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672038) 作品数:5 被引量:7 H指数:2 相关作者: 蒋腊生 魏娜 范鉴全 陈玉磊 张敏 更多>> 相关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更多>>
二芳基大环冠醚共轭8-羟基喹啉的合成及光致发光性质 被引量:3 2008年 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新型二芳基大环冠醚共轭8-羟基喹啉衍生物7a和7b及其锌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1HNMR,13CNMR)、质谱(MS)、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光谱(UV)等对7a和7b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研究了7a和7b及其锌配合物在溶液中的光致发光性质.结果表明,相对于2-甲基-8-羟基喹啉,化合物7a和7b的荧光光谱向长波方向有明显的移动,分别在460和467nm处出现发射峰,处于蓝光的范围.配合物8a和8b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为562和665nm,属黄光范围,但荧光强度较弱. 魏娜 陈玉磊 蒋腊生 张敏 范鉴全 黄伟聪 陶敬奇关键词:荧光光谱 羟基喹啉 新型丁二炔-二酰胺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与TTF和DNP在溶液中的络合行为 2010年 由三甘醇和四甘醇出发,经炔丙基烷基化、Mitsunobu反应和Eglinton偶联反应3步合成了2个含均苯四甲酸二酰亚胺结构单元以及丁二炔结构单元的大环化合物,关环产率分别为81%和85%.大环化合物及中间体的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低分辨质谱、高分辨质谱或元素分析等确认.通过氘代丙酮中1HNMR实验以及氯仿中紫外滴定实验研究了这类大环化合物与客体分子四硫富瓦烯(TTF)和1,5-二甲氧基萘(DNP)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大环化合物的核磁化学位移及紫外光谱均发生变化.通过得到的主-客体间的络合常数可知,此类新型大环化合物与TTF和DNP之间有一定的络合作用. 周松根 陈木娟 唐明飞 蒋腊生 徐志锴 张素辉 梁吉东关键词:大环化合物 丁二炔 主-客体相互作用 “Click”reaction在新型分子梭合成中的应用 有机叠氮化物与末端炔烃的"Click"reaction具有反应温和,速率快,产率高等特点,在生物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有广泛的应用。轮烷和索烃是当今研究的热门领域。本文利用 张素辉 徐志锴 梁吉东 杨登科 潘绍武 蒋腊生关键词:点击化学 超分子 文献传递 侧臂冠醚的合成及其准聚轮烷的组装与表征 被引量:3 2008年 由间苯二酚和邻苯二酚出发,经七步反应合成了带4,4'-联吡啶正离子识别点的32-冠-10和31-冠-10三种侧臂冠醚,并用NMR,IR,ESI-MS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1HNMR实验研究了三种侧臂冠醚在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结果表明冠醚中氢的化学位移随浓度的改变而变化,在浓溶液中侧臂冠醚单体通过超分子自组装形成了线性链状准聚轮烷.同时,还通过热重分析法(TGA)研究了三种侧臂冠醚的热稳定性. 张敏 陈玉磊 范鉴全 魏娜 蒋飞 李景宁 蒋腊生关键词:自组装 Synthesis of novel biscrown ethers with rigid cis/trans ethylene bridge 2008年 Two novel biscrown ethers with rigid cis/trans ethylene linker were synthesized via Wittig reaction in high yield (about 80%). Their pure cisltrans-isomers were obtain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And their structure/configuration was confirmed by ^1H NMR,^ 13C NMR, ESI mass spectrum, elemental analysis and UV-vis speca'a. Jian Quan Fan La Sheng Jiang Min Zhang Na Wei Ya Hui Feng Shu Juan Han Hui Wang关键词:SYNTHESIS 基于侧臂冠醚的新型功能轮烷合成 轮烷和索烃在分子机器、分子开关、仿生物质、分子材料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利用侧臂冠醚合成功能轮烷少见报道,本文利用含功能侧臂的34-冠-10合成新型功能轮烷,并用1HNMR、 梁吉东 张素辉 徐志锴 杨宇 杨登科 蒋腊生关键词:超分子化学 轮烷 文献传递 新型功能化桥链双冠醚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1 2009年 由侧链为醛基的24-冠-8和侧链为酯基的34-冠-10出发,分别经3步反应,高产率地合成了2个新型功能化桥链双冠醚4(70%)和8(71%),并用1HNMR,13CNMR,ESI-MS等手段对这2个新型功能化桥链双冠醚4和8进行了结构表征. 罗年华 蒋飞 韩淑娟 黄伟聪 朱士正 蒋腊生关键词:桥链 双冠醚 新型穴醚的高效合成及其超分子组装 互锁型分子化合物在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倍受化学家们的关注。相对于简单的冠醚主体,基于冠醚的穴状大三环主体(cryptand)由于对有机客体分子具有较强的络 徐志锴 梁吉东 张素辉 潘绍武 杨宇 蒋腊生关键词:穴醚 超分子化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