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08)

作品数:2 被引量:9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平星樊杰梁育填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碳排放
  • 1篇中国能源
  • 1篇中国能源消费
  • 1篇能源
  • 1篇能源消费
  • 1篇终端消费
  • 1篇足迹
  • 1篇外交
  • 1篇环境外交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化
  • 1篇碳足迹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篇樊杰
  • 2篇李平星
  • 1篇梁育填

传媒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个人终端消费导向的碳足迹研究框架——支撑我国环境外交的碳排放研究新思路被引量:51
2010年
碳足迹揭示了终端消费领域人类活动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碳排放研究从生产层面转向消费层面的重要标志。开展碳足迹研究可以揭示人类终端消费活动导致的碳排放以及消费能力、消费结构与碳足迹的关系,并最终服务于我国的环境外交。在分析传统生产层面碳排放研究、总结碳足迹研究最新进展的基础上,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就人类活动进行研究的3大核心命题——"规律、权益、策略"出发,提出了碳足迹研究的基本理念、基本假设和基本判断,总结了相应的原则。最后,对生存型、发展型和奢侈型消费及相应碳排放进行了初步的判断和核算。
樊杰李平星梁育填
关键词:终端消费碳足迹碳排放环境外交
基于城市化的中国能源消费前景分析及对碳排放的相关思考被引量:39
2011年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未来的两大发展趋势。以往对中国未来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的预测大都是从工业化层面出发,忽略了城市化过程导致的生活能源消费的巨大增量。推动城市化进程是提升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基本权利的重要手段;立足城市化进程,保障人均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空间是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基础。从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态势出发,提出了城市化率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提升、贫困人口脱贫等3个核心问题,并就这3个领域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及未来可能导致的能源消费增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其生活能源消费都有大量增长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生产能源消费和生活能源消费两大分类为主体的中国未来能源消费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虽然未来(2010—2050年)生产领域能源消费存在减缓增长甚至趋于稳定的态势,但是由于生活能源的急剧增长,总能源消费量仍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很长的时期内不会出现下降的可能。由于碳排放同能源消费密切相关,因而近期难以依赖能源消费量的下降实现碳排放量的降低。最后指出,我国一方面要积极践行绿色发展,走低碳经济之路;另一方面,在与能源消费密切相关的碳减排及排放空间谈判问题上,应该要有清醒的认识,以数据说话,争取最大利益。
樊杰李平星
关键词:城市化碳排放能源消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