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0827)
- 作品数:16 被引量:37H指数:3
- 相关作者:李发琪艾慧坚王智彪王琦钟明松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电疗“关元穴”对自然围绝经期大鼠卵巢功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电疗"关元穴"对围绝经期大鼠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阴道涂片法筛选围绝经期综合征雌性SD大鼠。选择频率2.5 Hz,强度2 V,连续波,给予大鼠"关元穴"经皮电刺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组织学方法观察卵巢组织学结构变化,计数各级卵泡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电疗"关元穴"(30 min/d或20 min/d),连续刺激10d,能显著提高围绝经期大鼠血清雌激素水平(P<0.05),促进卵巢初级卵泡数量增加(P<0.05)。结论电疗"关元穴"能改变围绝经期综合征大鼠分泌雌激素的功能,影响卵巢卵泡发育。
- 欧洪琼方廖琼翟蓓白晋刁庆春
- 关键词:电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卵巢组织阴道涂片
- 连续高强度聚焦超声与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的生物学效应对比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相同辐照剂量的连续高强度聚焦超声(CHIFU)与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差异,以及占空比对PHIFU生物学效应影响。方法选取12块新鲜离体牛肝组织,采用定点点打方式辐照,设置辐照功率为300W,辐照深度为20mm,脉冲组(PHIFU组)按占空比分为1~5组,占空比及相应辐照时间分别为5%、120s,10%、60s,20%、30s,50%、12s和75%、8s;对照组(CHIFU组)辐照时间设为6s。辐照过程中通过MRI监测各辐照焦点温度,辐照后切开牛肝组织、观察靶区形态,测算坏死体积。结果辐照过程中对照组、脉冲3~5组最高温度分别为(95.60±11.50)℃、(89.60±12.60)℃、(89.90±12.10)℃和(94.10±9.70)℃,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靶区组织为灰白色凝固性坏死;脉冲1、2组最高温度分别为(53.30±3.90)℃和(56.70±4.10)℃(P>0.05),靶区组织呈空洞状损伤。结论 CHIFU与高占空比PHIFU易形成热效应、造成靶区组织凝固性坏死,低占空比PHIFU主要通过非热效应造成靶区组织空洞状损伤,PHIFU辐照中占空比的大小对组织坏死体积无明显影响。
- 杨含白晋刁庆春龚晓波李发琪
- 猪肝脏灌流对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致热沉积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以离体猪肝脏灌流模型探讨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辐照下血流对热沉积的影响。方法采用pHIFU以定点方式辐照离体再灌注猪肝组织和非再灌注猪肝,辐照功率为80 W,辐照深度20mm,脉冲重复频率为100Hz。占空比为40%、30%、20%,辐照时间均为20s。于每组参数下重复辐照10次,共60个辐照点(再灌注组30个辐照点与非再灌注组30个辐照点)。辐照中使用热电偶测量靶区温度。辐照后即刻采集B超声像图,计算灰度增强区域的面积。辐照结束后,将猪肝切成厚为1~2mm薄片,找出最大损伤所在层面,测量猪肝实际坏死体积。结果各参数辐照下,离体再灌注猪肝中靶区温升均慢于非再灌注猪肝,且平均最高温度低于非灌注猪肝(P<0.05)。辐照后即刻,pHIFU辐照再灌注所致声像图中灰度增强区域的面积小于非再灌注猪肝(P<0.05),但平均灰度变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辐照结束后,pHIFU所致再灌注猪肝中的坏死体积小于非灌注猪肝。结论灌流条件下,血流循环的存在使pHIFU辐照所致血管周围猪肝组织中的热沉积减小。
- 刘芳邹建中艾慧坚焦娇赵欣
- 关键词:灌流肝脏凝固性坏死
- 基于超声散斑的HIFU监控B超图像配准被引量:2
- 2010年
