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2AA021001)

作品数:66 被引量:188H指数:7
相关作者:沈中阳刘蕾高伟史源郑虹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肝移植
  • 19篇术后
  • 12篇移植术
  • 11篇肝移植术
  • 10篇移植术后
  • 10篇肝脏
  • 9篇护理
  • 9篇活体
  • 9篇肝移植术后
  • 6篇器官
  • 6篇静脉
  • 5篇胆道
  • 5篇心脏
  • 5篇心脏死亡
  • 5篇细胞
  • 5篇患儿
  • 5篇灌注
  • 4篇动物
  • 4篇原位
  • 4篇原位肝移植

机构

  • 49篇天津市第一中...
  • 16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7篇浙江大学医学...
  • 4篇卫生部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上海第二军医...
  • 1篇武警后勤学院...
  • 1篇天津市宝坻区...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9篇沈中阳
  • 16篇刘蕾
  • 12篇高伟
  • 10篇郑虹
  • 10篇史源
  • 9篇邓永林
  • 7篇潘澄
  • 7篇蔡金贞
  • 7篇杨涛
  • 6篇蒋文涛
  • 6篇丁梅
  • 6篇杜洪印
  • 6篇沈鸣雁
  • 5篇喻文立
  • 5篇张雅敏
  • 5篇张建军
  • 5篇王玉亮
  • 4篇于立新
  • 4篇刘懿禾
  • 4篇张弋

