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524)

作品数:19 被引量:139H指数:9
相关作者:陈庆森王友湘阎亚丽曹晋宜贾玉臣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商业大学信阳农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酪蛋白
  • 8篇蛋白糖
  • 8篇酪蛋白糖巨肽
  • 8篇白糖
  • 7篇小鼠
  • 6篇肠道
  • 5篇细胞
  • 4篇乳杆菌
  • 4篇CGMP
  • 3篇乳清
  • 3篇乳清粉
  • 3篇瑞士乳杆菌
  • 3篇清粉
  • 3篇黏膜
  • 3篇细胞因子
  • 3篇小鼠肠道
  • 3篇免疫
  • 3篇分离纯化
  • 3篇纯化
  • 2篇生物活性肽

机构

  • 18篇天津商业大学
  • 1篇信阳农林学院

作者

  • 18篇陈庆森
  • 3篇王友湘
  • 3篇闫亚丽
  • 3篇阎亚丽
  • 3篇李博智
  • 3篇贾玉臣
  • 3篇曹晋宜
  • 2篇梁美艳
  • 2篇李伟
  • 2篇汪清美
  • 2篇刁瑞丽
  • 1篇韩军丽
  • 1篇张彦青
  • 1篇陈琼
  • 1篇杨海军
  • 1篇刘爱国
  • 1篇罗毅
  • 1篇戚务芹
  • 1篇贯玥
  • 1篇梁云

