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60466001)

作品数:34 被引量:94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全国王毅周雪花荆艳艳李刚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化学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4篇光合细菌
  • 14篇制氢
  • 14篇产氢
  • 5篇厌氧
  • 4篇生物制氢
  • 4篇秸秆
  • 3篇生物质
  • 3篇太阳能
  • 3篇氢能
  • 3篇混合菌
  • 3篇混合菌群
  • 3篇光谱
  • 3篇反应器
  • 2篇氮源
  • 2篇厌氧细菌
  • 2篇玉米秸
  • 2篇玉米秸秆
  • 2篇制氢过程
  • 2篇制氢系统
  • 2篇葡萄糖

机构

  • 36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作者

  • 36篇张全国
  • 19篇王毅
  • 16篇荆艳艳
  • 16篇周雪花
  • 15篇李刚
  • 7篇岳建芝
  • 4篇杨群发
  • 3篇张志萍
  • 3篇师玉忠
  • 3篇安静
  • 3篇张相锋
  • 3篇赵源亮
  • 3篇韩滨旭
  • 3篇杜金宇
  • 3篇尤希凤
  • 3篇赵民善
  • 3篇申翔伟
  • 2篇王素兰
  • 2篇曾凡
  • 2篇胡建军

传媒

  • 13篇太阳能学报
  • 6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生物质化学工...
  • 2篇河南农业大学...
  • 2篇可再生能源
  • 1篇太阳能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沼气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太阳光谱对光合细菌生长及产氢特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测定了紫色非硫细菌F1、F5、F7、F11,紫色硫细菌S7、S9和绿色硫细菌L6吸收光谱。发现F1、F5、F7、F11具有相似的可见光吸收特性,均在375、490和590nm附近有吸收峰;S7、S9具有相似的吸收特性,在380nm和490nm附近有吸收峰;L6在590nm附近有吸收峰。分别采用中心波长为400、470、540、600、700nm,带宽为100nm的太阳光进行光合细菌的生长和产氢特性试验,发现改变太阳光光照波段,对同一菌株的生长特性和产氢特性均有显著的影响。
张全国师玉忠张军合杨群发周磊
关键词:光合细菌太阳光谱产氢特性
光合产氢细菌优势菌群富集及其产氢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特殊培养基从光照充裕、有机质含量高的猪场粪便排放处的污泥中富集培养光合细菌混合产氢菌群,对该混合菌群的产氢培养基进行优化,并研究混合菌群的产氢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此菌群的最佳产氢培养基配方为:氯化铵0.4g/L,氯化镁0.2g/L,酵母膏0.1g/L,磷酸氢二钾0.5g/L,氯化钠2.0g/L,谷氨酸钠3.5g/L。此菌群以1%的葡萄糖为基质时,产氢时间长达204h,最大产氢量为3.41L/L,最大产氢速率为44.17mL/(L.h),最高氢气含量为46.73%,具有工业化应用价值。
韩滨旭王毅曾凡张全国
关键词:光合细菌培养基氢气
铁离子对光合细菌产氢过程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铁离子溶液研究铁离子对光合细菌制氢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铁离子溶液能有效促进光合产氢细菌的生长和产氢过程,但添加量超过0.45mg/L后则对光合产氢细菌的生长和产氢过程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铁离子溶液的适宜添加范围为0~0.45mg/L。此外,探讨铁离子对光合细菌制氢过程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
陈蕾王毅胡建军张全国
关键词:光合细菌制氢铁离子
太阳能光合生物连续制氢系统的能量平衡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介绍太阳能光合生物连续制氢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依据能量守恒定律提出光合生物连续制氢系统的能量平衡模型及其分析方法,指出该系统的能量有效利用率小于17.5%,进一步从太阳能辐射的光谱耦合技术、高表面积比的光合生物反应器结构、迅速搅拌技术、均匀分散光照技术、光合细菌和藻类生物混合培养技术和微生物浓度优化等方面探索了提高光合生物连续制氢系统能量利用率和节能减耗途径,为推进光合生物制氢技术应用的工业化进程提供科学参考。
周雪花申翔伟李刚荆艳艳张全国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光合细菌能量平衡节能降耗
