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6Z240)

作品数:3 被引量:63H指数:3
相关作者:符力耘吴媚孙秋霞张金陵裴正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物性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剖面
  • 1篇地震属性
  • 1篇地震衰减
  • 1篇岩性
  • 1篇剖面
  • 1篇气藏
  • 1篇褶积
  • 1篇褶积模型
  • 1篇物性参数
  • 1篇线性反演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变换
  • 1篇反演
  • 1篇非线性反演
  • 1篇分辨率
  • 1篇高分辨率
  • 1篇波变换
  • 1篇储层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符力耘
  • 2篇吴媚
  • 1篇李维新
  • 1篇姚振兴
  • 1篇裴正林
  • 1篇秦楠
  • 1篇张金陵
  • 1篇孙秋霞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石油物探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分辨率非线性储层物性参数反演方法和应用被引量:52
2008年
对于陆相沉积环境下的复杂隐蔽岩性储层,由于观测信息不准确,如信息重叠、信息缺失和噪音污染,以及岩石物理关系模糊等原因,储层横向预测存在不惟一性、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基于线性假定的常规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已不适用于复杂隐蔽岩性储层的勘探.本文采用一种非线性储层岩性物性褶积模型,建立波阻抗与孔隙度/泥质含量的函数关系;通过多级结构分解和双向边沿子波检测来刻画复杂岩石物理关系;通过Caianiello褶积神经网络实现确定性反演、统计反演和非线性理论三者有机结合;最后联合应用基于逆算子的反演方法和基于正算子的重建算法实现了综合地质、测井和地震波阻抗信息进行高分辨率储层物性参数反演.非线性储层物性参数反演采用多井约束机制和分频反演方式,在陆相和近海油气勘探资料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明显应用效果.
吴媚符力耘李维新
关键词:非线性反演物性参数褶积模型
基于地震剖面瞬时峰值能量频率的衰减分析与气藏预测方法被引量:6
2009年
由于流体本身的粘滞性和摩擦性,使得地震波在含油气地层中传播时衰减形成低频阴影.通过对叠后地震资料做时频分解,分析地层衰减特征,是当前除了AVO技术之外,比较流行的直接识别流体和气藏的技术.本文基于波动方程正演,模拟了地震波对含油气地层的响应.然后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不同尺度剖面的瞬时能量特征,提取分频剖面上每一个点的峰值能量对应的频率,得到瞬时峰值能量频率剖面.通过分析瞬时峰值能量频率剖面,分析了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时的衰减特征.最后应用此方法对实际地震剖面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
张金陵符力耘孙秋霞裴正林
关键词:地震衰减小波变换地震属性
岩性-物性高分辨率非线性联合反演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在沉积环境复杂和钻井资料少的勘探地区,有效地进行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是油气勘探和开发中的关键。针对我国近海岩性和物性高度非均质复杂隐蔽岩性储层的勘探实际,提出了基于非线性统计地震褶积模型和非线性储层岩性物性统计褶积模型的联合反演技术,实现了确定性反演、统计性反演和非线性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北凹陷A构造、辽东湾渤中25-1勘探区和旅大勘探区的目的层是以曲流河与辫状河为主的河流相沉积和以三角洲前缘与浅湖为主的湖泊相沉积,储层的岩性和物性高度非均质,岩石物理关系复杂。将岩性—物性高分辨率非线性联合反演技术应用于这些地区,反演结果刻画了储层岩性和物性的横向变化细节。
李维新秦楠吴媚王红符力耘姚振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