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491010-N20086)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倪一鸣冯强李伟栋梁宏立何志锋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卫生部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心脏移植中经冠脉系统转基因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研究将外源基因转入移植心脏 ,进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小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建立经冠脉循环系统灌注技术。将 12只BAIB/c近交系小鼠随机分为转基因组和空白对照组 ,每组各 6只 (供、受者各 3只 )。转基因组经冠脉循环系统将携带报告基因 半乳糖苷酶基因 (Lac Z)的质粒载体 (PSV β gal) /脂质体 (DOSPER)混合物灌注入供心 ,而后进行异位心脏移植 ;对照组则灌注生理盐水。术后 3d获取供心 ,作冰冻切片 ,经X gal组织化学染色检测Lac Z基因的转染和表达情况。结果 转基因组的 3例供心都检测到Lac Z基因的表达 ;其中有 2例Lac Z基因表达位于心室壁中层的心肌内 ,1例其表达位于心内膜下的心肌内。而在对照组则没有检测到Lac Z基因。结论 以冠脉循环系统灌注的方式将质粒载体 /脂质体的混合物灌注入供心 。
- 倪一鸣冯强梁宏立
- 关键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质粒载体脂质体外源基因
- 小鼠移植心心肌细胞转染白细胞介素10基因减轻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应用质粒载体转染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至小鼠移植心肌细胞内的转染效率和基因的表达效率,探讨IL-10分子在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者,Balb/c小鼠为受者,建立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根据移植前经供心升主动脉冠脉灌注试剂的不同,将受者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灌注30μl的生理盐水;B组:灌注30μl的空白质粒;C组:灌注30μl的IL-10基因;D组:灌注30μl的腺相关病毒(AAV)增强型IL-10。移植后1、3、5和7 d切取移植心脏,进行病理学检查、移植心心肌组织中基因产物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IL-10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观察各组存活受者的一般情况和移植心存活时间。结果病理学观察显示:A、B组移植心在术后第3 d起出现了明显的排斥反应改变,而C、D组第3、5和7 d移植心排斥反应改变程度均较A、B组明显减轻。移植后第1和3 d,A、B组移植心心肌细胞中可见低水平的IL-10 mRNA基因和IL-10蛋白的表达,而第5和7 d时几乎检测不到;C、D组在各个时间段都可见明显的IL-10 mRNA基因和IL-10蛋白表达。A、B组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8.125±0.991)d和(7.714±0.756)d;C、D组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15.714±2.498)d和(17.857±1.864)d。C、D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质粒载体能有效地将IL-10基因转染入小鼠心肌细胞并进行表达,而采用AAV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TRs)可以提高质粒转染效率和IL-10表达水平。局部高表达的IL-10能减轻移植心的排斥反应,延长其存活时间。
- 李伟栋倪一鸣冯强何志锋
- 关键词:转染白细胞介素10心脏移植小鼠
- 白细胞介素10在心脏移植免疫治疗中的研究现状
- 2005年
- 白细胞介素10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它能通过多种途径来抑制或减轻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程度,从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因此,白细胞介素10在心脏移植免疫治疗中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现就白细胞介素10在心脏移植体中的表达和意义、免疫抑制作用机制及其在心脏移植中应用研究的现状等作一综述。
- 李伟栋倪一鸣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心脏移植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免疫治疗
- 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技术的改良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技术的改进。方法参考大鼠心脏移植Ono式模型,并在供心摘取、血管吻合区准备和血管吻合技术上加以改良,建立小鼠心脏异位腹腔移植模型。结果改良后的心脏移植模型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供心的总缺血时间,手术成功率达到了90%。结论采用新方法可提高小鼠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成功率。
- 李伟栋倪一鸣冯强
- 关键词:小鼠动物模型异位心脏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