-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系统中B超监控图像由于存在伪像和噪声而很难实现图像配准,给靶区定位带来了困难,基于此,提出利用基于超声散斑的相位相关对B超图像进行配准并验证其可行性。首先,根据超声散斑原理和散斑伪随机性,在Matlab7.0软件环境下,利用基于超声散斑的相位相关对从B超图像中提取出散斑图像进行配准,根据得出的位移值配准对应的B超图像;其次,为了与基于超声散斑的图像配准进行对比,对B超图像进行直接相位相关配准;最后,观察配准结果并进行相似度测定。结果显示,基于超声散斑的相位相关算法能够实现对存在伪像和噪声的B超图像的配准,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鲁棒性,优于对B超图像直接相位相关算法;同时也验证了基于超声散斑配准B超图像的可行性。
- 刘冰赵纯亮王华欧阳挺钟珊珊陈伟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图像配准相位相关
- HIFU辐照离体牛眼晶状体致凝固性坏死出现时间与空化关系的定性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辐照离体牛眼睛所致热凝固性坏死出现的时间与空化的关系。方法:使用自制支架固定牛眼晶状体,使用不同辐照参数(100w-6s、200w-3s、300w-2s、600w-1s)的HIFU辐照离体牛眼晶状体,辐照过程中使用高速摄影系统摄录晶状体中凝固性坏死的形成过程,并用被动空化检测(passive cavitation detection,PCD)系统对辐照中牛眼晶状体中发出的声散射信号(acoustic emissions)进行检测后在LabVIEW开发平台上编程对其量化分析。辐照结束后,观察HIFU致牛眼晶状体中的损伤形态。结果:HIFU辐照牛眼晶状体,都产生了凝固性坏死,且出现的时间不同。100、200、300和600W功率的HIFU辐照中凝固性坏死出现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921、1.109、0.627和0.240 s。辐照结束后,肉眼观察可见牛眼晶状体中形成的凝固性坏死大小和形态类似。除100W外,其余功率的HIFU辐照过程中均观察到了空化的发生,且辐照功率越大,空化越剧烈。结论:HIFU辐照中空化的发生影响凝固性坏死的产生,且空化越剧烈,凝固性坏死形成时间越短。
- 王琦王静李雅芬李发琪艾慧坚钟明松王智彪
- 关键词:HIFU凝固性坏死空化晶状体热效应
-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离体组织中空化泡和沸腾泡对辐照后即刻B超声像图中强回声的贡献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中的空化泡和沸腾泡对辐照后即刻B超声像图中强回声的贡献。方法将牛肝组织简单随机分成2组,每组20块。一组使用200 W声功率的HIFU辐照2 s,以在HIFU焦域处只产生空化泡,另一组使用50 W声功率的HIFU辐照80 s,以在焦域处只产生沸腾泡。在辐照过程中,使用置于HIFU声焦点旁1 mm的热电偶对焦域处的温度进行测量,并通过计算机的RS 232串口进行记录。同时,使用被动空化检测(passive cavitation detection,PCD)系统测取牛肝组织内传播出的声信号,并在LabVIEW开发平台上编程以获得该信号的频谱,计算该频谱在3~7 MHz内滤除谐波后的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记录HIFU辐照后即刻的B超声像图,与辐照前同一位置的声像图进行比较。辐照结束后将牛肝切开,观察是否有损伤形成。结果 200 W声功率的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即刻B超声像图中有19次未出现强回声,PCD系统所检测信号的频谱中出现明显的宽带噪声,辐照开始后RMS增大,焦点处的最高温度为(61.10±6.18)℃。50 W声功率的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即刻B超声像图中有19次出现强回声,PCD系统所测信号频谱中未见宽带噪声,RMS未见增大,焦域处的最高温度为(93.34±3.37)℃。辐照后,所有牛肝组织中均出现了凝固性坏死。结论 HIFU辐照后即刻B超声像图中强回声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辐照过程中产生的沸腾泡,非空化泡。
- 艾慧坚钟明松李发琪王彬易华容王琦王智彪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B超声像图强回声空化泡
- 1HIFU辐照离体组织过程中焦域处沸腾特征声信号研究
- 2013年
- 目的:基于被动检测的方法,探索HIFU辐照离体组织过程中,焦域处组织液沸腾的特征声信号。方法使用连续HIFU辐照脱气后的离体牛肝组织,分成四组进行实验,每组重复20次。1、2组应用50W声功率分别辐照10s和80s,3、4组应用200W声功率分别辐照2s和5s。辐照过程中通过B超实时监控靶区回声,同时使用热电偶测量焦域处组织的温度;并通过被动检测方法系统采集焦域处的声散射信号,之后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辐照结束后,切开牛肝组织,观察损伤形态。结果辐照中,第2、4组的组织焦域处温度较高,平均最高温度分别为93.52℃和87.76℃,且被动检测系统测得的信号经分析后出现四次谐波幅值的增大,通过B超观察到焦域处有明显的回声增强。而1、3组的温升较低,辐照中的平均最高温度分别为63.23℃和68.24℃,四次谐波幅值未出现明显变化,且焦域处无明显的回声增强。辐照后牛肝中均形成了凝固性坏死,且第2、4组辐照后观察到了损伤形态的形变,第1、3组未见形变。结论:HIFU辐照过程中,被动检测系统所测声散射信号的四次谐波可作为焦域处沸腾的特征声信号。
