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4A15)

作品数:15 被引量:285H指数:9
相关作者:赵世新杨爱民甘泓高学平张晨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南水北调
  • 4篇污染
  • 3篇生态
  • 3篇湖泊
  • 2篇地下水
  • 2篇点源
  • 2篇点源污染
  • 2篇生态环境
  • 2篇受水区
  • 2篇水质
  • 2篇水资源
  • 2篇农业
  • 2篇污染负荷
  • 2篇污染负荷分配
  • 2篇流域
  • 2篇南水北调东线
  • 2篇湖泊流域
  • 2篇海河流域
  • 2篇河流域
  • 2篇非点源

机构

  • 9篇中国水利水电...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2篇长江科学院
  • 2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国务院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天津市水利勘...
  • 1篇天津市水利局

作者

  • 4篇赵世新
  • 4篇甘泓
  • 4篇杨爱民
  • 3篇张晨
  • 3篇张璐
  • 3篇高学平
  • 2篇朱晓春
  • 2篇肖伟华
  • 2篇吴赛男
  • 2篇唐克旺
  • 2篇刘江侠
  • 2篇汪林
  • 2篇王浩
  • 1篇刘丹
  • 1篇黄薇
  • 1篇涂向阳
  • 1篇王芳
  • 1篇刘思清
  • 1篇陈进
  • 1篇何力

传媒

  • 4篇水利学报
  • 3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化工进展
  • 1篇海河水利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沈阳市水生态问题定量研究
2010年
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主要技术手段,配合实地调查验证、文献资料收集、调查表、监测等多种技术方法,对沈阳市水生态问题进行了系统调查与定量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沈阳市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部分主要河流及其支流断流,湿地总面积比1979年增加了50.86%,但北部呈萎缩趋势,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辖区内绝大多数河流为Ⅴ类和劣Ⅴ类水质,且很多河段已丧失天然河流的生态功能。
吴赛男杨爱民张璐唐克旺
关键词:水生态水土流失水环境污染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水文分区被引量:5
2009年
选取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受水区为研究对象,以受水区涉及的112座县级市(区、县城)为单元,进行生态水文分区。根据受水区的生态水文特征,建立生态水文分区的指标体系值数据库。经过SPSS聚类分析,共分为5个生态水文区。系统分析了各生态水文区的生态水文特征,尤其是对表征地下水超采严重程度的指标——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重点分析。分区结果可为深入进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生态影响评估及水资源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张璐杨爱民吴赛男甘泓
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下水生态影响
河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被引量:71
2009年
考虑反映河流系统的动力状况、水质状况、河流地貌和生物指标状况、河流服务状况等4个方面,构建了河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体系。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的河流健康状况多层次评价模型,给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标准和权重。以海河三岔口河段为例,应用已建的河流系统健康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河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定量地从各层次分项指标和总体角度反映河流健康状况,可为河流管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提供技术支持。
高学平赵世新张晨涂向阳
关键词:河流系统
海河流域南水北调受水区农业资源性节水模式初探被引量:1
2010年
提出了农业资源性节水和农业资源性节水模式的概念,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海河流域开展农业资源性节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根据受水区农业供水水源和种植结构特点,将海河流域南水北调受水区划分为京津廊平原区、河北省山前平原区、黑龙港运东地区、豫北鲁北引黄灌溉区4个区。根据各分区特点,构建了分区的资源性节水模式。
朱晓春运新宝刘江侠顾新洲
关键词:南水北调海河流域
中国生态水文分区被引量:49
2008年
在综合分析生态分区、水文分区、综合自然分区与水资源分区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并界定了生态水文分区的概念。根据我国不同流域或区域的生态水文特征,提出了生态水文分区的原则,建立了生态水文分区的指标体系。以水资源三级区为单元,采用定性与定量的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全国划分为3个生态水文大区、36个生态水文区,并提出了各生态水文一级区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准则,旨在为合理确定不同流域或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及河道外生态需水的计算方法和标准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杨爱民唐克旺王浩程金花
关键词:生态需水生态分区水文分区
以氯离子为例的北大港水库水质调控技术被引量:14
2012年
针对南水北调配套水库——北大港水库水质咸化问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应用EFDC三维水动力水质模型形成水库水质模拟技术,调控水库运行方式,提高水库蓄水利用率.以氯离子为模拟指标,通过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比较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将北大港水库分为主库区和辅库区两部分,利用该模拟技术调控水库运行方式,对水库3种典型蓄供水方案进行水质模拟研究,探讨底泥氯离子释放对水质的影响,指出主辅库联合调度为较优的调控方案.该套水库水质模拟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南水北调配套水库.
张晨高学平朱慧芳赵世新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水质安全北大港水库
湖泊流域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分配方法研究及应用
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湖泊流域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物的边际成本函数,并采用适当的折算因子将其转化为以污染物削减量为决策变量的边际成本函数,在此基础上,以总边际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对点源和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分配,并...
庞莹莹; 肖伟华; 秦大庸; 左其亭;
关键词:污染负荷分配点源非点源湖泊流域
文献传递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环境效益评估被引量:28
2011年
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涉及的89个县(市、区)为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法,根据受水区的生态水文特征,将受水区分为5个生态水文区。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提出调水为受水区生态保育措施、城市绿地与湿地生态系统带来的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评估方法,计算出调水能够为受水区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总价值量为62.33亿元,其中生态保育措施、城市绿地与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量分别为0.41亿元、37.67亿元和24.25亿元。研究结果可为制定南水北调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及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
杨爱民张璐甘泓王浩
关键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生态环境效益价值量水资源管理
菲降解菌巨大芽孢杆菌在土壤中的运移规律
2013年
首先以能够降解多环芳烃菲的巨大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对流、水动力弥散、吸附解吸与微生物的生长衰亡,确定其在饱和土壤中迁移的模型,并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了试验测定和求解。微生物在土壤表面的吸附特性对其在土壤中迁移具有决定性影响,所有影响微生物表面特性的理化因素都将影响该过程。通过对6种微生物表面特性参数与吸附-解吸常数的测定、计算与回归,得到微生物自身物理性质对吸附影响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电位、形状系数、粒径,微生物自身物理性质对解吸影响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形状系数、电位、粒径。回归结果说明微生物表面参数与吸附-解吸参数有密切关系,在进行理论解释的基础上建立数学关系,寻找某类微生物的通用迁移方程是可能的。
耿婧于少云寇尧周延
关键词:巨大芽孢杆菌
对田间农业节水水平评价方法的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文中归纳了各种反映农业节水水平的指标体系,分析了各指标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并以数学解析方法,描述了主要指标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及基本线型。通过推求灌溉水的水分生产率一边际产量关系曲线(Z1曲线)的最大值,确定符合农业节水要求的产量闽值下限和定额闽值下限,即基准产量和参考定额;以Z1曲线为基础,叠加节灌粮食产量~产量期望值关系曲线(Z2曲线)形成Z曲线,通过推求其极值,确定符合农业节水要求的定额阈值上限和产量阈值上限,即基准定额和参考产量。根据这种方法,可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通过定量计算,对一个区域进行定性节水水平评价。
刘思清刘江侠朱晓春
关键词:农业节水水分生产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