配正义为核心的社会公正,应着眼于五个维度进行测量:分配对象、分配客体、分配原则、分配空间和分配时间。五个维度彼此融合,紧密相系。对社会公正的五维测量,会更全面地描述和解释社会公正的实现状况及人们的主观认知,也会为社会政策的制定、调整与优化提供参考。
- 麻宝斌
- 关键词:社会公正分配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