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61015)

作品数:27 被引量:182H指数:8
相关作者:胡江玲楚新正王雯静米娜瓦尔·斯拉吉丁吐尼沙古丽·牙生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伊犁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8篇天文地球
  • 6篇农业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篇绿洲
  • 6篇气候
  • 6篇渭干河-库车...
  • 5篇需水
  • 4篇需水量
  • 4篇土地利用
  • 4篇GIS
  • 3篇地下水
  • 3篇人口
  • 3篇时空变化特征
  • 3篇水量
  • 3篇塔里木河
  • 3篇塔里木河流域
  • 3篇土地利用时空...
  • 3篇年际
  • 3篇年际变化
  • 3篇流域
  • 3篇河流域
  • 2篇新疆人口
  • 2篇生态需水

机构

  • 27篇新疆师范大学
  • 2篇新疆建设职业...
  • 1篇伊犁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阿克苏地区渭...

作者

  • 5篇胡江玲
  • 2篇楚新正
  • 2篇王雯静
  • 1篇满苏尔·沙比...
  • 1篇吐尼沙古丽·...
  • 1篇木巴热克·阿...
  • 1篇武胜利
  • 1篇吐热尼古丽·...
  • 1篇阿里木江阿不...
  • 1篇阿尔斯朗·马...
  • 1篇李艳红
  • 1篇米娜瓦尔·斯...

传媒

  • 10篇干旱区资源与...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干旱区研究
  • 2篇水文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人文地理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水资源保护

