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0XNJ023)
-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5
- 相关作者:郑祥程荣沈志鹏罗鸣刘丽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医药卫生更多>>
- 活性污泥对病毒的生物吸附特性
-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本研究以f2噬菌体为模型病毒,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研究病毒在活性污泥上的生物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了解病毒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固液两相体系的分配规律。研究表明:活...
- 周玉芬郑祥雷洋陈迪李锋民
- 关键词:城市污水活性污泥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
- 文献传递
- 洁净空气量理论计算模型的建立及影响因素分析
- 洁净空气量作为空气净化器的核心指标之一,探讨其影响因素以及建立洁净空气量定量计算模型对空气净化器的设计和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结合空气净化理论建立了洁净空气量的计算模型。依据建立的计算模型,对洁净空...
- 尚闽; 杨志娟; 刘丽; 郑祥; 程荣;
- 关键词:空气净化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中国水资源的战略补充:海水淡化工程进展
- 本文分析了中国海水淡化工程的发展过程,讨论了海水淡化工程项目现状,同时对"十一五"各省市海水淡化完成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海水淡化技术分布、应用领域以及各省市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截止2012年底,中国海水淡化已建成装置...
- 陈迪郑祥王琪
- 关键词:海水淡化
- 文献传递
- 活性污泥对病毒的生物吸附特性被引量:10
- 2012年
- 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对人体健康的风险,以f2噬菌体为模型病毒,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研究病毒在活性污泥上的生物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了解病毒在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固液两相体系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活性污泥对病毒的吸附速率快,吸附量大,在120 min时即能达到吸附平衡,平衡吸附率高达96%以上,对病毒的去除效果较为理想;该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且吸附率随着病毒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下降趋势;另外,pH值、金属阳离子浓度及有机物浓度均可显著影响病毒在活性污泥上的吸附.
- 周玉芬郑祥雷洋陈迪
- 关键词:城市污水活性污泥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
- 膜技术在沼气纯化中的应用:现状与未来被引量:6
- 2015年
- 沼气纯化替代天然气将是缓解能源短缺、弥补天然气需求缺口的重要途径.2005~2014年,处理量超过100m3/h(在标准状态下,全文同)的膜法沼气纯化厂从4座增长至73座,总规模从13 800m3/h扩大至127 000m3/h.目前膜法沼气纯化厂多集中在欧美地区,主要使用聚酰亚胺(PI)、醋酸纤维膜(CA)和聚砜膜(PSf),其CO2渗透速率在2~80GPU[标准状况下,1GPU=7.5×10-10 cm3/(cm2·s·Pa)],CO2/CH4选择性在16~100之间.沼气纯化以二级和二段膜分离系统为主,操作压力在0.5~3.0 MPa之间,产气甲烷纯度和甲烷回收率均可达到98%以上.新型膜材料的研发、耦合工艺以及多杂质的同步脱除工艺的应用将是沼气纯化未来的发展趋势.
- 邱天然王曼娜王学军陈晨郑祥
- 关键词:气体膜分离
- 欧洲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欧洲各国由于地理位置、人口的压力,对膜技术有较大需求和应用市场,在全球膜技术研究与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了解欧洲膜技术研究及应用状况、存在问题,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膜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分析表明,2013年欧洲国家在SCI杂志发表有关膜技术的论文1 109篇,增长趋势明显;法、德在膜技术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市场调查表明,微滤膜与超滤膜在欧洲膜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分别占其销售总额的46%和23%;当前欧洲的膜产业主要集中于MBR与海水淡化,MBR在欧洲工业废水中的应用较早,垃圾渗沥液与食品饮料行业占据较大份额。欧洲的地理条件,日益严格的用水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为膜技术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市场的充分竞争也将催生更有优势的膜产品与技术,进而增大其在全球膜市场中的份额。借鉴欧洲膜产业的发展经验,我国需通过运用经济与技术的双重调节手段,健全膜行业标准与政策法规,培育龙头企业提升我国膜行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 陈亚楠于淼沈志鹏郑祥
- 关键词:膜技术
- 室内空气净化系统短路系数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为探讨影响空气净化系统气流短路系数的因素及其变化规律。以空气净化器对学生宿舍PM2.5净化实验为例,研究空气净化器风量和房间体积对气流短路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量和房间体积对气流短路系数有明显的影响,且气流短路系数存在如下变化规律:其他条件不变时,房间体积越大、风量越小,气流短路系数越大、洁净空气量越高。
- 尚闽杨志娟刘丽郑祥程荣
- 关键词:空气净化PM2.5
- 基于室内CO_2浓度标准值的临界新风量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满足室内CO_2浓度标准值实际所需要的最小通风量,即临界新风量;为室内通风量的设计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不同新风量和室内人数条件下某室内空间(体积V0=37.5 m^3)的CO_2浓度进行监测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拟合。结果室内CO_2实测浓度变化符合y=b+ae-kt型指数曲线。在门窗紧闭的条件下,对不同新风量时室内CO_2实测值进行y=b+ae-kt型指数曲线拟合,可得出自然渗透风量V1=11.5 m^3/h,新风系统风量V3=60 m^3/h时的有效新风量V2=20.1 m^3/h;本实验条件下的新风系统通风效率E只有34%。该室内空间所需要的临界新风量(满足CO_2标准限值1 000 ml/m^3要求所需要的最小新风量)V4=74n-32(n:室内人数)。结论新风系统能够有效控制室内CO_2浓度,临界新风量与室内人员数量呈线性相关。
- 尚闽况彩菱肖大乔崔海瑞郑祥程荣
- 关键词:CO2通风效率
- 膜技术在我国物料分离领域应用瓶颈分析——以食品、医药行业为例
- 膜分离技术在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和消除环境污染方面均优于传统的分离工艺,特别适合物料的分离、浓缩、纯化.然而,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工业物料分离领域至今仍面临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尴尬局面.本文以分离、纯化、浓缩部分在行业产品总...
- 王江权陈晓芬刘丽郑祥
-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物料分离
- 水体病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被引量:17
- 2016年
- 环境风险评价是成型于1970年代的多学科交叉新兴领域,为环境风险管理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环境风险评价研究的发展经历以意外事故为风险源的事故风险评价,以化学品为风险源和人体健康为风险受体的健康风险评价,以生态系统为风险受体的生态风险评价.以微生物污染为风险源和人体健康为风险受体的定量微生物风险评价(QMRA)也于1990年代开始发展.QMRA确定微生物的摄入量及其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概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描述.作为一种前沿的微生物健康风险评估手段,QMRA为公共卫生政策和标准制定、采取可行的健康干预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已被美国、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应用于环境管理.本文梳理了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历史,系统详细综述水媒传播病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价的研究与应用,同时指出当前QMRA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 张振兴王江权郑祥
- 关键词:QMRA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