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春晖计划”(Z2010078)
- 作品数:23 被引量:70H指数:5
- 相关作者:刘玉萍苏旭拉本吴学明陈克龙更多>>
- 相关机构: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大学解放军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青海省野薄荷生物学特性及资源储量的研究
- 2011年
- 野薄荷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药用植物,全草可以入药,其中地上部分所含的挥发油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同时,野薄荷由于花期长、泌蜜丰富、诱蜂力强、以及气香株色绿和宿根草本等原因,故也是一种较好的蜜源和花卉植物。但由于过渡开采,使得该野生植物资源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这对于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及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都是不利的。采用野外定点法、最小样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分别对青海省野薄荷的植物学特性、群落数量特征和资源量进行研究,并计算野薄荷的资源储量,旨在为青海省野薄荷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刘玉萍苏旭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资源储量
- 根据外部形态特征试论披碱草属3组植物间的系统关系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对披碱草属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种类外部形态的观察,总结了3组植物外部形态特征的异同,探讨了形态学特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根据3组植物外部形态性状—花序、小穗、小花、以及内稃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各组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结果表明:小颖组最原始,宽颖组较进化,长颖组最高级;小颖组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宽颖组,并在宽颖组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长颖组。此外,本文对披碱草属参试种的系统关系也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结果显示圆锥披碱草最原始,墨西哥披碱草最进化,其余参试种居于两者之间。上述研究工作为整个披碱草属系统与进化方面的探讨提供了形态学方面的理论证据。
- 苏旭刘玉萍杨淳彬柯君拉本
- 青海湖畔3种盐生植物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被引量:3
- 2013年
- 为揭示青藏高原地区盐生植物的光合生理特性,采用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法对自然生长于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rina L.)和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 Laxm.)的光合生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000~2400ds.cm-1盐浓度范围内,3种盐生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光补偿点均与盐胁迫强度成负相关,而光饱和点则随盐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青海湖畔3种典型盐生植物形成的上述光合生理指标变化是对高原盐生环境的高度适应,是青藏高原特殊生态条件长期胁迫的结果。
- 拉本苏旭刘玉萍
- 关键词:盐生植物光合生理指标
- 小麦族植物的分类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被引量:10
- 2013年
- 小麦族(Triticeae)是禾本科、早熟禾亚科中一个有重要经济价值、以多年生植物占优势的族,族内绝大多数种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畜牧业上的优良牧草,饲用价值极高,有些种类具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是农牧业上良种繁育、牧草利用的重要基因资源。但该族同时又是分类学上的一个疑难族,各学者对族内系统分类意见不一、争议颇大,尤其在族的界限、族下类群划分以及类群演化关系上问题较多,至今尚未解决。查阅了国内外分类学文献,探讨其分类差异以及存在问题,为充分开发利用中国丰富的小麦族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 刘玉萍苏旭陈克龙拉本柯君
- 关键词:禾本科小麦族
- 披碱草属植物的分类现状及主要存在的问题被引量:6
- 2014年
- 披碱草属是禾本科、小麦族的一个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属,其属内绝大多数种类是畜牧业上的优良牧草,饲用价值极高,有些种类具有耐寒、耐旱、耐碱等特性,是农牧业上良种繁育、牧草利用的重要基因资源;但该属同时又是分类学上的一个疑难属,其属内系统分类各学者意见不一、争议颇大,尤其在属的界限、属下类群划分、以及类群演化关系上问题较多,至今尚未解决.本研究查阅了国内外分类学文献,探讨其分类差异以及存在问题,为充分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披碱草属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 刘玉萍拉本苏旭陈克龙李兆孟
- 关键词:禾本科小麦族披碱草属
- 青藏高原东北部龙葵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龙葵是中国一种珍贵药用植物,青海省是其主要分布区。针对龙葵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对其人工引种栽培过程中种子发芽率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龙葵的栽培和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自然状态下龙葵种子萌发率低;经人工后熟、低温、温汤浸种、KNO3和GA3处理后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
- 苏旭刘玉萍
- 关键词:青藏高原人工栽培萌发率
- 根据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试论披碱草属(禾本科)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间的系统关系被引量:5
- 2012年
- 观察了披碱草属中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主要代表种的叶表皮形态学特征,总结了3组植物叶表皮结构的异同,探讨了叶表皮特征的分类学意义。同时,根据3组植物叶表皮性状的演化趋势,分析了各组的演化关系和系统位置。结果表明,小颖组最原始,宽颖组较进化,长颖组最高级;小颖组可能直接派生了较进化的宽颖组,并在宽颖组的基础上进而产生了最高级的长颖组。小颖组、宽颖组和长颖组的这一系统关系与利用外部形态特征所获得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
- 苏旭刘玉萍陈克龙
- 关键词:叶表皮
- 柴达木盆地莜麦灌溉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应用统计学方法定量研究了青海莜麦一号在柴达木盆地种植过程中不同产量水平下生产1 kg籽粒的需水量、总需水量和阶段需水量,以探讨莜麦不同产量水平与需水量的关系、以及高产的科学灌溉措施。结果表明,要取得7000~9000 kg的高产水平,主要不在于提高单位面积的灌水量,而应在基本满足对水分需求的基础上,把改进耕作措施、增施肥料以及提高灌溉技术等放在首位;苗期灌溉最好是在二叶一心时期,中期在雌雄蕊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覆盖器官分化期灌拔节水效果都较好,后期一般在灌好扬花水的基础上、灌透建库水。
- 苏旭刘玉萍吴学明
- 关键词:灌溉柴达木盆地
- 青海省药用植物龙葵栽培前后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被引量:1
- 2013年
- 利用常规抗性生理指标测定方法对青海省药用植物龙葵栽培前后抗氧化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①野生龙葵的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高于栽培的,其中野生和栽培龙葵中SOD和POD活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CAT活性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②野生龙葵中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栽培的;③野生龙葵叶片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栽培的,而前者果实中的蛋白质含量则极显著低于栽培中的。研究表明,栽培前后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是青藏高原低温、低气压、强辐射等多种逆境生态因子长期作用的结果,是植物对生态环境的一种生理性适应。
- 苏旭刘玉萍廉海霞吴学明
- 关键词:野生栽培抗性生理
- 青海省药用植物龙葵栽培前后光合特性的比较被引量:5
- 2013年
-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地区药用植物龙葵栽培前后的光合生理特性,本文采用常规光合指标测定方法对青海省药用植物龙葵栽培前后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野生龙葵的Chla、Chlb和Chlt含量低于栽培龙葵的,其中两者Chla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Chlb和Chlt含量间差异极显著(P<0.01);(2)野生龙葵的Car、Chla/Chlb、Car/Chlt则明显高于栽培的,其中Car、Chla/Chlb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Car/Chlt间差异不显著(P>0.05);(3)野生和栽培龙葵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类型均为双峰曲线型,但总体趋势表现为野生龙葵的低于栽培龙葵的;(4)相关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与Pn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Pn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细胞间隙CO2浓度、气温与P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瞬时水分利用效率与Pn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研究表明,栽培前后抗性生理指标的变化是青藏高原低温、低气压、强辐射等多种逆境生态因子长期作用的结果,是植物对生态环境的一种生理性适应。
- 苏旭刘玉萍廉海霞吴学明
- 关键词:栽培光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