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环境监测基金

作品数:82 被引量:647H指数:14
相关作者:秦宏兵张蓓蓓李旭文顾海东尹燕敏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南京大学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理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色谱
  • 17篇相色谱
  • 14篇污染
  • 13篇质谱
  • 12篇液相色谱
  • 12篇萃取
  • 11篇液相
  • 11篇质谱法
  • 11篇高效液相
  • 1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0篇超高效
  • 10篇超高效液相
  • 10篇超高效液相色...
  • 8篇太湖
  • 8篇串联质谱
  • 7篇PM
  • 7篇超高效液相色...
  • 7篇串联质谱法
  • 6篇固相
  • 5篇溶剂

机构

  • 47篇江苏省环境监...
  • 13篇南京大学
  • 8篇苏州市环境监...
  • 8篇常州市环境监...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4篇江苏省环境科...
  • 4篇南京工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常州大学
  • 2篇江苏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冶金科工...
  • 2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南通市环境监...
  • 2篇江苏省苏力环...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市环境保...

作者

  • 8篇张蓓蓓
  • 8篇秦宏兵
  • 7篇李旭文
  • 7篇顾海东
  • 6篇赵永刚
  • 6篇汤莉莉
  • 6篇尹燕敏
  • 6篇张祥志
  • 6篇汤蕾
  • 6篇茅晶晶
  • 5篇胡冠九
  • 5篇许明君
  • 4篇张璘
  • 4篇程穆宁
  • 4篇崔云霞
  • 4篇高占啟
  • 4篇张咏
  • 4篇章勇
  • 3篇钟声
  • 3篇秦玮

