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121104)

作品数:40 被引量:613H指数:14
相关作者:张文杰章明奎徐建明王敏何红波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理学
  • 11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1篇重金
  • 11篇重金属
  • 11篇光催化
  • 11篇催化
  • 9篇土壤
  • 9篇甲基
  • 9篇甲基橙
  • 7篇污染
  • 5篇光催化剂
  • 5篇催化剂
  • 4篇地统计
  • 4篇溅射
  • 4篇降解
  • 4篇光催化性
  • 4篇光催化性能
  • 4篇钒酸
  • 4篇TIO_2薄...
  • 4篇磁控
  • 4篇催化性
  • 3篇地统计学

机构

  • 19篇浙江大学
  • 14篇沈阳理工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重庆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金...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辽宁石油化工...
  • 1篇浙江省农业厅
  • 1篇浙江省亚热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台州市农业科...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14篇张文杰
  • 10篇章明奎
  • 9篇徐建明
  • 7篇王敏
  • 6篇王里奥
  • 6篇何红波
  • 5篇吴建军
  • 4篇王福会
  • 4篇郑顺安
  • 4篇李瑛
  • 4篇朱圣龙
  • 3篇王丽平
  • 3篇刘杏梅
  • 3篇汪海珍
  • 2篇杨丽丽
  • 2篇张东
  • 2篇周翠
  • 2篇孙玉凤
  • 2篇吴愉萍
  • 2篇施加春

传媒

  • 5篇功能材料
  • 4篇土壤学报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土壤通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电镀与精饰
  • 2篇硅酸盐学报
  • 2篇Journa...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科技通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材料保护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材料导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Pedosp...