光合细菌光合作用及固氮酶产氢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光合细菌产氢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生物制氢方式,光合细菌产氢包括细胞的光合作用、固氮作用、碳代谢、氢代谢等过程。文章介绍了光合细菌产氢过程中光合作用与固氮酶产氢作用的机理,论述了近年来光合细菌光合系统结构、光合基因、固氮酶结构、固氮基因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光合细菌光合作用、固氮酶产氢作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毅安静张全国李刚荆艳艳
关键词:光合细菌光合系统固氮基因
光合细菌制氢工艺参数对产热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研究了光合细菌制氢工艺参数对产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温度、接种量、光照度、PSB初期活性和pH值等制氢工艺参数对系统产热量均有明显影响,而且产生较高热量的光合细菌制氢工艺条件为初始温度30℃,光照度2 000~3 000 lx,接种量50%~100%,pH值7.0,PSB初期活性72 h.
张全国申翔伟周雪花王素兰荆艳艳李刚
关键词:光合细菌制氢工艺参数产热量
微波环境下的玉米秸秆碱处理技术对光合制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将微波环境下的碱处理技术应用在秸秆类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及其糖化过程中,研究玉米秸秆粉在微波辐射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微波功率等因素对秸秆类纤维素碱催化水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波辐射作用能有效提高碱催化纤维素水解效果,提高反应温度能提高纤维素转化率,但却降低了葡萄糖的选择性。纤维素水解需要在一定时间下才能水解完全,反应时间过短水解不完全而生成低聚糖,反应时间过长则葡萄糖降解加剧,更多地生成小分子化合物导致葡萄糖选择性下降,并以微波环境下的碱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粉为底物接入光合菌群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生物制氢实验研究,对秸秆类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质制氢技术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杨晋晖张全国岳建芝王毅韩滨旭赵源亮
关键词:微波玉米秸秆水解葡萄糖制氢
光合产氢混合菌群的碳源代谢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以红螺菌科光合产氢混合菌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血清瓶培养实验,研究不同碳源对光合细菌生长和产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能有效利用乙酸和丁酸快速增殖和产氢,其中以乙酸最佳,促使光合产氢混合菌群增殖的最佳乙酸浓度为80mmol/L,最佳产氢浓度为40mmol/L。光合产氢混合菌群利用乳酸增殖产氢的能力较低,而乙醇则对其表现为抑制效应。
张全国张相锋王毅杜金宇荆艳艳
关键词:生物制氢光合细菌混合菌群碳源代谢
光合制氢反应器设计
2010年
光合细菌制氢反应器设计以内置光源多点分布式设计理念为基础,采用折流式结构,满足光合细菌高效产氢对黑暗/光照条件的要求。反应器有效工作容积为5.18 m3,使用太阳能提供光合细菌产氢所需的光照、热能和电能。聚光器将太阳光经聚焦降温处理后由照明光纤导入反应器内部,其有效采光面积为2.7 m2。太阳能真空集热器被用来为反应器提供热能,以维持光合制氢反应所需温度,其采光面积为6 m2,并配备电辅加热设计。为满足夜晚及阴雨天光照需要,采用高亮LED作为辅助光源,并以120 W太阳能电池为其提供电能。
李刚岳建芝周雪花张全国杨群发
关键词:光合细菌制氢反应器
麦秸中温厌氧干发酵技术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研究了麦秸秆中温厌氧干发酵过程中的沼气产量和发酵残留物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及其与发酵条件的相关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沼气产量随着发酵原料中固体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发酵残留物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和发酵原料中固体浓度的关系并不十分明显,但在沼气产量较高的发酵工况下,其发酵残留物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较多,为进一步开发秸秆中温厌氧干发酵技术提供科学参考。
黄俊何予鹏牛俊玲李刘杰张全国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干发酵产气特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