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733602)

作品数:50 被引量:227H指数:9
相关作者:陆健蔡国林杨艳坤孙军勇刘秀霞更多>>
相关机构:江南大学宿迁市江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7篇生物学
  • 10篇化学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黄酒
  • 8篇发酵
  • 6篇酵母
  • 6篇杆菌
  • 5篇基因
  • 4篇代谢
  • 4篇蛋白
  • 4篇芽孢
  • 4篇乳酸
  • 4篇普鲁兰
  • 4篇普鲁兰酶
  • 4篇微生物
  • 3篇蛋白质
  • 3篇毒素
  • 3篇玉米秸
  • 3篇玉米秸秆
  • 3篇啤酒
  • 3篇曲霉毒素
  • 3篇秸秆
  • 3篇解淀粉芽孢杆...

机构

  • 47篇江南大学
  • 11篇宿迁市江南大...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经贸职业...
  • 1篇安徽工程大学
  • 1篇山东鲁花集团...
  • 1篇生物化学有限...
  • 1篇上海源耀生物...

作者

  • 28篇陆健
  • 14篇蔡国林
  • 11篇杨艳坤
  • 10篇孙军勇
  • 8篇刘秀霞
  • 7篇李晓敏
  • 6篇谢广发
  • 6篇陈坚
  • 5篇堵国成
  • 5篇孙杨
  • 5篇朱德伟
  • 5篇吴殿辉
  • 4篇戴晓峰
  • 3篇刘龙
  • 3篇李江华
  • 3篇陈阿娜
  • 2篇陈修来
  • 2篇游丽华
  • 2篇李童
  • 2篇詹锦玲

