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基金(201051730554)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玉凤夏晓飞郑小婧邵光明谭红月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学科带头人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螯虾
  • 2篇克氏原螯虾
  • 1篇幼虾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A
  • 1篇消化酶
  • 1篇消化酶活性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力
  • 1篇开口饵料
  • 1篇饵料
  • 1篇发育
  • 1篇存活

机构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王玉凤
  • 1篇谭红月
  • 1篇邵光明
  • 1篇郑小婧
  • 1篇夏晓飞

传媒

  • 2篇水产养殖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C和E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免疫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维生素在甲壳动物的存活、生长、繁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研究了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添加量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生存、生长和免疫的影响。研究设立三个因子A、B、C,分别为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的添加量。每个因子设3个水平,维生素A添加量的3个水平为:0.0048、0.0054、0.006%;维生素C添加量的3个水平为:0.02、0.05、0.08%;维生素E添加量的3个水平为:0.02、0.04、0.06%。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幼虾成活率最高时的因子水平组合为:A3B1/B3C2;增重率最大时的因子水平组合为:A3B2C2;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气化酶(SOD)活性和SOD基因表达水平最低时的因子组合水平都为:A2B1C1;酚氧化酶(PO)活性最高时的因子水平组合为:A3B2C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GPx表达水平最低时的因子水平组合为:A3B1C1。将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成活率和增重率作为主要考虑因素,综合考虑免疫指标及成本因素,我们建议在本次实验设计的条件中,选择A3B1C2作为最佳组合方案,即维生素A添加量为0.006%、维生素C添加量为0.02%、维生素E添加量为0.04%时,最有利于克氏原螯虾幼虾的存活、生长,提高其免疫力。
邵光明谭红月王玉凤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维生素存活免疫
不同开口饵料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发育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6
2011年
实验采用丰年虫无节幼体、草鱼鱼糜、水蚯蚓、1号人工配合饲料和2号人工配合饲料为克氏原螯虾的开口饵料,观察幼虾存活率和生长情况。经过40d的培育,对幼虾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的实验组幼虾存活率最高,为75,增重率和增长率也最大,分别为4746.00和171.00。幼虾的胃蛋白酶活性与投喂的饵料密切相关,投喂丰年虫无节幼体组幼虾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分别为2.18U/mgprot和0.96U/mgprot,极显著高于投喂草鱼鱼糜实验组。实验的5种开口饵料中,丰年虫无节幼体是克氏原螯虾幼虾的最佳开口饵料。摄食丰年虫无节幼体可能提高了主要消化酶的活性,从而促进了克氏原螯虾幼体的生长。
夏晓飞郑小婧王玉凤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开口饵料消化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