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1315)

作品数:21 被引量:143H指数:8
相关作者:王建华耿果霞赵兴华余永涛宋毓民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临沂市动植物园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15篇苦马豆
  • 15篇苦马豆素
  • 7篇降解
  • 4篇色谱
  • 4篇免疫
  • 4篇降解菌
  • 4篇疯草
  • 3篇生物降解
  • 3篇气相
  • 3篇气相色谱
  • 3篇细胞
  • 3篇相色谱
  • 3篇小鼠
  • 3篇家兔
  • 2篇人工抗原
  • 2篇萱草根
  • 2篇萱草根素
  • 2篇免疫原性
  • 2篇内标
  • 2篇内标法

机构

  • 23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临沂市动植物...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临沂大学

作者

  • 22篇王建华
  • 12篇耿果霞
  • 11篇赵兴华
  • 9篇余永涛
  • 8篇宋毓民
  • 5篇王爱华
  • 5篇王妍
  • 5篇刘志滨
  • 5篇何欣
  • 4篇崔忠华
  • 4篇张志敏
  • 3篇李勤凡
  • 3篇李海利
  • 3篇王岚峰
  • 2篇王建娜
  • 2篇李运生
  • 1篇付广建
  • 1篇周乐
  • 1篇王永卫
  • 1篇马保华