传媒

  • 19篇中华器官移植...
  • 8篇实用器官移植...
  • 4篇山东医药
  • 4篇天津医药
  • 4篇天津护理
  • 4篇中国实用护理...
  • 3篇中华肝胆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护士进修杂志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7篇2017
  • 23篇2016
  • 16篇2015
  • 19篇2014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维生素K缺乏一例
2014年
终末期淤胆性肝病患者由于胆汁向肠腔内排泄障碍,常引起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良而导致维生素K缺乏[1-3],因而此类患者需要常规进行维生素K的补充。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随着移植肝功能的恢复,凝血功能障碍通常也逐渐得以纠正。本文报道1例肝肾联合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正常的受者出现严重维生素K缺乏而导致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极度延长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刘蕾刘懿禾于立新潘澄孙雁沈中阳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肝肾联合移植术后并发国际标准化比值终末期肝病凝血功能障碍
建立猪脑死亡后心脏死亡模型实验研究中的麻醉管理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建立猪脑死亡后心脏死亡模型的麻醉相关技术及管理方法,为脑死亡后心脏死亡供体质量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巴马小型猪20头,基础麻醉后建立耳缘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氯胺酮和琥珀胆碱静脉诱导麻醉,面罩吸氧后气管内插管,机控呼吸,术中以七氟烷、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直视下经左颈总动脉、左颈内静脉及右侧颈外静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建立脑死亡模型并证实脑死亡后建立心脏死亡模型.结果 成功建立猪脑死亡模型和心脏死亡模型,优化诱导插管方法,仅有1例气管插管失败改为气管切开.麻醉维持稳定,血流动力学平稳,肌肉松弛良好.结论 麻醉效果良好,麻醉方法可行性强,用药合理,保证脑死亡和心脏死亡模型的顺利建立.
丁梅杜洪印沈中阳刘蕾邓永林喻文立张伟晔史源王玉亮
关键词:脑死亡心脏死亡麻醉管理
改良猪脑死亡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的猪脑死亡模型,为研究脑死亡模型建立过程中、脑死亡判定后的脑组织病理改变及器官移植免疫等变化提供一个更加稳定的动物模型。方法以经典的硬膜外颅内加压法为基础,在长白猪颅内置入Codman有创颅内压监测探头,在实时监测颅内压变化情况下,根据颅内压与平均动脉压(MAP)的关系进行间断颅内加压建立脑死亡模型。结果 12例实验用长白猪,1头死于麻醉意外,余11头均成功诱导脑死亡模型。经有效呼吸循环支持可维持脑死亡模型(31.3±4.7)h。通过经颅多普勒、脑电图、心电、MAP等监测显示,脑死亡模型制作过程中各参数变化平稳,脑死亡判定后,动物模型可长时间维持。结论在颅内压监测条件下建立猪脑死亡动脉模型的方法稳定可靠,易于标准化,可为脑死亡模型建立过程中及脑死亡判定后的脑功能及器官移植免疫等研究提供更加稳定的载体。
万晨光冯学泉李牧杜洪印张玮晔史源刘蕾沈中阳
关键词:脑死亡颅内压
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治疗急危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治疗急危重症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1999年9月至2013年12月实施的4 136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20分、供受体血型不同、年龄18 ~ 70岁、术式为经典原位非转流肝移植术、首次接受肝脏移植的病例,根据是否符合输血原则将其分为两组:ABO血型相合组(ABO-C组,41例)和ABO血型不合组(ABO-I组,22例).ABO-I组患者术中给予巴利昔单克隆抗体(单抗)+甲泼尼龙免疫诱导治疗;术后使用巴利昔单抗+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皮质激素的四联免疫抑制方案;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7d后改用口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及硫酸氢氯吡格雷;术后常规应用前列地尔;其余治疗同ABO-C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排斥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ABO-C、ABO-I组患者性别、年龄、MELD评分、合并肿瘤、供肝质量、供肝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BO-I组术中切脾例数明显多于ABO-C组(5比1,χ^2=4.687,P=0.030).ABO-C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3年、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9.5%、78.3%、72.5%、69.1%、61.8%,ABO-I组分别为78.9%、72.9%、65.6%、56.2%、46.8%,两组整体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法,χ^2=0.647,df=1,P=0.421).ABO-I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ABO-C组[63.6%(14/22)比31.7%(13/41),χ^2=5.960,P=0.015],而ABO-I、ABO-C两组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22.7%(5/22)比12.2%(5/41),χ^2=0.531,P=0.466]、血管并发症发生率[31.8%(7/22)比12.2%(5/41),χ^2=2.416,P=0.120]及术后病理诊断的排斥反应发生率[22.7%(5/22)比9.8%(4/41),χ^2=1.051,P=0.3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BO血型不合肝移植术仍存在术
沈中阳邓永林郑虹潘澄张雅敏蒋文涛张建军高伟淮明生
关键词:肝移植ABO血型血型不合终末期肝病模型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及其在心死亡器官捐献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2015年
近年来,由于器官的持续短缺,心死亡器官捐献供体重新引起重视。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体外循环技术,可在心死亡即刻提供稳定的自体氧合血液进行灌注,提高移植物的质量。目前,ECMO技术已经在肾脏、肝脏、心脏移植中应用,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虽然ECMO技术在最佳修复时间、灌注温度、给予肝素的时间等方面还存在分歧,在伦理学上尚存在一些争议,但动物实验和的临床成功经验证明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隋明昊刘蕾沈中阳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器官移植
一例家族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患者行肝移植治疗的早期康复护理被引量:2
2015年
家族性淀粉样多发性神经病变(familialamyloidpolyneu.ropathy,FAP)是一种以细胞外特异性淀粉样物质聚集并累及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分为I型和Ⅱ型Ⅲ。I型FAP由转甲蛋白(transthyretin,TTR)基因突变引起,以下肢周围神经最先受累,伴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心脏传导功能不良。肝移植可消除肝脏来源的变异转甲蛋白淀粉样沉积物,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具有疗效的治疗方法。
沈呜雁邹洁
关键词:多发性神经病变早期康复护理家族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淀粉样物质
内镜下射频消融联合全覆膜自扩张金属支架治疗肝移植术后胆管下端癌被引量:2
2016年
内镜下放置胆道自扩张金属支架(SEMS)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胆道恶性肿瘤所致梗阻性黄疸已成为常规的治疗方式。但单纯放置支架不能消除肿瘤组织,50%以上的放置SEMS的患者在6~8个月内会出现支架堵塞。近期国外文献报道通过射频消融技术联合金属支架治疗胆管恶性肿瘤取得良好效果。我们收治了2例肝移植术后罹患胆管下端癌的患者,采用经内镜射频消融联合胆道自扩张金属支架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田青王桂杰张雅敏王红岩孙晓叶王彩明沈中阳
关键词:射频消融技术肝移植术后内镜胆道恶性肿瘤
超声中频导药仪治疗ERCP术后腹胀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中频导药仪治疗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160例行ERCP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肝胆外科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超声中频导药仪治疗。治疗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腹胀情况及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程度轻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中频导药仪用于ERCP术后,能有效缩短排气时间并促进胃肠道蠕动,利于早期营养摄入。
傅守婷
关键词: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腹胀护理
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供肝应用于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的单中心经验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供肝应用于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的效果及受者预后。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单中心157例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受者,其中19例接受了丙型肝炎阳性供肝,为研究组;138例接受了丙型肝炎阴性供肝,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受者存活率、丙型肝炎复发率、复发时间及复发的严重程度。结果研究组肝移植术后1年和5年受者存活率分别为89.5%和67.0%,对照组肝移植术后1年和5年受者生存率分别为82.40%00和69.4%。研究组受者术后17例(89.5%)丙型肝炎复发,其中4例(21.O%)进展为重症肝炎;对照组丙型肝炎复发117例(84.8%),其中24例(17.4%)进展为重症肝炎;两组复发率和进展为重症肝炎者百分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于接受丙型肝炎阳性和阴性供肝肝移植的受者,其存活率、术后丙型肝炎复发率、重症肝炎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丙型肝炎相关性肝病受者,对供肝质量进行认真评估后可以考虑使用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供肝。
李姗霓马楠孙超董冲高伟潘澄邓永林郑虹沈中阳
关键词:肝移植肝炎丙型供者选择
219例胆道闭锁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16年
【摘要】目的分析胆道闭锁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术后的存活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对2009年1月到2015年6月期间219例胆道闭锁儿童接受亲属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肝移植术前及术后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方法分析各因素与术后存活率的相关性,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法;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部儿童受者术后1年和2年的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4.8%和93.3%。179例年龄≥1岁者术后1年和2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4.8%和94.8%,40例年龄〈1岁者分别为94.9%和92.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63,P=0.686)。190例移植物重量与受者体重比(GRWR)在1.5%~4.0%之间的受者术后1年和2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95.8%和95.8oA,29例GRWR〈1.5%或〉4.0%的受者分别为86.3%和78.8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0.163,P=0.686)。多因素Cox回归结果表明,受者术后早期血管并发症、胆道并发症、肺部感染、腹腔积液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亲属活体肝移植是治疗胆道闭锁的有效手段,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术后早期并发症是影响胆道闭锁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预后的重要因素。
祖彩华刘蕾滕大洪郭庆军李俊杰高伟马宁张国梁蔡金贞沈中阳
关键词:儿童胆道闭锁肝移植活体供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