传媒

  • 14篇食品与发酵工...
  • 12篇食品与生物技...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生物学杂志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生物加工过程
  • 2篇中国油脂
  • 2篇生物工程学报
  • 2篇生物产业技术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粮食与食品工...
  • 1篇Chines...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9
  • 6篇2018
  • 9篇2017
  • 19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啤酒酵母提前絮凝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酵母提前絮凝是啤酒企业时有发生的现象,因其复杂的影响因素至今对酵母提前絮凝的发生机理及提前絮凝因子的本质没有明确的证实,也因此给整个啤酒酿造产业链造成了极大的困扰。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及各种恶劣天气的出现,导致啤酒酵母提前絮凝发生相对增多,对麦芽企业及啤酒企业造成一定经济和名誉损失。作者综述了啤酒酵母提前絮凝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包括机理假说、提前絮凝因子的来源、形成机制及控制研究,以期对啤酒产业链提供有效解决酵母提前絮凝的思路和方法。
陆健商曰玲孙军勇蔡国林
关键词:啤酒大麦麦芽啤酒酵母微生物
玉米秸秆酶解制备阿魏酰聚糖被引量:1
2016年
玉米秸秆经多级旋风磨机械预处理后物理结构发生改变,更易被相应的酶水解从而释放出阿魏酰聚糖。相同酶解条件下,多级旋风磨预处理后的秸秆的阿魏酰聚糖含量是粗秸秆的3.34倍;用商品复合酶Validase TRL、HSP 6000BG和Rapidase Smart Clear,木糖苷酶及阿拉伯呋喃糖苷酶分别酶解机械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Validase TRL酶解效果最佳,阿魏酰聚糖得率为1.46μmol/g玉米秸秆,是不加酶时的3.48倍;协同酶解的最优组合为Validase TRL 100 U/g,木糖苷酶50U/g和阿拉伯呋喃糖苷酶50U/g,该条件下阿魏酰聚糖的得率为2.87μmol/g;酶解液经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后,阿魏酰聚糖的回收率为81.44%。
尤梦竹陆健蔡国林
关键词:玉米秸秆酶解
谷氨酸棒杆菌内源表达元件的筛选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构建谷氨酸棒杆菌表达元件探测载体,筛选能够启动蛋白表达的序列片段。【方法】基于谷氨酸棒杆菌表达载体p XMJ19,利用Golden Gate新型克隆方法构建表达元件插入位点,使筛选的片段能够与报告基因快速无缝衔接,同时避免残留额外的序列对表达元件效果测试产生可能存在的干扰。对本课题组前期的谷氨酸棒杆菌BZH001高、中、低溶氧条件下的发酵样品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出稳定于高转录水平的6个基因,通过软件预测每个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和5′UTR区域,两者构成能够启动基因表达的功能性元件,并将其从基因组中克隆出来。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作为报告基因,快速测量出表达元件的效果。【结果】获得5个不同效果的内源性表达元件,最好的元件插入探测载体后在谷氨酸棒杆菌中表达的荧光强度大于3 500 RFU/OD600。【结论】通过结合转录组数据,探测载体能够快速有效筛选表达元件,为将来人们对谷氨酸棒杆菌基因工程改造和生物系统的构建提供更多基础材料。
刘秀霞赵子豪孙杨杨艳坤白仲虎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RNA-SEQ启动子
解淀粉芽孢杆菌胞外多糖对乳酸菌生长及代谢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JN4的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 EPS-JN4)对乳酸菌生长及代谢的调控作用,有利于阐明EPS-JN4定向增殖乳酸菌的作用机制。采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EPS-JN4的定向增殖作用,并考察其对主要乳酸菌生长、主要代谢产物、肠道耐受性和表面疏水性的影响。EPS-JN4可以定向增殖罗伊氏乳杆菌,其对罗伊氏乳杆菌JN125的前期增殖速度较葡萄糖慢,但最高菌浓为葡萄糖的5.25倍,代谢产物中乳酸和醋酸含量则较葡萄糖分别降低了12.2%和32.4%。EPS-JN4增殖的罗伊氏乳杆菌JN125的肠道耐受性和表面疏水性显著提高,对其原因初步分析表明细胞膜蛋白和脂类物质含量提高了40.8%和105.7%,细胞膜组成中的十八碳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显著提高。EPS-JN4可以作为潜在的益生元,用于调节动物肠道健康。
蔡国林蔡国林李晓敏陆健
关键词:解淀粉芽孢杆菌胞外多糖乳酸菌益生元代谢
黄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对其产生物胺能力的评价被引量:11
2017年
对黄酒酿造过程中乳酸菌进行分离,并对乳酸菌产生物胺能力进行检测。利用脱羧培养基对分离出的82株乳酸菌进行培养,结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reversed-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发酵液中生物胺含量,具体色谱条件如下:使用丹磺酰氯(Dansyl Chloride,Dns-CL)进行柱前衍生,以乙腈-乙腈(φ=50%)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254 nm紫外波检测。该方法在给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6),平均回收率为94.46%~105.20%,相对偏差(RSD)均小于5%。检测到组胺产生菌株11株,最大生成量为18.19 mg/L,高产菌株分离自黄酒前酵第2天;酪胺产生菌株28株,最大生成量为30.38mg/L,高产菌株分离自黄酒前酵第2天;腐胺产生菌株51株,最大生成量为299.94 mg/L,高产菌株分离自浸米水。由此表明,有必要控制黄酒发酵过程中的乳酸菌,采用低产或不产生物胺的乳酸菌作为强化菌株,可降低黄酒中的生物胺含量。
王然然李晓敏陈柳卞小稳蔡国林陆健
关键词:黄酒乳酸菌生物胺
黄酒酿造后酵工艺对氨基酸态氮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5
2016年
黄酒的氨基酸态氮是用来反映其中的氨基酸及小肽总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黄酒的质量等级和整体风味。作者针对黄酒后酵阶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对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活酵母数的动态变化以及酒体的理化指标和氨基酸组成分析,考察后酵时间和温度对氨基酸态氮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态氮主要产生在黄酒后酵阶段,后发酵时间从14 d延长至17、20、23 d,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分别提高24.7%、31.7%和37.6%,酵母自溶过程对后酵末期氨基酸态氮的贡献显著。升高后酵温度有利于氨基酸态氮的形成,后酵温度对氨基酸态氮的形成同时受到蛋白质降解酶活性和酵母自溶两方面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氨基酸是氨基酸态氮的主要组成,其含氮量占氨基酸态氮60%以上。
潘慧青曹钰石慧媛陆健谢广发
关键词:氨基酸态氮酵母自溶
机械预处理对玉米皮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玉米皮是重要的饲料原料之一,但由于其含有大量的非淀粉多糖,造成饲料消化吸收率降低,严重限制了其在饲料行业的应用。对玉米皮进行机械预处理,可以提高其饲料利用率,并促进后续生物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以玉米皮为主要原料,比较球磨和刀片粉碎对玉米皮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酶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皮经球磨处理和刀片粉碎后,水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6倍和2.0倍,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8倍和2.6倍,阿魏酰聚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1倍和1.6倍。机械处理的玉米皮酶解后较原样酶解,其水溶性总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2倍和3.0倍,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5倍和3.7倍,阿魏酰聚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3倍和2.0倍。经刀片粉碎后的玉米皮酶解效率高于球磨处理的玉米皮。
魏媛魏媛蔡国林陆健
关键词:玉米皮球磨酶解
多菌种混合制曲提高麦曲品质被引量:7
2015年
从酒厂环境中分离得到1株适合制曲的细菌,经分子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以糖化酶、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对制曲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强化麦曲较传统熟麦曲3种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9%、106%、100%,黄酒酿造结果表明:强化麦曲能够加快黄酒酿造速度,提高原料利用率。并且挥发性物质总含量也有所增加,更有助于保持黄酒风味。
余培斌张波陆健陈建新
关键词:黄酒麦曲酶活性均匀设计
啤酒大麦种子蛋白质组的分级制备及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大麦种子蛋白主要分为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它们在大麦种子中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对每个组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根据4种蛋白质组分的溶解性不同,可利用分级提取的方法获得4种组分的蛋白质溶液;进而利用TCA沉淀和TCA-丙酮沉淀法对4种蛋白质进行除杂和浓缩,获得适用于双向电泳的蛋白质提取液。利用SDS-PAGE和双向电泳检测提取效果,发现所得SDS-PAGE凝胶条带清晰,双向电泳图谱分辨率高,蛋白质点清晰;经PDQuest分析,谱图结果显示检测到450个水溶蛋白质点和100个醇溶蛋白质点。大麦种子中各组分蛋白质组的分级提取方法的构建,为后续对各组分蛋白组进行质谱鉴定及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李晓敏游丽华王迎新陆健董建军余俊红尹花
关键词:醇溶蛋白双向电泳
球磨预处理和固态发酵对玉米秸秆饲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4年
玉米秸秆经球磨预处理后物理空间结构和化学物质结构改变,更容易被相应的酶降解,进而被微生物利用,其饲用品质提高,从而可能替代饲料中的部分粮食.研究表明,球磨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粒径大小均匀,约90%的颗粒集中在10-100μm,酸性洗涤纤维下降3.5%,可溶性总糖提高2.0倍,对其单糖组成分析发现:可溶性总糖的增加主要来自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分子断裂.用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酶解球磨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比酶解前分别提高了3.3倍和9.7倍,球磨预处理后酶解效率大大提高.球磨预处理的玉米秸秆经固态酶解、发酵后,总酸质量分数达26.3 mg/g,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下降9.1%和4.9%,乳酸菌含量达到1.5×109 CFU/g,饲用品质显著提高.
王璐璐蔡国林朱德伟陆健
关键词:玉米秸秆饲用品质固态发酵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