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900974)
- 作品数:2 被引量:33H指数:2
- 相关作者:肖长城吴俊张绍铃姚改芳刘军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不同红梨品种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特征分析被引量:21
- 2014年
- 为了探讨不同红梨品种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特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7个红梨品种成熟期梨果皮中花色素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成熟期梨红色果皮中花色素苷主要由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芍药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葡萄糖苷组成。其中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含量最高,占花色素苷总量的66.37%,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苷分别占总花色素苷的11.43%和9.70%,而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与芍药素-3-葡萄糖苷的含量较少。西洋梨、白梨、秋子梨中以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芍药素-3-半乳糖苷为主,分别占花色素苷总量的72.72%和16.04%;而砂梨主要以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和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为主,分别占花色素苷总量的59.66%和22.08%。结论:矢车菊素-3-半乳糖苷是梨花色素苷的最主要成分。不同栽培种的红梨花色素苷组分存在差异。通过综合评价,筛选出优异红皮梨品种,如秋子梨的‘官红宵’,白梨的‘洋红宵’,砂梨的‘弥渡玉梨’‘弥渡红梨’和‘丽江甜中古’,以及杂交品种‘八月红’‘红香酥’等。
- 肖长城李甲明姚改芳刘军胡红菊曹玉芬张绍铃吴俊
- 关键词:花色素苷主成分分析
- 早红考密斯及其芽变果实中花青素含量与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以西洋梨早红考密斯及其绿色芽变果实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期间果皮色泽、花青苷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1)早红考密斯果皮色泽从成熟前的暗红色逐渐变为成熟时的浅红色,并在色泽分布不均匀的地方显出黄色底色,色泽指数(a*)值从花后45 d的16.4降低到成熟时的7.4,降低54.9%;花青苷含量从成熟前的258.4μg?g-1降到成熟时的118.3μg?g-1;早红考密斯果皮色泽和果皮花青苷含量具有密切的相关性.(2)早红考密斯的绿色芽变在果实发育的前期检测不到花青苷,发育后期果实向阳部出现浅红晕,但花青苷含量极低,与亲本差异极显著.(3)果实发育期间,两品种间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变化趋势相似,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早红考密斯的活性总体低于其绿色芽变;两品种查耳酮异构酶(CHI)活性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在前期绿色芽变的CHI活性高于其亲本,后期低于亲本;类黄酮3-O-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活性在两品种间的差异较大,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早红考密斯的UFGT活性远高于其绿色芽变.研究表明,早红考密斯果皮色泽变化主要由花青苷的含量不同引起;PAL和CHI不是绿色芽变的直接原因;UFGT与花青苷合成密切相关,绿色芽变果皮中UFGT活性显著降低.
- 黄文江张绍铃肖长城张全军秦改花吴俊
- 关键词:芽变果实花青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