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KS105)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0H指数:6
- 相关作者:浦玉忠薛健飞李萍薛建飞韩一松更多>>
- 相关机构:常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天平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网络虚拟社会中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探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网络虚拟社会中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跟进式培育秉承以人为本、交往实践的理论原则,力图构建集内容、目标、方式、制度为一体的"跟进式"培养模式,即跟进内容,围绕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导可学;跟进目标,服务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转可用;跟进方式,亲近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听可感;跟进制度,保障青年,确保网络虚拟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敬可管。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青年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及理想信念。
- 薛健飞浦玉忠
- 关键词:网络虚拟社会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内涵与基本内容的内在逻辑被引量:4
- 2015年
-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建设的关键之点,其"根本内涵"与"基本内容"的关系解析则是实现理论自信培育与提升的重要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内涵"与"基本内容"之间的关系是"价值核心"与"价值呈现"的关系,"原点"与"维度"的关系,个体、社会与国家内在矛盾与统一的价值诉求关系。这三重关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体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内涵与基本内容的关系,有助于多层次、多角度培育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
- 李萍浦玉忠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基于大学生思想特点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80、90后”当代大学生具有时代性思想特点,切实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事业,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继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建设、拓展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媒介等途径。
- 田轶薛健飞
- 关键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跟进式教育”的逻辑意蕴被引量:1
- 2015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个体、社会与国家内在统一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跟进式教育"之间表现了抽象概念与具体实践之间的逻辑意蕴,反映了抽象概念到具体概念的思维认识过程,体现了价值导引与模式建构的逻辑互动关系。
- 李萍薛建飞浦玉忠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教育
- 地域文化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跟进式”培育研究被引量:16
- 2015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与基础。地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衔接,在凝练地域文化精神、增进地域文化认同、创新地域文化载体与发掘地域文化资源,特别是在挖掘地域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地域榜样文化资源与依托地域文化产业资源中跟进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域培育路径问题的重要途径。
- 浦玉忠
- 关键词:地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被引量:16
- 2016年
- 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文章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出发,探讨了阻碍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因,提出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策略方法,包括增强共享意识、淡化竞争观念、成立资源共享机构、规范收支平衡、强化考评体系,从而为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林凌敏俞鸣晖
-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育资源资源共享
- 新常态视域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方法论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分析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通过精心选拔、搭建平台,挖掘典型、树立榜样,严把关口、择优发展,强强联合、多方合作等工作思路的创新,提高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刘燕平
-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涵界定被引量:5
- 2014年
- 核心价值观的本质是对首位或者本位价值的共识,其特征是统治阶级的主导性,体现了国家社会制度的价值取向;有机结合中的科学性与超知识性,代表了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的方向;尊重差异下的包容性,具有持久开放的解释力;功能的统帅支配性,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内涵是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两者之间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理想性与现实性、方向性与路径性的有机结合。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与标识,"三个倡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范畴与价值区域。
- 李萍浦玉忠薛建飞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公平正义
- “跟进式教育”理念的价值认同机理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深入探究"跟进式教育"理念的价值认同机理,旨在进一步理解其理论的特殊性、科学性及实效性,丰富我国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内涵。其价值认同机理研究从主要哲学渊源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入手,科学分析价值认同的组成要素、逻辑结构及作用机理,从而来印证"跟进式教育"理念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其中,总结过往、批判继承,形成客观实践性、社会交往性及历史助推性,是价值认同机理的理论前提;双向建构、双重整合,形成价值共识场、平等对话场及自我生成场,整合世界文明、整合社会秩序及整合公共空间,是价值认同机理的动力源泉;承认趋同、解构重建,促进和谐共存、社会大同,促使螺旋跃升、面向未来,是价值认同机理的基础保障。
- 薛健飞浦玉忠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大学生培养的实践路径——以制药工程专业为例被引量:6
- 2016年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我国建设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在与国外相关专业进行无缝对接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探讨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促使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进而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朱静
-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大学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