传媒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色谱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广西农业生物...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草地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毛瓣棘豆结荚期营养成分及其矿质元素含量被引量:10
2008年
将毛瓣棘豆Oxytropis serioopetala地上部风干、粉碎,分别进行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和钙、磷、硫、硒、铁、钴、铜、锌、锰、钼等矿质元素的测定。结果表明,毛瓣棘豆中粗蛋白含量为10.75%,粗脂肪含量为4.79%,粗纤维含量为27.65%,其营养价值总体上与豆科、禾本科牧草相当;毛瓣棘豆中钙、磷、硫、硒、铁、钴、铜、锌、锰、钼等矿质元素含量分别为91.5、80.9、9.5、0.03108、30.4、15.185、3.28、4.59、3.74和0.085 mg/kg,其中钴元素超过我国牛饲养标准和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RC)奶牛、绵羊饲养标准要求的最大耐受剂量。
余永涛王建华付广建王岚峰王永卫
关键词:营养成分矿物质元素
SW-BSA偶联率对小鼠免疫原性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探讨合成苦马豆素人工抗原(SW-BSA)的不同偶联率对小鼠免疫原性的影响,筛选合成SW-BSA的最佳偶联率。【方法】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和载体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别以20∶1,30∶1,40∶1和50∶1的比例化学合成4种SW-BSA(分别为AgA、AgB、AgC和AgD),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SW与BSA的偶联率;分别用AgA、AgB、AgC和AgD免疫小鼠,免疫3次后,间接ELISA试验检测血清效价。【结果】合成的4种SW-BSA的偶联率分别为14.7,20.2,25.3和32.6;AgA、AgB、AgC和AgD各组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分别为214,>215,215和213,4种SW-BSA均能刺激小鼠产生高效价抗体,其中AgB组的抗体效价最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gA组和Ag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4种不同偶联率的SW-BSA对小鼠均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其中以偶联率为20.2的SW-BSA(AgB)的免疫原性最高。
宋毓民王爱华王建华唐金宁赵兴华余永涛李海利耿果霞
关键词:化学合成免疫原性
狗舌草总黄酮对L_(1210)细胞的体外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狗舌草总黄酮对L1210细胞体外生长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用细胞平均倍增时间(mPDT)检测L1210细胞增殖速度,台盼蓝拒染率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狗舌草总黄酮能抑制L1210细胞生长且呈浓度依赖性,对L1210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S期细胞数目显著增加,并引起S-G2阻滞,从而阻断细胞周期的正常发展。结论:狗舌草总黄酮对L1210细胞体外生长、增殖有抑制作用,对细胞周期有阻滞作用,显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王建娜司红丽
关键词: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总黄酮狗舌草
节杆菌HW08降解SW相关基因的筛选与鉴定
目的:筛选降解疯革中苦马豆素(SW)的相关基因,为构建降解SW基因工程菌奠定基础.方法:经BamHI不完全酶切构建基因组文库,以SW为惟一碳源进行培养,用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内标法检测基因组文库降解SW效果;取培养液稀释后...
胡延春王妍杨国栋王建华
关键词:苦马豆素生物降解
文献传递
苦马豆素降解菌HW 08的分离鉴定
(目的 )本研究旨在筛选苦马豆素(SW)降解菌,为有效防治动物疯草中毒病奠定基础.(方法 )采集埋有黄花棘豆的土壤,加入到以SW为惟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MSM)中连续培养,分离纯化存活菌,进行形态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和1...
王妍胡延春杨国栋耿果霞王建华
关键词:苦马豆素降解菌
文献传递
气相色谱-甲基化-α-D-甘露糖苷内标法测定变异黄芪中的苦马豆素被引量:19
2007年
建立以甲基化-α-D-甘露糖苷为内标物,用气相色谱测定变异黄芪中苦马豆素的方法。植物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氯仿去除杂质后,将碱性正丁醇萃取物用硅烷化试剂进行衍生化,通过AT.SE-54毛细管柱分离,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测得变异黄芪干草粉中苦马豆素含量为115.7mg/kg,加标回收率为82.6%~94.0%,相对标准偏差为2.8%。该方法能用于疯草样品中苦马豆素的含量检测。
赵兴华崔忠华耿果霞王建华张志敏宋毓民刘志滨
苦马豆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3
2008年
【目的】探索苦马豆素(SW)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为SW免疫研究提供新的试验依据。【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其中5组分别按0.05、0.2、0.8、3.2和6.4mg·kg-1每天灌服SW生理盐水,连续21d,另2组为生理盐水和空白对照组。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经脂多糖(LPS)诱导活化,用ELISA法检测TNF-α生成,酶法检测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化学法检测H2O2浓度,MTT比色法检测杀伤肿瘤细胞活性及吞噬中性红能力。【结果】SW剂量在0.2~3.2mg·kg-1之间,能够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伤活性﹑NOS活性,促进TNF-α和H2O2生成,且均呈剂量效应关系;6.4mg·kg-1SW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结论】低剂量SW可以通过提高NOS活性介导巨噬细胞信号传递通路,促进TNF-α和H2O2生成,发挥其吞噬和杀伤功能;高剂量SW对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起抑制作用。提示,SW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张志敏王建华赵兴华公小兵余永涛崔忠华耿果霞
关键词:苦马豆素巨噬细胞TNF-ΑNOSH2O2小鼠
家兔萱草根素中毒的病理学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给家兔灌服低剂量(6 mg/kg)、中剂量(12 mg/kg)和高剂量(24 mg/kg)的萱草根素,研究其对家兔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家兔均发生以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的中毒症状,且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中毒家兔大脑、小脑和脊髓的白质呈丝瓜络样,结构异常疏松,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破裂,视网膜节细胞萎缩,肝细胞肿胀,颗粒变性,脾脏、肺脏严重充血。表明萱草根素能引起家兔以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病理变化。
赵兴华刘志滨何欣余永涛王建华
关键词:家兔萱草根素中毒病理学
苦马豆素降解菌YLZZ-2的降解特性与条件优化被引量:6
2010年
YLZZ-2是一种具有降解苦马豆素活性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其降解能力的培养基初始pH值、温度、底物浓度和摇床转速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以对YLZZ-2的降解特性进行初步了解。结果表明:YLZZ-2菌在pH 7.0,温度30℃,SW添加浓度5%,转速160 r.min-1时具有最佳降解SW能力。抗性检测表明,该菌具有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双重抗性,质粒消除后抗性消失,降解性也丧失,说明YLZZ-2菌降解SW的功能与质粒相关。
王妍胡延春余永涛宋毓民李海利耿果霞王建华
关键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苦马豆素生物降解降解质粒
SW-BSA人工抗原疫苗对山羊的免疫评价
2014年
10只山羊随机分为攻毒对照组和免疫攻毒组。免疫攻毒组山羊经过2次免疫,检测血清效价达到较高后,2组山羊同时饲喂甘肃棘豆草粉,进行攻毒饲喂试验。攻毒组山羊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后处死,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攻毒组继续饲喂试验,以观察疫苗的保护效果。分别测定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攻毒组山羊于饲喂草粉的第15~20天出现典型的中毒症状,免疫攻毒组于第50~55天出现中毒症状,比攻毒对照组延缓30~40d;攻毒后,攻毒对照组山羊血液中生化指标迅速改变,而免疫攻毒组表现渐进性变化,其中苦马豆素(SW)浓度、AST、ALP、LDH、BUN、α-mannosidase活性分别比攻毒对照组延缓27、24、27、30、24、30d达到较高或较低点;中毒山羊组织器官出现以急性中毒性缺血、缺氧和空泡变性为特点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SW-BSA人工抗原疫苗对山羊疯草中毒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宋毓民唐金宁王爱华王妍王建华
关键词:苦马豆素生化指标山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