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7422-003)

作品数:16 被引量:80H指数:5
相关作者:贾瑞宝李梅刘建广张克峰于衍真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建筑大学济南市供排水监测中心济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引黄水库
  • 4篇藻类
  • 4篇水厂
  • 3篇引黄水库水
  • 3篇预氧化
  • 3篇水库水
  • 3篇气浮
  • 3篇滤池
  • 3篇活性炭
  • 3篇给水
  • 3篇给水厂
  • 3篇臭氧
  • 2篇饮用水
  • 2篇水处理
  • 2篇曝气
  • 2篇污染
  • 2篇锰酸钾
  • 2篇高藻
  • 2篇高锰酸钾
  • 1篇低温低浊

机构

  • 9篇山东建筑大学
  • 8篇济南市供排水...
  • 4篇济南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城市建设...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济南泓泉制水...
  • 1篇济南市房屋建...

作者

  • 7篇贾瑞宝
  • 3篇李梅
  • 3篇张克峰
  • 3篇刘建广
  • 3篇于衍真
  • 2篇刘汝鹏
  • 2篇李莹
  • 2篇刘思全
  • 2篇王全勇
  • 2篇宋武昌
  • 2篇李力
  • 2篇杨晓亮
  • 2篇孙韶华
  • 2篇由振华
  • 2篇田珍
  • 2篇杜红梅
  • 1篇王鑫
  • 1篇王静
  • 1篇程磊
  • 1篇刘雷

传媒

  • 5篇山东建筑大学...
  • 2篇给水排水
  • 2篇城镇供水
  • 2篇水科学与工程...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砖瓦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供水技术

年份

  • 5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曝气池内气液两相流CFD模拟及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生物流化池是微污染水源水生物预处理的核心处理构筑物,载体在池内的流化效果是工艺运行的关键,而曝气作用对曝气池中气液两相分布及其流动规律的影响又至关重要。本研究运用CFD软件对曝气池内气液两相流动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比较了相同的曝气管间距不同的曝气强度情况下气相体积分数、气液两相流场速度以及曝气池内气液两相的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本文所模拟的工况下曝气管间距一定,曝气强度越大,曝气池内的含气率越高。考虑到能耗的因素,当曝气强度是4.5m3/(m2.h)时具有最佳的效果。
张从菊王双凤王远成刘建广贾瑞宝
关键词:曝气池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曝气强度
HPLC-MS法分离与表征微囊藻毒素
2011年
蓝藻水华对淡水湖泊的污染近年来逐渐加剧,其释放的主要有害物质为微囊藻毒素。藻毒素异构体的分离与制备研究对供水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滇池蓝藻中提取了微囊藻毒素的几种常见异构体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手段对各异构体进行了分离。探讨了不同色谱条件对分离结果的影响,其中的5种异构体得到了很好地分离,使用HPLC-MS对3种含量较多的异构体进行了表征。
陈永芳刘思全王立国贾瑞宝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高效液相色谱
引黄水库藻类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被引量:3
2012年
黄河下游的引黄水库普遍存在原水中藻类过量繁殖、藻毒素的释放和胞内有机物释放等问题。鹊山引黄水库的水质连续检测表明,叶绿素α值随着气温升高持续增长,7~8月份叶绿素α值达到20μg/L,受藻污染比较严重。针对引黄水库高藻问题,分别对混凝沉淀法、化学法、物理法、生物法等除藻方法以及藻类监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对高藻水库水体的处理提供参考。
徐兴礼宋涛曹向华李莹杜红梅
关键词:高藻水除藻技术
浮沉池技术在低温低浊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东北地区低温低浊的地表水难以净化处理,而且地表水的水质在一年之中变化很大,采用常规的处理工艺很难达到新的水质标准。集气浮和沉淀于一体的浮沉池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介绍了浮沉池运行的原理、构造和工艺特点,总结了浮沉池的应用实例及运行效果,并指出了浮沉池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跑矾花、排泥差等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针对具体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田珍李梅由振华张克峰
关键词:浮沉池低温低浊气浮
UBAF预处理微污染水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UBAF)对微污染水预处理进行研究。研究表明:UBAF对微污染水的预处理有良好的效果;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0min,气水比为1∶1,水温在20~30℃条件下,当进水氨氮为5.5~12mg/L时,UBAF对氨氮的去除率为80%~85%;对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为80%左右;当进水CODMn的浓度为4.5~13.5mg/L时,UBAF对CODMn的去除率达到40%;提高流速,将水力停留时间由30min降至20min时,UBAF对氨氮的去除率由87.7%降至79.5%。
郝兆亮刘建广
关键词:微污染预处理曝气生物滤池氨氮
饮用水水质生物稳定性及其控制措施被引量:5
2011年
配水系统中生物稳定性问题已成为近几年水质安全性研究的热点。然而,我国对其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为此,本文讨论了国际上评价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各种方法,评述了饮用水配水系统中管壁生物膜和悬浮菌的影响因素,总结了饮用水配水系统中管壁生物膜和细菌再生的控制方法。
刘汝鹏曲莹王新伟付成胜王全勇
关键词:饮用水生物稳定性可同化有机碳臭氧-活性炭
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二氧化氯由于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和氧化能力,在原水预氧化和滤后水消毒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二氧化氯的制备,作为氧化剂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应用于滤后水消毒,二氧化氯及其消毒副产物的检测技术,国内外对应用二氧化氯制定的水质标准共五个方面对二氧化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
汤杰于衍真贾瑞宝孙韶华
关键词:二氧化氯预氧化消毒亚氯酸盐氯酸盐
给水厂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生产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针对引黄水库水有机微污染和高藻的水质特点,以济南某引黄水厂为基础,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处理技术进行生产性试验研究,确定O3—BAC深度处理工艺的最佳运行参数,包括臭氧两点投加分配比、臭氧投加量、臭氧接触时间、活性炭层厚度、活性炭空床停留时间等。为该水厂运行及其他类似水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郑洪领刘汝鹏王全勇贾瑞宝
关键词:深度处理引黄水库工艺参数
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在含藻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近年来,我国的水污染情况日益加重,尤其是水体的富营养化现象频繁发生,常规工艺处理很难达到新的饮用水水质标准。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是解决供水水质污染的一条有效的途径,介绍了水体中藻类的危害及去除方法,阐述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预氧化除藻的机理及在水厂中的应用情况,应用表明,使用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后处理效果显著,藻类的去除率可达到80%,提出了高锰酸钾复合药剂在水处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高锰酸钾预氧化技术将会在水处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振华李梅田珍
关键词:高锰酸钾复合药剂高锰酸钾藻类
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处理引黄水库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针对引黄水库水的特点,采用臭氧预氧化强化常规工艺处理引黄水库水。中试研究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能够降低常规工艺出水浊度,改善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同时提高常规工艺对氨氮和藻类的去除率。适宜的臭氧投加量为1~2mg/L,当臭氧投加量为1mg/L时,臭氧预氧化后,滤后水浊度、CODMn、UV254、氨氮和叶绿素a的去除率,与常规工艺相比分别提高了2.7,2.5,7.8,5.2和4.8个百分点。
刘勇贾瑞宝杨晓亮孙韶华
关键词:臭氧预氧化强化混凝引黄水库水藻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