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7AA10Z337) 作品数:10 被引量:132 H指数:6 相关作者: 孙培龙 邵平 何晋浙 张安强 姜慧燕 更多>> 相关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科技学院 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化学工程 农业科学 更多>>
猴头菌子实体寡糖的提取分离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4 2010年 食用菌寡糖是天然寡糖的重要来源之一,文中通过水提醇沉去多糖法获得粗寡糖,再经阴离子交换层析(DEAESepharose F F)和凝胶过滤层析(Bio-GelP-2)对粗寡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种猴头菌寡糖——水溶性寡糖HEOF-W-B和盐溶性寡糖HEOF-0.1。后经乙酰化分析,结合ESI-MS和GC-MS等技术,确定HEOF-W-B是一种分子质量为414u,由3个阿拉伯糖组成的寡糖。 张安强 蒋忠平 何晋浙 孙培龙关键词:猴头菌 寡糖 灵芝多糖结构及其组成研究 被引量:37 2010年 采用沸水回流法从赤灵芝子实体中提取多糖,经Sevage法除蛋白,乙醇沉淀,离心、流水透析、浓缩、冻干后得灵芝多糖,单糖经乙酰化处理进行外标法定量,并利用苯酚-硫酸法、紫外、红外及X衍射光谱法、凝胶分子排阻色谱-蒸发散射检测器法、气相和气质谱色谱法进行多糖组分、含量、结构和分子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灵芝多糖为米黄色,得率为2%左右,其含量≥43%,红外光谱显示灵芝多糖结构主要为β-糖甘键连接的吡喃型葡聚糖,其多糖的主要单糖组分为葡萄糖,含量为89%左右,并含有其他少量的单糖组分D-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半乳糖。其多糖主要为同均糖,多糖为非晶型结构,分子量主要分布在8×10^4~2×10^5之间,分子质量主要为2×10^5的生物大分子。 何晋浙 邵平 倪慧东 柴能杰 孙培龙关键词:灵芝多糖 分子量 径向流色谱模型及其在灵芝多糖脱蛋白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1年 建立了径向流色谱数学模型,应用MATLAB仿真软件讨论了体积流速和色谱柱高对流出曲线和柱效的影响;应用数学模型指导试验操作参数选择,将径向流色谱应用于灵芝多糖脱除蛋白质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体积流速F(mL·min-1)和色谱柱高h(cm)的比值(F/h)需要达到10时柱效才会稳定并且高效;且当F/h为定值时,柱效保持不变,因此,径向流色谱体积流速可随柱高进行线性放大。通过验证试验,模型值与试验值最大误差低于8.8%。根据模型指导及试验设备,确定在F/h=10的情况下,径向流色谱脱除灵芝多糖蛋白质试验的体积流速为50 mL·min-1;径向流色谱蛋白脱除率及多糖回收率比传统化学方法分别高出38.2%和30.5%。论文工作为径向流色谱的线性放大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灵芝多糖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林炳谊 邵平 胡灵 姜慧燕 孙培龙关键词:数学模型 灵芝多糖 灵芝多糖的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47 2010年 采用沸水回流法从灵芝子实体中提取多糖,经Sevage法除蛋白,乙醇沉淀,离心、透析、膜分离,浓缩、冻干后得灵芝多糖。经HIO4氧化、Smith降解及甲基化反应,并利用多糖及刚果红混合液在碱性溶液中的波长的红移变化,通过UV-VIS,IR,GC,GC-MS,NMR对灵芝水提多糖的结构特征及三螺旋体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灵芝多糖含有三螺旋体构型,GC-MS分析灵芝多糖的主要单糖组分为葡萄糖,还有少量的半乳糖、甘露糖、木糖和艾杜糖,IR及1HNMR分析多糖为β-构型,HIO4氧化、Smith降解和甲基化分析表明:多糖主要为(1→3)糖苷键连接构型,并伴有少量的1→6位支链键连接的结构,灵芝多糖是由D-葡萄糖单元通过β-(1→3)糖苷键连接葡聚多糖,其主要构型特征为(1→3)β-D-线性连接的骨架结构。 