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金(CUGL100413)

作品数:2 被引量:34H指数:2
相关作者:胡斌李方成郭利娜姚文敏郑志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篇地铁
  • 1篇硬岩
  • 1篇有限元
  • 1篇深基坑
  • 1篇深基坑围护
  • 1篇深基坑围护结...
  • 1篇围护
  • 1篇围护结构
  • 1篇武汉地铁
  • 1篇卸荷
  • 1篇卸荷作用
  • 1篇开挖
  • 1篇开挖卸荷
  • 1篇基坑
  • 1篇基坑围护
  • 1篇基坑围护结构
  • 1篇分步开挖
  • 1篇边坡
  • 1篇边坡稳定
  • 1篇边坡稳定性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湖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电力工程...
  • 1篇中交第二公路...

作者

  • 2篇胡斌
  • 1篇郭利娜
  • 1篇余海兵
  • 1篇郑志勇
  • 1篇姚文敏
  • 1篇李方成

传媒

  • 1篇工程勘察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分步开挖卸荷作用下软硬岩互层边坡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以沪蓉高速公路某软硬互层边坡为例,基于开挖卸荷理论,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步开挖卸荷作用对软硬互层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最大不平衡力、最大水平位移值、剪应变最大值随开挖步数的增加累积增大,最大值出现在开挖卸荷面软弱夹层剪出口位置,与开挖量呈正相关关系;每步开挖后瞬间会产生最大不平衡力"尖点",然后逐渐减小接近于零,边坡平衡;塑性区主要分布在软弱夹层位置,拉应力区分布于开挖卸荷面附近以及整体边坡的坡顶面附近20 m以内,且总体拉应力不大,低于灰岩卸荷后的抗拉强度;基于卸荷理论计算得到每步开挖后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比不考虑卸荷对边坡岩体劣化作用的稳定性系数分别降低了0.07、0.08、0.102、0.106。综合分析得出软硬岩互层边坡稳定性的关键问题是开挖卸荷对软弱夹层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边坡面附近的拉应力区,开挖卸荷作用对岩体物理力学性能的劣化程度直接决定着边坡的稳定性。
胡斌姚文敏余海兵郑志勇柯竹兰
关键词:开挖卸荷边坡稳定性
武汉地铁名都站深基坑围护结构水平变形分析与仿真模拟研究被引量:22
2012年
以武汉地铁二号线名都站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借助于著名的岩土工程软件MIDAS/GTS建立了三维工程地质仿真计算模型。根据基坑现场实际开挖情况,采用弹塑性摩尔—库仑本构方程和实际应力与位移边界条件,计算得出了不同施工工序条件下基坑围护结构同一断面对应的基坑围护桩的位移云图和变形曲线,从而对深基坑分步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将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监测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模型和参数的选取及施工阶段的划分是合理的,且计算结果能较好地模拟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变形特性。研究成果对模拟超前开挖基坑并预测其变形特性具有积极的科学性,对下一步施工防护方案的及时修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胡斌郭利娜李方成傅志峰徐海清
关键词:武汉地铁深基坑有限元围护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