年份

  • 2篇2011
  • 8篇2010
  • 10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退火对TiO_2磁控溅射薄膜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磁控反应溅射制备了纯TiO2薄膜和Fe掺杂的TiO2薄膜,研究了退火对2种TiO2薄膜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退火前TiO2薄膜与基体结合良好,退火后薄膜发生了开裂,薄膜与基体的结合变差。TiO2薄膜在700℃以下退火后仍保持着锐钛矿型晶体结构,但衍射峰的强度有明显的增强,说明组成薄膜的晶粒在退火过程中长大;当退火温度高于800℃时,发生了从锐钛矿向金红石型的转变。退火后TiO2薄膜的紫外可见光透射率有较大辐度的下降;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速率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下降。
王宏张文杰朱圣龙李瑛王福会
关键词:TIO2薄膜磁控溅射退火光催化活性
沉积条件和表面改性对磁控溅射法制备TiO_2薄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TiO2薄膜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作为一种令人满意的材料被应用于诸多领域。磁控溅射作为制备这种多功能薄膜的一种主要方法,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TiO2薄膜的结构和性能是由沉积条件决定的。通过改变沉积速度、溅射气体、靶温度、退火过程以及采用其它溅射技术,可以得到金红石、锐钛矿或是非晶的TiO2膜,同时具有不同的光催化、光学及电学性能,能够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要。同时,表面改性可以克服TiO2薄膜的应用局限性,使之具有更佳的使用性能。
张文杰杨丽丽李瑛朱圣龙王福会
关键词:磁控溅射TIO2表面改性
土壤中丁草胺的吸附动力学被引量:9
2007年
采用平衡吸附法,以我国12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为介质,对丁草胺在土-水界面的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对丁草胺的吸附在24h内可基本达到表观平衡,但有机碳(TOC)含量低(<5g/kg)的土壤需较长时间(60h);丁草胺平衡吸附量与TOC和无定型氧化铁含量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889,0.692;丁草胺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受复杂的多反应机制控制,可分为快速和慢速吸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TOC控制着丁草胺的吸附速率.黏粒和CEC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这3个因素可以解释77.8%吸附速率的变化.结合运用Elovich方程和双常数方程,可以较好地描述土壤对丁草胺的吸附动力学过程.
刘忠珍何艳吴愉萍汪海珍徐建明
关键词:丁草胺TOC
PdO负载BaV_2O_6光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BaV2O6光催化剂,再用浸渍法对其进行PdO负载,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20W紫外灯照射下,选用甲基橙作为光催化活性的染料模型,研究了Pd的掺杂量对BaV2O6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实验表明,Pd的掺杂对光催化活性影响很大,当w(PdO)为1.8%时光催化效果达到最好,比纯BaV2O6光催化剂提高48%左右。
周丽娜王敏韩德昌张文杰
关键词: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颗粒态有机质和添加植物材料矿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为了解重金属污染对土壤中有机物质和添加植物材料矿化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重金属含量的植物残体进入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后土壤颗粒态有机物质矿化、微生物生物量和颗粒态有机质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和植物残体重金属污染都会减弱颗粒态有机物质和植物材料在土壤中的矿化速率,增加颗粒态有机质对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和颗粒态有机质在土壤中的积累.在植物残体矿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主要与土壤污染程度有关,随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当加入土壤的植物材料重金属含量较低时,中量重金属污染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的呼吸强度;而土壤颗粒态有机质的积累均随土壤或植物残体中重金属的积累而增加,其中植物中重金属积累对其影响更为明显.重金属在土壤颗粒态有机质中的积累可能是土壤有机质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王丽平郑顺安章明奎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矿化
浙江省水稻产地环境镉污染分布及其风险评价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GIS和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分别采集了231、167和309个土壤样品,对浙江省水稻产地1:5万比例尺的南浔区、嵊州市和温岭市土壤Cd进行了空间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南浔区土壤Cd符合平方根正态分布,嵊州市和温岭市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南浔区和温岭市土壤Cd的空间变异较好的符合球状模型,而嵊州市符合指数模型,研究区Cd的块基比均小于25%,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根据污染评价分级标准,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通过kriging插值,得到了研究区土壤Cd的空间分布图和污染评价分级图。分级评价表明,嵊州市有52.4%的土壤受轻污染,南浔区97.8%已受到轻污染,温岭市则是90.7%轻污染之外,还有5.4%土壤严重污染。研究区土壤受人为活动影响增加了Cd含量水平,但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指标,总体来说,研究区环境质量还是符合水稻安全生产要求的。
赵科理刘杏梅徐建明
关键词:地统计学单因子污染指数
Eu/FeVO_4新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被引量:13
2010年
以偏钒酸铵(NH4VO3)、硝酸铁(Fe(NO3)3·9H2O)、硝酸铕(Eu(NO3)3)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Eu/FeVO4新型光催化剂,并利用XRD,SEM,BET,DRS和XPS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Eu/FeVO4仍为三斜型晶体,其晶粒粒径大小未有显著变化;SEM显示掺杂后晶体表面附着较多细小颗粒,其比表面积得到了提高;并且其光吸收性能在200~500nm之间增强。在12w节能灯照射下,以甲基橙的光催化剂降解为模型反应,研究了该新型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发现,与纯FeVO4样品相比,Eu/FeVO4样品光催化活性大幅提高,且当掺杂量为0.5%(质量分数)时,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比纯FeVO4提高24%左右。
王敏王里奥张东李艳张文杰
关键词:光催化甲基橙稀土
Fe_2O_3/FeVO_4新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被引量:11
2009年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新型Fe2O3/FeVO4光催化剂,研究不同Fe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Fe2O3/FeVO4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以甲基橙水溶液为光催化降解对象,考察掺杂后的样品在紫外和可见光作用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Fe/V摩尔比为1.01:1,750℃煅烧4h制得的样品光催化活性最好,较纯FeVO4提高19%左右。实验确定了样品光催化甲基橙溶液的最佳投加量为4g/L,100min内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达到82%。同时样品具有很好的重复利用性,循环使用5次后,样品的光催化效率仍能保持在80%左右。
王敏王里奥周丽娜张文杰
关键词:光催化剂甲基橙溶液液相沉淀法
农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被引量:52
2010年
以浙江乐清市乐成镇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壤中有效态Fe、Mn、Cu、Zn和B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土壤中微量元素Fe、Mn、B含量属于中等变异,Cu、Zn属于强变异。描述空间变异的半方差函数分析表明,Fe、Zn和B的最适模型是球状模型,Mn为指数模型,Cu为线性模型;Fe、Mn、Zn和B的块基比均小于25%,表明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u的块基比大于75%,表明Cu含量具有较弱的空间相关性。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由东部向西部递减的趋势,其中Fe、Mn和B明显表现出连续分布的特点,Cu、Zn的分布没有明显的规律。土壤类型对Mn、Cu的含量有着显著影响,水稻土中Mn、Cu的含量显著高于红壤;土壤养分和微量元素的相关性分析可知,Fe与土壤pH、OM、全氮、碱解氮以及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Mn、B与pH、速效磷和速效钾之间有显著或者极显著的相关性,Cu仅与速效钾显著相关,Zn的含量受土壤养分的影响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郭军玲吴士文金辉卢升高
关键词:微量元素地统计学
Ag^+掺杂FeV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了银(Ag+)掺杂钒酸铁(FeVO4)光催化剂。采用XRD、SEM、EDS、BET和XPS等手段对样品的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并以甲基橙为目标降解物,考察了催化剂在节能灯照射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g的掺杂没有改变FeVO4晶型,但引起了晶格畸变和膨胀。适量Ag的掺杂可提高FeVO4的光催化性能,在所进行实验的条件下,钒酸银最佳掺杂量为1%(质量分数)时,掺杂后的Fe-VO4对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较未掺杂前提高21%左右。
王敏王里奥储刚孙玉凤张文杰
关键词:光催化银掺杂甲基橙溶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