何晋浙 邵平 孟祥河 孙培龙关键词:灵芝多糖 结构特征 Β-葡聚糖 径向流色谱脱除灵芝多糖中蛋白质和色素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2011年 径向流色谱是一种新型色谱分离纯化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文中利用径向流色谱法对灵芝粗多糖进行纯化,以脱除其中的蛋白质和色素。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确定了纯化过程的最优化条件:上样流速2 mL/min,洗脱流速40 mL/min,上样量100 mL。在此条件下,蛋白脱除率、色素脱除率和多糖回收率分别达到80.35%、88.52%、85.06%。径向流色谱法与Sevag法、三氯乙酸法、活性炭法及双氧水法等传统化学方法比较的结果表明:径向流色谱脱蛋白、脱色及多糖保留效果均优于其他方法,且在处理过程中未使用有机试剂,突出了径向流色谱法高效、经济、安全、环保等优势。 姜慧燕 孙培龙 邵平关键词:脱蛋白 脱色 径向流色谱分离技术原理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7 2009年 径向流色谱法是一种新型色谱分离纯化技术,采用径向流动特殊设计,在生物、食品领域应用逐渐广泛,与传统的轴向色谱相比,该方法具有流速高、操作压力低、线性放大容易及样品处理量大等突出优势。本文针对径向流色谱分离技术原理和特点作了详细论述,并简介了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姜慧燕 邵平 孙培龙酶法提取食药用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08年 阐明酶法提取食药用菌多糖的原理,通过列举实例介绍单一酶法、复合酶法、超声波酶法提取多糖的提取技术。通过与常规的其他提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前景。 郑丹 孙培龙 邵平 张安强关键词:多糖 酶法 灵芝红外光谱的特征峰研究 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红外光谱法及双指标序列法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灵芝进行红外光谱的特征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的绝大多数灵芝红外光谱具有相似的特征峰,其共有峰率可达到91.67%以上,但菌丝体品种其共有峰率达到52.94%~58.82%之间,变异峰率可达29.41%~66.67%之间,主要变异峰在指纹图谱区域1460.9~1423.7cm-1之间出现阶梯峰。灵芝红外光谱明显的特征峰主要显示为多糖的特征峰型并伴有蛋白质谱带。在3377.8~3396.5cm-1处有明显的宽而强的吸收峰,在2924.2~2925.1cm-1有小肩峰,在1635.8~1650.3cm-1处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峰,在1372.5~1375.2cm-1处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峰,在1074.8~1075.3和1043.2~1045.2cm-1处有很强的吸收分叉尖峰,在指纹图谱区域891.0~894.8cm-1处有明显的弱峰。在指纹图谱区域563.10~574.7cm-1有中等强度的吸收峰。 何晋浙 邵平 孙培龙关键词:灵芝 红外光谱 桑黄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对桑黄子实体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对桑黄多糖的结构进行解析,为桑黄多糖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桑黄子实体经水提、醇沉、冷冻干燥得水溶性多糖,经DEAE-Sepharose FastFlow离子柱和Sephacry lS-400 High Resolution凝胶柱进行分离纯化得纯多糖PBF6,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气相色谱、气质联用、核磁共振等技术分析桑黄多糖PBF6的结构。结果:桑黄多糖PBF6分子量为3.23×105u,不含蛋白质和核酸,糖组成研究表明PBF6仅含有葡萄糖,以1,6和1,3连接2种形式存在,其摩尔比为1:2,主链结构为→3)-β-D-Glcp-(1→3)-β-D-Glcp-(1→6)-β-D-Glcp-(1→。结论:PBF6是一种葡聚糖,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 葛青 毛建卫 张安强 孙培龙关键词:多糖 分离纯化 核磁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