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840)
-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3
- 相关作者:袁庆华高建明桂枝杨永海郭永军更多>>
- 相关机构:天津农学院天津市海发珍品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苜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2(MsPGIP2)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本研究旨在分离苜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2(MsPGIP2)基因的基因组序列全长,分析序列变异。首先采用引物热不对称PCR的基因组DNA步移法分离其基因组序列全长,然后通过克隆测序分析了MsPGIP2基因在3个苜蓿品种(‘润布勒’、‘苏普斯坦’与‘公农1号’)中的多态性。结果显示,MsPGIP2基因的基因组DNA序列全长1 126bp,可分为信号肽、内含子和LRR区3部分。MsPGIP2基因的基因组序列中共有46个变异位点(频率>0.02)。在信号肽区,没有变异位点;在内含子区,有5个SNP位点和2个InDel变异位点;而在LRR区,共发现了39个SNP位点,其中非同义突变占61.5%。在3个苜蓿品种中共发现了15个等位基因(即单倍型),通过对LRR区核苷酸的系统发育分析将他们分成3类。结论认为,MsPGIP2基因具有较大的变异,各等位基因间发生了频繁的重组交换,是一个为适应病原微生物PG的进化而快速进化的基因。
- 桂枝皮永硕袁庆华曲泽鹏高建明
- 关键词:紫花苜蓿PGIP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
- 维生素C对点带石斑鱼生长及其组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Vc)对点带石斑鱼生长及组织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设计Vc含量为5个不同梯度(0、70、210、630、2000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进行为期6周的饲养试验,每个水平3个重复,每箱40尾。试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质量增加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均低于各添加组,Vc的添加量为210mg/kg时,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Vc并不影响鱼体的内脏体比指数和肥满度,却显著影响肝体比指数。以质量增加率为指标,点带石斑鱼饲料中Vc的适宜添加量为210mg/kg。添加Vc可显著提高肝脏、脾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力(P<0.05),而头肾、中肾及肌肉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变化不大(P>0.05)。Vc添加量为630mg/kg组中,肝脏、脾及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最高,丙二醛含量最低。据此可知,Vc对点带石斑鱼是有效的抗氧化剂。
- 邢克智郭永军陈成勋白东清徐大为张树森杨永海
- 关键词:点带石斑鱼维生素C抗氧化
- 紫花苜蓿PGIP同源基因克隆与序列核苷酸多态性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GIP)是植物重要的防卫蛋白之一,了解PGI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是对其进行分子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法,从1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集群DNA中克隆了7个苜蓿PGIP基因的部分基因组编码序列,分别对应于蒺藜苜蓿(M.truncatula)7个不同的PGIP基因,并命名为Ms PGIP5、Ms PGIP6、Ms PGIP7、Ms PGIP8、Ms PGIP9、Ms PGIP10和Ms PGIP11。其中,Ms PGIP5、Ms PGIP6、Ms PGIP8、Ms PGIP9和Ms PGIP1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间的平均距离分别为20、74、34、423和21 bp,差异较大。对Ms PGIP5、Ms PGIP6、Ms PGIP8和Ms PGIP11进行荧光标记PCR单链构象多态性(FPCR-SSCP)分析,结果表明,其等位基因数目与PCR片段长度的比值分别为20、56、22和19 bp,变化趋势与这4个基因SNP位点间的平均距离基本一致。比较而言,在发现的7个苜蓿PGIP基因中,Ms PGIP9序列高度保守,Ms PGIP5和Ms PGIP11的变异较大,而Ms PGIP6与Ms PGIP8的变异中等。
- 桂枝肖婷皮永硕袁庆华杨建翔刘妍高建明
- 关键词:紫花苜蓿PGIP单核苷酸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