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IMM1203ZZ-03)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郭跃伟黄才国贾睿刘海利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两种中国南海海绵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对采自中国南海的两种海绵(Petrosia sp.和Haliclona sp.)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综合利用各种层析技术(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从中分离纯化出14个化合物,并利用波谱技术(IR、UV、NMR)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从石海绵(Petrosia sp.)中分离的化合物为:3-isocyanotheonellin(1)、theonellin isothiocyanate(2)、theonellin amine(3)、theonellin formamide(4)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5);从蜂海绵(Haliclona sp.)中分离的化合物为:renierol(6)、isoquinolinequinones mimosamycin(7)、胆甾醇(8)、麦角甾醇(9)、(24R)-ergosta-7,22-diene-3β,5β,6β-triol(10)、5α,8α-epidioxycholest-6-en-3β-ol(11)、胸苷(12)、胞苷(13)、鲨烯(14)及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5)。在对化合物进行广泛的生物活性筛选时发现:化合物6能有效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化合物1~7,9~10,14是首次从该两种海绵中分离得到。
- 贾睿郭跃伟黄才国
- 关键词:海绵化学成分生物活性黄嘌呤氧化酶
- 泽漆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对泽漆脂溶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将泽漆用95%乙醇渗漉提取后再用石油醚萃取得到脂溶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其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从泽漆中共分离鉴定出24种成分,占流出峰总面积的87.93%。主要成分依次为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1.84%)、棕榈酸(15.79%)、羽扇豆醇(10.91%)、乙酸羽扇醇酯(10.51%)、棕榈酸乙酯(7.35%)、羽扇烯酮(4.20%)和β-谷甾醇(3.14%)。结论为进一步探讨泽漆药理作用及合理利用该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 徐晶张在龙刘海利郭跃伟
- 关键词:泽漆脂溶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