- 李雅芬李发琪艾慧坚钟明松王琦王智彪
- 关键词:HIFU四次谐波强回声凝固性坏死
- 低功率HIFU辐照离体牛肝后强回声出现的原因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低功率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即刻B超声像图中强回声出现的原因。方法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引导的HIFU在50W声功率下分别辐照脱气后的离体牛肝组织10s,20s,30s…90s(实际辐照时间),采用辐照10s停1s的方式。在辐照过程中,使用MRI的GRE_TMap序列采集HIFU焦域处的温度,并使用被动空化检测(PassiveCavitationDetection,PCD)系统采集来自焦域的声信号,在LabVIEW开发平台上编程对该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其频谱,以判断是否出现空化特征信号。辐照结束后,将离体牛肝组织切成1~2mm厚的薄片,找到凝固性坏死的最大面,置于加热至37℃的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剂中染色2min后取出照相。结果 HIFU以辐照10s停1s的方式辐照离体牛肝组织9次后B超声像图中出现强回声,焦域处的温度升高至8946±2.48℃,PCD系统所采信号的频谱中未见空化特征信号。切开并染色后的离体牛肝组织在第2次10s的辐照后就有凝固性坏死出现。结论未达空化阈值的低功率HIFU照离体牛肝组织后即刻B超声像图中强回声出现的原因是焦域处产生的沸腾泡。
- 艾慧坚钟明松李发琪易华容李雅芬王琦王智彪
- 关键词:强回声空化凝固性坏死
- 高强度聚焦超声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B超声像图出现强回声的原因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B超监控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声像图中强回声出现的原因。方法 HIFU定点辐照离体牛肝组织,深度为15 mm,辐照功率分别采用50、100、150、200、250和300 W,通过MR测温仪得到不同功率下组织最高温度达到55℃时所需辐照时间。将结果用于B超监控HIFU中,并通过被动空化检测(PCD)实时观察辐照过程中声信号的频域特性。结果辐照功率50 W时虽有组织凝固性坏死,但B超声像图中无强回声出现,且通过PCD在频域信号中未观察到二分之一次谐波;功率≥100 W时出现凝固性坏死,且声像图中有强回声出现,频域信号中可明显观察到二分之一次谐波。结论无沸腾气泡产生时,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空化效应产生的空化泡致使B超声像图中出现强回声。
- 易华容陈杰李发琪钟明松艾慧坚王智彪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强回声
- B超监控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的可行性
- 2012年
- 目的探讨B超监控脉冲高强度聚焦超声(PHIFU)辐照的可行性。方法将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治疗系统设置为脉冲工作状态,调整脉冲重复频率为4Hz,辐照剂量分别为180、240、300J,每个剂量又分为4个占空比时间组(1%~4%)。PHIFU定点辐照离体牛肝组织,辐照结束后比较靶区辐照前后的声像图变化和灰度值变化,切开牛肝组织肉眼观察靶区的形态变化,重复实验10次。取靶区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组织行HE染色。结果 PHIFU辐照离体牛肝组织后,靶区B超图像出现低回声区,靶区灰度差值为负值,且各剂量下所有占空比时间组灰度差的负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剂量下,占空比为1%~3%的PHIFU辐照后切开靶区组织有清亮液体流出,靶区仅见空洞,其内未见凝固性坏死;占空比为4%的PHIFU辐照后可见泥浆样液体流出。结论通过观察PHIFU辐照后的灰度值和声像图变化,可以间接指导制定治疗剂量和判断治疗效果。
- 焦娇伍烽李发琪邹建中艾慧坚
- 关键词:靶区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