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1JA720038)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相关作者:邹元江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 偏离历史与陌生化被引量:2
- 2003年
- 所谓对历史的偏离即对确定无疑的历史“本事”加以艺术转换 ,创造出富于感染力、迷离神秘的审美情境 ,以“更新人类的记忆”。质言之 ,这种以“打乱”、“戏拟”和“假定”的陌生化程序对历史本事的偏离 ,其目的正在于“重构历史”。这所重构的历史是以假定的时间、脱离常态的人物而构建的审美时空 ,因而 ,它具有‘诗的现实性”。而这“诗的现实性”与摹仿论、反映论意义上的逼真的‘观实”、概括的“典型”和形象的“思维”论是相反对的。
- 邹元江
- 关键词:陌生化重构历史
- 对偏离历史及其相关问题的反思被引量:3
- 2003年
- 所谓对历史的偏离即对确定无疑的历史“本事”加以艺术转换 ,创造出富于感染力、迷离、神秘的审美情境 ,以“更新人类的记忆”。质言之 ,这种以“打乱”、“戏拟”和“假定”的陌生化程序对历史本事的偏离 ,其目的正在于“重构历史”。这种重构的历史是以假定的时间、脱离常态的人物而构建的审美时空 ,因而 ,它具有“诗的现实性”。而这“诗的现实性”与摹仿论、反映论意义上的逼真的“现实”、概括的“典型”和形象的“思维”论是正相反对的。
- 邹元江
- 关键词:陌生化重构历史
- 史诗剧:审美效果与道德效果双重实现的“伟大形式”被引量:3
- 2002年
- 布莱希特的史诗剧一直被人误解为“道德讲坛”剧。木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本文认为 ,布莱希特正是试图用他所创立的“辩证剧”来反对以席勒为代表的“道德讲坛”剧。布莱希特虽然非常关注社会问题 ,但他总是以审美效果、从剧场艺术来审视社会问题的。这正是他与皮斯卡托剧场政治的根本分歧点。史诗剧的道德效果终究是要以审美效果为依托的。布莱希特创造了史诗剧的“伟大形式”
- 邹元江
- 关键词:史诗剧
- 偏离规范与陌生化——兼论席勒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被引量:5
- 2005年
- 艺术的真正出发点和尺度是以能否背离常规、偏离规范和突破范式来衡量的。对于艺术家而言,永远只有作为素材的“内容”,永远只有被形式加以偏离的素材。艺术的真正开端正在于让形式“如何”复杂陌生化地呈现。审美感受(创造)方式的革命正在于“戏弄情感”,而非体验(摹仿)情感。
- 邹元江
- 关键词:陌生化
- 关于俄国形式主义形式与陌生化问题的再检讨被引量:14
- 2004年
- 作为深刻触及了人的本质的“陌生化”并不是“纯形式概念” ,而是直接关涉文学艺术的“内部规律” ,即文艺的本体论问题。所谓文艺的本体论问题 ,就是使文学具有“文学性”、艺术具有“艺术性”的“诗的形式”的塑造和陶铸 ,即形式的表现力何以创造的问题。而形式的审美表现力的实现是依凭不可重复、无法被取代、不能被仿效的“结构整体”———陌生化的程序创造而成为可能的。
- 邹元江
- 关键词: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