年份

  • 4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疆铁路往南延伸对和田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被引量:1
2009年
国家重点工程—南疆铁路二期库尔勒西至喀什段全线通车至今,为带动南疆,特别是为新疆南部铁路沿线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提高南疆地区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强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喀什至和田的南疆铁路延伸段的可行性研究已经完成,并力争在2008年全线开工,2010年建成运营,这标志着喀什至和田的铁路不久也将贯通。在西部大开发关键时期,这一运输动脉的贯通不仅将推进西部能源大区的优势资源转换,同时能进一步加强我国东西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南疆铁路的延伸在改善和田地区交通结构、降低社会经济发展成本、密切与北疆联系、促进全面发展的同时,对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将产生重要和积极的作用。但南疆铁路的延伸对和田经济的发展也将带来一些不确定的消极影响,如本身较脆弱的生态环境更为恶化,丝绸之路、玉石之乡、佛国古城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的消退而造成的重复浪费等。文中研究分析南疆铁路的往南延伸对和田经济发展的影响,为该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吐热尼古丽.阿木提阿里木江阿不来提
关键词:南疆铁路经济发展
近40年来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08年
利用库车、沙雅、新和气象站1961-2000年日照、气温、降水和蒸发观测资料,分析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近40年来日照、气温、降水和蒸发量年际变化、季节变化及特征。结果显示:近40年来年均日照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倾向率为31.64h/10a,减少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冬、夏、秋和春季;近40年来年均气温总体呈增加趋势,增长倾向率约0.17℃/10a,年内冬、秋两季呈上升趋势,春、夏两季呈下降趋势;近40年来年降水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增长倾向率约10.16mm/10a,年内除秋季外,夏、春、冬季降水均呈增长趋势;近40年来年蒸发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少倾向率约149mm/10a,年内蒸发量减少幅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夏、春、秋和冬季。
满苏尔.沙比提胡江玲迪里夏提.司马义
关键词: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气候年际变化
新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07年
基于GIS平台,以新疆各县市统计资料及Landsat TM影像解译得到的3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工作,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1996-2004年土地利用数量、类型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前后2个4年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耕地为先增加后减少,园地和林地则是先减少后增加。在8年尺度上土地利用总的动态特征是,耕地、园地、林地、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8年尺度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61。前4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55,耕地及建设用地的年变化率较大,园地和林地的年变化率较低。后4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38,园地与耕地的年变化率较大,水域和未利用土地的变化率较低,前4年变化程度比后4年明显。最后引入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反映出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政策变动、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市场需求和人口增长是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满苏尔.沙比提楚新正
关键词:土地利用GIS
近40年来塔里木河流域气候及径流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以塔里木河流域的21个气象站和10个水文站1961~2000年观测资料为基础,对塔里木河流域的温度、降水及径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出:(1)20世纪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的年平均气温呈逐年代递增趋势,源流区的年平均气温增高了0.57℃,上游区增高了0.6℃,中游区增高了0.7℃,下游区增高了0.8℃,越往下游方向变暖趋势越明显,并且气温增高幅度逐步加大.(2)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的年降水量也逐年递增,但是与温度的增幅趋势相反,从源流区到下游区,降水增幅逐步减少,源流区平均增加了34.2%,上游区增加了22.0%,中游区增加了15.3%,下游区只增加了6.1%.(3)该流域各源流的出山口径流量除和田河减少外,阿克苏河增加9.04亿m^3,叶尔羌河增加5.51亿m^3,开都河增加9.27亿m^3.(4)该流域源流径流受温度和降水变化的双重影响,源流区的气候变暖和变湿是塔里木河源流径流量增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满苏尔.沙比提楚新正
关键词:气候变化径流变化塔里木河流域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下水盐化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在综合分析大量实测资料和参考资料的基础上,阐明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下水不同埋深的分布面积、盐化特征、化学类型、补排量、含盐量的时空变化及成因。结果显示:(1)在绿洲平原区,地下水埋深3~6m范围最大,占总面积的39.68%;在灌区地下水埋深1~3m范围最大,占53.03%。在绿洲平原区,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g/L范围最大,占总面积的91.98%;在灌区地下水矿化度小于1g/L的范围最大,占94.81%。从pH值来看,pH值7.5~8.0范围之间的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90.25%。(2)冲积洪积扇北部属于淡水带,水化学类型为HCO3—Cl—SO4—Ca—Na;冲积洪积扇中部属于上咸下淡水带,水化学类型为SO4—Cl—Na—Mg;冲积洪积扇南部属于上咸下淡水带,水化学类型为Cl—SO4—Na—Mg。从水质上看,Ⅲ级地下水分布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84.77%,其地下水资源量占61.89%。(3)地下水含盐量在时间尺度上,波动较大,1997、2000、2001年含盐量较高,均为3.7g/L以上,而1998、1999、2006年较低,为3.4g/L左右;在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东部的地下水含盐量高于西部,南部高于北部,东南部高于西北部。(4)可溶性矿物的溶解、地下水水位抬升、强烈的蒸发、降水量的稀少、农业灌溉、化肥的使用是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地下水含盐的主要原因。
满苏尔.沙比提吐尔洪.依明
关键词:绿洲地下水
近16年来新疆耕地与人口变化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1990~2006年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耕地与人口相关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近16年来新疆的耕地变化过程、地域分异特征、耕地与人口相关性变化趋势、以及不同地区耕地与乡村人口相关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近16年来新疆耕地面积呈现波动增加趋势,但增加速度缓慢,不同时段耕地年均递增率呈现高-低-高-低模式,耕地变化地域差异特征明显;利用2006年耕地与对应的乡村人口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耕地面积与乡村人口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990~2006年新疆耕地面积与乡村人口之间的相关性呈正相关,并达到了0.01水平的显著性,且不同地区乡村人口数与耕地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在不同时期差别较大;1990~2006年期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0.0874hm2,年均递减率为1.46%,而劳耕密度呈现增长趋势,净增加0.1926人/hm2,年递增率为0.2754%,在不同时段人均耕地面积及劳耕密度的变化幅度及趋势不同。
吐尼沙古丽.牙生满苏尔.沙比提
关键词:耕地变化地域分异人口
新疆湿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保护被引量:6
2007年
基于GIS平台,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统计出的湿地资源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对新疆1996~2005年湿地资源数量、类型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在10年尺度上湿地资源总的动态特征是: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滩涂湿地、永久积雪及冰川湿地和库塘湿地面积增加,增加面积共46417hm^2,沼泽湿地、稻田湿地和芦苇湿地面积减少,减少面积共12966hm^2。最后引入湿地资源类型相对变化率反映出新疆各地州市湿地资源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克拉玛依市、哈密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湿地资源类型的变化幅度均大于全疆相应的湿地资源类型变化幅度。政策变动、水利工程建设和人口增长是新疆湿地资源变化的主要原因。
满苏尔.沙比提王雯静
关键词:湿地资源环境保护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主要作物不同生育期需水量估算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推荐的模型方法(FAO56),参照毗邻地区的灌溉试验成果和当地群众的灌水经验,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等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水量及需水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作物各生育期需水量的多少,取决于生育期的长短和需水强度;②作物需水量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增加,其空间波动与气温、风速和湿度息息相关;③若根据目前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农业用水所占总水量的实际比例计算,地表水供给量完全满足作物对需水的要求。如果按国际上发展经济用水占河流总水量的比例计算,河道有效来水量只能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若要全部考虑城镇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及农业用水,加上地表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季节变化大,则不能完全满足作物灌溉用水,导致挤占生态用水。
满苏尔.沙比提买买提.阿扎提
关键词:生育期作物需水量水分供需
新疆和田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基于GIS平台,以新疆各县市统计资料及Landsat TM影像解译得到的三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工作,对和田地区1996~2004年土地利用数量、类型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前后2个4年间,和田地区耕地是先增加后减少,草地则是先减少后增加。在8年尺度上土地利用总的动态特征是,园地、草地、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而耕地、林地及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少。8年尺度和田地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21,前4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06,建设用地、耕地及园地的年变化率较大,草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的年变化率较低。后4年和田地区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19,园地与耕地的年变化率较大,林地、水域及未利用土地的变化率较低,后4年变化程度比前4年明显。最后引入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反映出和田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满苏尔.沙比提热合曼.玉素甫
关键词:土地利用GIS
建国以来新疆人口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14
2007年
分析得出,建国以来,新疆人口年均增长率2.79%,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4%,属于人口快速增长地区。各族人口增长率有很大的差距,汉族、回族和满族人口的年均增长率远高于全疆和全国同期的增长水平;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乌孜别克族、达斡尔族人口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低于全疆平均水平;俄罗斯族和塔塔尔族人口逐年减少。新疆人口分布的空间变化规律总体分布趋势为西密东疏,北多南少;冲洪积扇缘绿洲地带多,盆地中心稀少。新疆人口密度明显增加,高值区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低值区的范围在缩小。
满苏尔.沙比提热合曼.玉素甫
关键词:人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