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教育厅科研项目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4H指数:7
- 相关作者:晋玲朱田田林丽杜弢张弦飞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兰州城市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拉普拉斯金字塔医学图像重构的研究
- 文章针对医学图像重构还原的问题,提出首先将医学图像分解得到图像的高斯金字塔,在高斯金字塔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图像的拉普拉斯金字塔,最后借助残差拉普拉斯金字塔进行图像的重构,还原得到源图像。
- 朱亚玲周秀媛李向伟
- 关键词:高斯金字塔图像重构
- 文献传递
- 基于QuartusII的译码器模型设计与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文章分析了译码器的原理模型,并运用Quartus II软件对74LS138译码器和门电路器件组合逻辑功能设计进行了分析,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 陈军
- 关键词:译码器
- 甘肃珍稀濒危中藏药资源评价模式构建与可持续利用
- 2020年
- 本项目针对甘肃省中藏药资源的濒危现状,尤其是制约中藏药产业发展的瓶颈关键问题,将资源区划、遗传分析、质量评价、人工抚育、示范应用相结合,系统开展了麻黄、秦艽、铁棒锤等6种珍稀濒危中藏药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构建了甘肃珍稀濒危中藏药资源评价模式及可持续利用技术体系.系统完成了麻黄、秦艽、铁棒锤的资源调查,制定其生态适宜性区划;基于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麻黄和秦艽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体系,并将药效成分与遗传分化进行关联分析;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等技术构建了麻黄、秦艽等药材的质量评价体系,制定了秦艽商品规格等级标准和铁棒锤药材质量标准;集成了组织培养和种子种苗繁育等关键技术,经多年试验解决了秦艽、独一味野生资源驯化抚育过程中种子萌发率低、抗冻性差、种质保存周期短等系列瓶颈问题.该项目技术成果对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实现健康中国战略、助力甘肃省生态环境改善、提升中藏药材资源保护及人工驯化技术水平、提高贫困地区药农经济收入、增加中藏药企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 晋玲朱田田林丽蔡子平陈红刚吴平安杨燕梅马晓辉王艳崔治家何微微卢有媛
- 关键词:珍稀濒危可持续利用
- 基于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技术比较不同产地铁棒锤中总生物碱与乌头碱的含量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铁棒锤总生物碱的最佳条件,比较不同产地铁棒锤中总生物碱与乌头碱的含量,为进一步研究铁棒锤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选大孔吸附树脂对铁棒锤总生物碱的最佳纯化条件,以滴定法测定总生物碱的含量。采用最佳工艺条件对4个不同产地铁棒锤的总生物碱进行纯化,并用HPLC测定乌头碱的含量。结果:不同工艺条件对总生物碱的纯化有不同影响。最佳纯化条件为树脂型号HPD-722,80%乙醇,乙醇洗脱量80mL·min-1。HPLC测得青海、马衔山、宁夏、永登4个不同产地铁棒锤中乌头碱质量分数分别为0.4935,0.8835,1.5278,1.6644mg·g-1。结论:该文的最佳工艺条件可用于总生物碱和乌头类生物碱的纯化。不同产地铁棒锤中乌头碱含量以甘肃永登栽培最高。
- 林丽魏学明王延惠晋玲贺正阳杜弢陈红刚
- 关键词:大孔吸附树脂铁棒锤总生物碱乌头碱高效液相色谱法
- 栽培与野生藏药铁棒锤中活性成分乌头碱的HPLC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对3个不同产地栽培与野生铁棒锤中乌头碱活性成分进行分析,对其做出客观评价。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使用ZORBAX Eclipse XDB-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0.2%二乙胺水溶液(35 ∶ 65);柱温30 ℃;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40 nm。 结果: 乌头碱在0.39~1.95 μg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35%,RSD 1.5%(n=6);甘肃产铁棒锤药材中乌头碱的质量分数为0.324 4%;宁夏产铁棒锤药材中乌头碱为0.214 4%;青海产铁棒锤药材中乌头碱为0.139 7%。 结论: 3个不同产地铁棒锤中乌头碱含量差异较大,甘肃栽培铁棒锤中乌头碱含量最高,宁夏野生铁棒锤次之,青海野生铁棒锤含量较低。
- 林丽高素芳晋玲杨扶德魏学明侯嘉
- 关键词:HPLC乌头碱
- QuartusⅡ与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被引量:5
- 2014年
- 以采用顶层设计的VHDL语言设计输入实现数字电路全加器功能为例,介绍了QuartusⅡ与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有机整合,培养了学生的编程和创造性能力,发展了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 陈军
- 关键词: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信息技术
- 中麻黄UPLC指纹图谱及其不同产区化学成分差异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建立中麻黄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揭示不同产区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中麻黄指纹图谱,利用内参比峰计算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应用SPSS 19.0对不同产地中麻黄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聚类。结果:建立了中麻黄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4个共有峰,化学成分的系统聚类结果显示,中麻黄化学成分西北产区聚为一类,山西产区聚为一类。结论:建立了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的中麻黄指纹图谱,可用于其质量评价;不同产区中麻黄药材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
- 马晓辉卢有媛张弦飞黄得栋朱田田晋玲
- 关键词:中麻黄UPLC指纹图谱化学成分
- 基于UV法优化铁棒锤种子生物碱提取工艺测定总碱含量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铁棒锤种子中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方法,为铁棒锤种子生物碱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物碱显色反应、薄层色谱法对铁棒锤种子生物碱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时间30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铁棒锤种子总生物碱含量为0.19%。结论方法简便,超声提取法提取率高,有可利用价值,可为铁棒锤种子化学成分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林丽杨建成高科艳王耀鹏
- 关键词:UV总生物碱
- 中麻黄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不同野生居群中麻黄的遗传多样性。方法对13个野生居群的中麻黄样本进行ISSR-PCR扩增,利用POPGENE 32软件分析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I)等遗传信息参数,应用NTSYS软件构建其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图。结果12条引物共扩增出175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71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PL)为97.67%,Shannon's多样性信息指数(I)为0.346 1,居群间的Nei's基因多样度指数(H)为0.218 2,种群间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23 0,基因流(Nm)为1.047 9,13个野生居群明显分为2类。结论野生中麻黄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间遗传多样性水平高于居群内。中麻黄种群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且野生中麻黄居群间亲缘关系远近与地理距离远近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成正相关。
- 朱田田晋玲杜弢张裴斯陈红刚林丽
- 关键词:中麻黄野生居群
- 中麻黄基因组DNA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比较不同DNA提取方法,选择最适于中麻黄基因组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CTAB,SDS法、试剂盒法提取中麻黄基因组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所得总DNA的得率和纯度,并进行ISSR-PCR扩增检测。结果:3种方法均可从新鲜中麻黄中提取出产量较高的基因组DNA,但其中改良CTAB法提取的总DNA纯度高,质量好,扩增产物的电泳条带也较明显;SDS法和试剂盒法提取的总DNA质量差,不适用于下游分子生物学实验。结论: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为中麻黄基因组DNA提取的最佳方法,该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适用于中麻黄基因组PCR扩增和其他分子生物学研究。
- 朱田田晋玲杜弢陈红刚张延红王惠珍王艳
- 关键词:中麻黄DNA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