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RFDP20100041110028)

作品数:2 被引量:16H指数:2
相关作者:于清旭关寿华郑建洲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民族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光纤
  • 1篇有效折射率
  • 1篇有效折射率法
  • 1篇折射率
  • 1篇色散
  • 1篇耦合模
  • 1篇耦合模理论
  • 1篇谐振波长
  • 1篇零色散
  • 1篇晶体
  • 1篇晶体光纤
  • 1篇光纤光学
  • 1篇光纤色散
  • 1篇光学
  • 1篇光栅
  • 1篇光栅周期
  • 1篇光子
  • 1篇光子晶体
  • 1篇光子晶体光纤
  • 1篇波长

机构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大连民族学院

作者

  • 2篇关寿华
  • 2篇于清旭
  • 1篇郑建洲

传媒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应用光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光子晶体光纤色散极值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4
2012年
采用全矢量有效折射率法计算光子晶体光纤的色散系数,深入分析了光子晶体光纤色散系数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色散系数随着结构参数的变化具有双极值特性:1)当Λ值保持不变时,随着d/Λ值的减小,零色散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在达到极大值后,则转向短波方向移动,例如当Λ=2.3μm时,极大零色散波长出现在约d/Λ=0.24处,约为1728.9nm,当Λ取不同值时,较小的Λ值,会对应有较大的极大零色散波长;2)当d/Λ值保持不变时,随着Λ值的减小,零色散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在达到极小值后,则转向长波方向移动,例如当d/Λ=0.9时,极小零色散波长出现在约Λ=0.6μm处,约为564.29nm,当d/Λ取不同值时,该比值越大,则会对应着越小的极小零色散波长。这一发现对于优化设计特种光子晶体光纤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寿华于清旭郑建洲
关键词:光纤光学零色散光子晶体光纤
光子晶体光纤长周期光栅的谐振波长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有限差分法和耦合模理论分析了光子晶体光纤结构参数等因素对光栅周期调节长周期光栅谐振波长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种光纤,可通过增大或减小光栅周期来减小或增大谐振波长;若占空比f增大或减小,可通过减小或增大光栅周期来保持谐振波长不变;若比例系数M增大或减小,可以成正比增大或减小光栅周期来保持谐振波长不变;在只是空气孔层数增加的系列光纤中,在长波处,为取得同一谐振波长,光栅周期需要增大数个μm,但在短波处则正好相反;内层气孔对光栅周期调节谐振波长的作用影响较大,而第5层以外各层的影响十分微弱。综合利用这些规律,可以快捷地选择合适的光栅周期,高效率地制备有合适谐振波长的光子晶体光纤长周期光栅。
关寿华于清旭
关键词:谐振波长光栅周期耦合模理论光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