传媒

  • 15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乳品工业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7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瑞士乳杆菌发酵乳制备ACE抑制肽的条件优化被引量:4
2009年
本研究以脱脂乳为主要原料,对瑞士乳杆菌发酵产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确定瑞士乳杆菌发酵脱脂乳生产ACE抑制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脱脂乳浓度9.67%(m/V)、底物灭菌时间30min、接种量3%(V/V),温度38.82℃、发酵时间6.26h,测得ACE抑制率为92.26%。研究结果证实利用发酵法生产乳源ACE抑制活性肽对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梁美艳陈庆森
关键词:瑞士乳杆菌ACE抑制肽细胞壁蛋白酶响应面法
瑞士乳杆菌对小鼠肠道黏膜和肠组织中细胞因子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了解服用益生菌小鼠肠道黏膜和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情况,对阐明其对小鼠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本实验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日食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瑞士乳杆菌灌喂组和大肠杆菌对照组,连续灌喂15d,采集小鼠小肠利用ELISA法测得各组小鼠肠道黏膜和肠道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并作分析。研究结果证实,与对照组相比,瑞士乳杆菌灌胃组小鼠肠黏膜和组织中4种细胞因子明显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白介素-2IL-2在3d前达到最大值、白介素-4(IL-4)在5d达到最高点、白介素-6(IL-6)在5d达到顶峰、干扰素-γ(IFN-γ)在3d前达到最大值;与对照组相比,瑞士乳杆菌灌胃组小鼠Th1型和Th2型T细胞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肠道免疫功能未出现异常,而大肠杆菌灌胃组Th1型和Th2型T细胞平衡被打乱,免疫功能出现异常。
曹晋宜韩军丽王友湘陈庆森阎亚丽
关键词:瑞士乳杆菌细胞因子肠道黏膜
乳源糖巨肽对小鼠IFN-γ和IL-4的调节作用被引量:7
2010年
研究了乳源糖巨肽(GMP)对健康Balb/c小鼠IFN-γ和IL-4的调节作用,从细胞因子的角度探讨了GMP维系机体健康的机制。对健康小鼠用GMP灌胃后,分别检测一次灌胃GMP后12 h内小鼠IFN-γ,IL-4每2 h的表达量的变化和连续5 d灌胃GMP对小鼠IFN-γ、IL-4的表达量,及IFN-γ/IL-4浓度比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一次灌胃GMP短时间(12 h)内可促进小鼠IL-4的表达,以灌胃后第6h的增加最为显著,但对炎症细胞因子IFN-γ没有显著性影响;连续5 d灌胃GMP可促进小鼠IL-4的表达,其中第3天和第4天的变化呈显著性,对IFN-γ同样无显著性影响,因此第3天至第5天GMP组小鼠中的IFN-γ/IL-4的比其他两组显著降低。本研究提示了GMP具有调节Th1/Th2失衡的功能。
贾玉臣陈庆森
关键词:GMPTH细胞细胞因子
生物活性肽对肠黏膜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9年
大量研究已证实生物活性肽是一类对机体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的物质,对拥有巨大表面积的肠黏膜有着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首先概括生物活性肽的研究现状;在从肠黏膜系统组成及其免疫机制的角度,结合前期的研究工作,就生物活性肽对SIgA、Th细胞及其细胞因子以及免疫信号途径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介绍。同时根据国外学者近期研究的成果,提出研究生物活性肽与机体免疫作用关系的发展趋势。
贾玉臣陈庆森
关键词:生物活性肽肠黏膜SIGA细胞因子
L.burlgaricus NCFB2772高产胞外多糖营养条件的优化
2015年
为了提高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NCFB2772(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NCFB2772,L.burlgaricus NCFB2772)胞外多糖(EPS)的产量,在该菌株高产EPS发酵条件优化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基础培养基的筛选、碳氮源的优化和促生长因子三方面对该菌株高产EPS的营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筛选的基础培养基MRS2中添加20 g/L的果糖、10 g/L的蛋白胨(进一步优化二者之比为1.5∶1.0)、6%的苹果汁,L.burlgaricus NCFB2772产EPS的量(854.5 mg/L)和活菌数(未显示)都达到最高,比优化前EPS的产量(460 mg/L)提高了近1倍。
汪清美杨海军陈琼
关键词:高产营养条件促生长因子
乳源酪蛋白糖巨肽改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利用恶唑酮复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以研究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GMP)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空白对照组小鼠仅饲喂普通鼠食,模型对照组与3个CGMP组灌注恶唑酮诱导溃疡性结肠炎,诱导建模后对3个CGMP组小鼠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的CGMP(剂量分别为5、50、500mg/(kgbw·d)),连续灌胃5d。期间记录小鼠每天体质量变化,末次灌胃后检测小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结肠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结肠组织形态。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CGMP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恶唑酮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病症,尤其以中剂量CGMP的作用较为明显,因此证实CGMP作为一种营养手段调理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很好的前景。
贾玉臣陈庆森
关键词:酪蛋白糖巨肽CGMP溃疡性结肠炎
利用TGase结合微滤技术从乳清粉中分离纯化CGMP的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结合微滤技术从乳清中分离纯化酪蛋白糖巨肽(CGMP)。结合微滤技术考察底物浓度、TGase浓度、pH值、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分离纯化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最佳酶反应条件为底物浓度8%、TGase酶浓度7U/g、pH6.5、温度39℃、反应时间80min、微滤浓缩循环6次,最后经微滤可得到纯度为70%左右的CGMP。
李博智阎亚丽陈庆森
关键词:酪蛋白糖巨肽谷氨酰胺转氨酶乳清粉
流式细胞术分析与评价酸奶菌种对模拟胃酸和胆汁盐的耐受力被引量:4
2010年
研究传统酸奶菌种对人体胃酸和胆汁盐的耐受性,对评价酸奶的益生性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选取普通酸奶中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作为研究对象,模拟胃肠环境以探讨所选两种菌株在不同pH值和不同质量浓度脱胆盐下的耐受力,用流式细胞仪(FCM)结合羧基荧光素二醋酸酯(5-(6)-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5(6)-cFDA)和碘化丙锭(propidium iodide,PI)两种荧光染料评价其活力。结果表明:pH2.0时,菌体细胞活性较低,其活细胞标记率仅为41.8%,在pH3.0、4.0、5.0、6.0、7.0时,活细胞标记率越来越高,对其抑制性的影响逐渐减弱;在1g/100mL的脱胆盐(DBS)中,活细胞标记率为48.7%,而在0.5、0.25、0.1、0.05g/100mL的DBS中时,活细胞的标记率越来越高;同时比较FCM与平板菌落计数法检测菌体细胞的耐受水平。实验证实酸奶菌种能耐受pH值为5.0~7.0的胃酸和0.05~0.5g/100mL的DBS;FCM检测的菌体细胞的状况更能恰当地反映发酵酸奶品质的优劣。
汪清美陈庆森
关键词:酸奶菌种胃酸活细胞标记率
食品生物活性物质与结直肠癌DNA甲基化异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DNA甲基化是肿瘤发生的一种重要表观遗传学变化,并已被证实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介绍DNA甲基化的形成机制以及重要性,结合近期国内外DNA甲基化异常与结直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总结食品生物活性物质如何通过调控甲基基团代谢或DNA甲基化转移酶活性来调节DNA甲基化,从而影响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
梁云陈庆森
关键词:生物活性物质结直肠癌表观遗传学DNA甲基化
肠道黏膜免疫屏障及其菌群与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08年
肠黏膜屏障对于防止肠腔内细菌、食物抗原、酶和化学药物等直接与黏膜裸露面接触而引起疾病至关重要,其免疫屏障对机体的健康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黏膜免疫系统不仅具有一般性的屏障作用,而且还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在机体肠道内环境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随着更深入的研究,人们可能会找到新的维持机体健康的途径。本文对肠道黏膜免疫调控机理、肠道菌群及营养物质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及肠黏膜屏障受损对机体健康的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李伟陈庆森
关键词:肠黏膜屏障肠黏膜免疫SIG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