传媒

  • 22篇环境监控与预...
  • 9篇中国环境监测
  • 5篇环境科学与技...
  • 4篇环境监测管理...
  • 3篇理化检验(化...
  • 3篇环境化学
  • 3篇环境科学与管...
  • 3篇环境科技
  • 2篇环境工程
  • 2篇四川环境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分析科学学报
  • 2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化学分析计量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10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1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境监测综合性实验——COD和TOC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2年
环境监测综合性实验以废水中COD和TOC测定实验为基础,研究水质监测指标COD和TOC的相关性,帮助学生加深理解COD和TOC的概念以及联系和区别,也为水环境监测提供数据转化依据。
魏钟波王遵尧刘红玲裴大平
关键词:CODTOC
江苏省空气质量预报准确度及改进方法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介绍了江苏省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系统以及大气重污染预警会商流程,将2015年13个地级市的模式预报、人工预报结果分别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人工预报更准确,PM_(2.5)日均值、臭氧日最大8 h平均值、AQI 3个指标人工预报和实况的相关性分别比模式预报高出12.8%、0.3%、11.4%,平均标准误差(MNE)分别低20.7%、3.1%、23.1%。依据国家空气质量预报技术指南评分办法,对各市2015年全年空气质量级别为"良"时进行评分。通过开展07∶00预报更新,使2015年上半年空气质量预报级别得分平均提高了0.9分,全年级别得分平均提高了2.6分;通过改进模式预报参数,使PM_(2.5)日均预报值、臭氧日最大8 h平均预报值、AQI预报值和实际观测值的相关性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6.0%、5.0%、33.9%,MNE分别降低3.6%、31.3%、7.6%。
张璘张祥志茅晶晶杨雪曹天慧杨金德徐秀莉
关键词:空气质量预报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饮用水源水中磺胺类抗生素被引量:16
2013年
建立了饮用水源水中6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优化了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的相关参数;采用外标法定量,并对实际饮用水源水样品的基体效应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1.0~10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仪器检出限为0.03~0.54μg/L,实际水样的加标回收率60%~75%。该本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外标法定量准确性较好,但实际样品存在一定的基体抑制效应。
秦宏兵顾海东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饮用水源水磺胺类抗生素
新型全氟化合物——全氟烷基磷酸对环境影响的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3年
全氟烷基磷酸是一种新型全氟化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匀染剂、湿润剂和农药中的消泡添加剂等。在美国,基于对其潜在毒性的考虑,美国环境保护总署已禁止全氟烷基磷酸在粮食作物农药中使用。从全氟烷基磷酸的注册使用情况、结构与环境行为、环境介质中的浓度水平和生物暴露毒性等方面分别展开论述,旨在为中国开展该类物质的环境研究提供可借鉴依据。
徐博阳韦斯于红霞
关键词:全氟化合物
2015—2017年江苏省秋、冬季空气质量状况被引量:10
2020年
采用2015—2017年秋、冬季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从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首要污染物、主要污染物浓度分析空气质量现状及特点。结果表明,江苏省秋、冬季空气质量优良(达标)率在60%左右,其中沿海地区空气质量达标率最高(71.1%),西北地区达标率最差(52.2%)。污染日的首要污染物主要为PM 2.5,占比高达91.5%。ρ(PM2.5)/ρ(PM 10)存在地区差异,江苏西北地区扬尘源贡献较大,江苏南部地区的二次颗粒物贡献更明显。ρ(NO2)/ρ(SO2)逐年持续升高,表明大气污染类型从燃煤性污染转变为复合型污染。
王爱平茅晶晶蒋自强
关键词:空气质量
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的氯霉素被引量:6
2013年
建立了固相萃取一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水中痕量的氯霉素残留,该方法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重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在5min内完成对氯霉素的分析,方法检出限为0.2ng/L,空白样品和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6.2%~104%,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的特点。
尹燕敏顾海东秦宏兵
关键词:氯霉素液质联用固相萃取
搅拌棒萃取-液质联用法测定水中痕量烷基酚类化合物被引量:4
2013年
建立了测定水中痕量烷基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以聚二甲基硅烷(PDMS)为涂层的搅拌棒固相萃取技术富集水样中烷基酚类化合物,然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测定。优化了萃取和解析条件。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4-tert-辛基酚、4-壬基酚及4-n-辛基酚3种目标化合物的检出限为1.0~1.6ng/L,实际水样加标回收率为81.4%~112%。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高效、绿色环保等优点。
尹燕敏顾海东秦宏兵周民锋
关键词:烷基酚类化合物液质联用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快速筛查水体中60种有机毒物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online SPE-LC-QTOF)对水体中农药、激素和抗生素等60种有机毒物进行快速筛查、定性识别和准确定量.样品经在线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吸附后,被流动相反冲出萃取小柱,进入C18色谱柱进行分离,正、负离子模式分别扫描测定.结果表明,60种化合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各目标物的方法检出限为0.2—4.8 ng·L-1,在低、中、高的3个添加水平下,各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0.5%—129%,相对标准偏差为1.4%—15.4%.该方法利用自建标准谱库检索,实现有机毒物的快速筛查,并使用二级特征碎片离子进行确证,具有快速高效等优点.太湖流域水体筛查结果阐明了太湖流域新型污染物的分布状况和污染规律.
张蓓蓓胡冠九胡冠九林才勇赵永刚
关键词:农药激素抗生素快速筛查太湖水体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双酚A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痕量双酚A,水样经预处理后,以BEH 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在质谱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测定。方法在0.200μg/L^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2,方法检出限为0.06μg/L,空白及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7.4%~114%,RSD为3.6%~7.4%。
郁蕾尹燕敏顾海东秦宏兵
关键词:双酚A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水质
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法同时测定水中的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被引量:16
2013年
建立了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水中痕量的5种喹诺酮类和6种磺胺类抗生素残留的方法,水样经过固相萃取富集后由液相色谱分离、三重四级杆质谱检测。该方法在8 min内完成对11种目标化合物的分析。喹诺酮类抗生素线性范围为0.5~50μg/L,磺胺类抗生素线性范围为1~1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6次空白加标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喹诺酮类抗生素5.3%~9.0%,磺胺类抗生素4.7%~10.2%。11种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在0.04~0.22 ng/L之间,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2.1%~137%。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可用于地表水中抗生素的检测。
尹燕敏沈颖青顾海东秦宏兵
关键词:喹诺酮类磺胺类液质联用固相萃取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