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630221)
- 作品数:3 被引量:85H指数:3
- 相关作者:陶晓波吕一林宋卓昭张欣瑞更多>>
- 相关机构:北方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态度影响的实证研究——兼论企业的应对策略被引量:71
- 2013年
- 本文基于已有研究成果,通过对精细处理可能性模型的拓展,提出了网络负面口碑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机理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第一,网络负面口碑影响消费者态度的核心路线为"可信度"→"品牌信任"→"购买意愿",外围路线为"可信度"→"品牌情感"→"购买意愿";第二,核心路线在高涉入度时成为主线,外围路线在低涉入度时成为主线;第三,网络负面口碑影响消费者态度的前因变量除口碑类型外,还有发布平台与信任倾向等。根据研究结论,企业在社会化商务环境下应重点关注通过个人主控型发布平台进行传播的理性负面口碑;当社会化网络中的负面口碑所言非虚时,企业应该"以情动人",将消费者态度的改变引入到外围路线之中;而当社会化网络中的负面口碑纯属谣言时,企业应该"以理服人",将消费者态度的改变引入到核心路线之中。
- 陶晓波宋卓昭张欣瑞吕一林
- 关键词:消费者态度
- C2C网络零售环境下负面评价信息的反馈策略研究被引量:10
- 2013年
-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以店铺的选择意愿作为反馈策略有效性的衡量指标,构建出一个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对C2C网络零售环境下负面评价信息的反馈策略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研究发现,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负面评价信息类型与反馈策略方式成为影响店铺选择意愿的两个要素,二者之间还存在着显著的交互效应。基于这一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店铺运营者应首先对感性负面评价信息进行反馈,先后有序地解决问题。第二,店铺运营者针对感性负面评价信息进行反馈时,应更多地运用理性反馈策略展开工作;而针对理性负面评价信息进行反馈时,则应该更多地运用感性反馈策略展开工作,统筹兼顾地解决问题。
- 陶晓波
- 关键词:C2C
- 口碑类型,传播形态与网络负面口碑可信度——以3G手机为例被引量:7
- 2011年
- 文章以以3G手机为例,研究发现,口碑类型与传播形态成为影响感知可信度的两个要素:理性负面口碑更被消费者认为可信,个人主控型网络媒介中的负面口碑更被消费者认为可信,二者之间还存在着显著的交互效应,表明在个人主控型网络媒介中被传播的理性负面口碑被认为最可信,而中心主控型网络媒介中被传播的感性负面口碑被认为最不可信。
- 陶晓波
- 关键词:网络负面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