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13AA013703)

作品数:17 被引量:122H指数:6
相关作者:杨文珍吴新丽杨健竺志超王涌天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图像
  • 3篇形变
  • 3篇嗅觉
  • 3篇气味
  • 3篇人机
  • 3篇人机交互
  • 3篇CT图像
  • 2篇形变模型
  • 2篇力觉
  • 2篇盲文
  • 2篇仿真
  • 2篇肝脏
  • 2篇肝脏分割
  • 2篇触点
  • 1篇弹簧质点模型
  • 1篇点击
  • 1篇点模型
  • 1篇电磁驱动
  • 1篇电磁式
  • 1篇电动跑步机

机构

  • 10篇浙江理工大学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东南大学
  • 2篇宁波奇胜运动...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杨文珍
  • 9篇吴新丽
  • 5篇杨健
  • 5篇竺志超
  • 4篇王涌天
  • 2篇邵明朝
  • 2篇宋爱国
  • 2篇许艳
  • 2篇张昊
  • 2篇金中正
  • 2篇余岭
  • 2篇朱梁
  • 2篇王雪虎
  • 2篇张敏捷
  • 1篇唐宋元
  • 1篇宋爽
  • 1篇颜传武
  • 1篇王立新
  • 1篇黄欣
  • 1篇郑永昌

传媒

  • 5篇系统仿真学报
  • 2篇计算机辅助设...
  • 2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光学技术
  • 1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浙江体育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视嗅觉认知的虚拟嗅觉生成装置被引量:4
2015年
研发了一种基于视嗅觉认知的虚拟嗅觉生成装置,可用于虚拟环境中视嗅觉融合认知的人机交互,该装置由机械本体及其控制系统组成,可单独或同时输出3种气味。首先,分析按压气味瓶所需的作用力,设计定量送气机构,并研制装置的机械本体;然后,依据装置的驱动部件和视嗅觉交互界面,开发基于串口通信的控制系统。初步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虚拟嗅觉生成装置在响应时间和控制精度等方面都能满足用户需求,可为虚拟环境提供逼真的视嗅觉感知。
杨文珍吴新丽余岭祝盼飞
关键词:人机交互
应用于移动平台的器官柔性形变仿真方法
2015年
研究了应用于移动平台的器官柔性形变仿真方法。提出了面向移动平台的碰撞检测方法,通过模型的外层包围盒迅速剔除场景中未发生碰撞的情况,进而对模型的几何面元进行相交检测,从而实现对器官的碰撞检测。研究了应用于虚拟器官的质点-弹簧模型,通过对形变区域的控制降低形变的计算量,通过对虚拟器械的运动控制避免形变过程中虚拟器官发生穿透或者脱离器械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器官柔性形变仿真与交互方法计算速度快、交互过程自然,可应用于移动平台的虚拟手术仿真系统中。
张敏捷杨健方慧卉艾丹妮唐宋元
关键词:碰撞检测虚拟手术
全局光流场估计技术及展望被引量:13
2014年
光流法是运动分析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其能够从相邻帧图像中恢复出目标物体以及背景的运动信息,从而实现目标检测、运动跟踪以及特征识别等.文中从全局光流计算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分析了非均匀光照校正、能量函数构建和优化方案设计等全局光流场估计技术的关键步骤;同时深入探讨了全局光流场估计技术存在的大位移计算、遮挡检测、弱纹理运动估计等难题.最后对全局光流场估计技术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宋爽杨健王涌天
关键词:光流场
社区室外健身蓄能娱乐系统的研发被引量:1
2014年
许多城市和乡村社区中简易的室外健身器材因单调、乏味、安全性差和健身效果不明显,被大量闲置。在能源紧张的形势下,节能蓄能呼声高涨,人们在健身时产生的诸多能量却白白流失。社区室外健身蓄能娱乐系统由常见的七种社区室外健身器材(太极盘、滚子跑步机、伸臂机、双人蹬腿机、滚筒机、健骑机和椭圆跑步机)组成。经过创新性的改进设计,该系统不仅改进了原本简陋的社区室外健身器材的运动性能,使其更易操作更安全,而且可以巧妙地收集人们在健身时产生的动量,并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供给照明和娱乐所需。社区室外健身蓄能娱乐系统集健身、发电蓄能和娱乐于一体,可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健身,提高身体素质和产生更多的电能,造福社会。
杨文珍朱梁竺志超陆立青钱伟
关键词:健身器材健身娱乐
触觉再现的分层电磁式盲文点显器被引量:10
2016年
盲文点显器是触觉再现研究的重要应用。研发了一种分层电磁式盲文点显器的原型样机,包括机械本体和控制系统两部分,可以动态显示20方盲文。创新设计出分层且错位布置的盲文触点驱动机构,机械本体实现了120个盲文触点的空间排布;通过控制电磁线圈的通断电,控制系统驱动盲文触点独立上下运动,动态组合出不同的盲文字符。此原型样机体积小、成本低、刷新频率高,可生成足够的支撑力,供指尖触觉阅读盲文。
吴新丽祝盼飞杨文珍金中正宣建强许艳竺志超
关键词:电磁驱动触觉再现盲人
结合先验稀疏字典和空洞填充的CT图像肝脏分割被引量:5
2015年
针对复杂多变的肝脏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稀疏字典和空洞填充的三维肝脏图像分割方法。对腹部CT图像进行Gabor特征提取,并分别在Gabor图像和灰度图像的肝脏金标准边界上选择大小相同的图像块作为两组训练集,利用训练集得到两种查询字典及稀疏编码。将金标准图像与待分割图像配准,并将配准后的肝脏边界作为待分割图像的肝脏初始边界;在初始边界点上的十邻域内选择大小相同的两组图像块作为测试样本,利用测试样本与查询字典计算稀疏编码及重构误差,并选择重构误差最小的图像块的中心作为待分割肝脏的边界点;最后,设计一种空洞填充方法对肝脏边界进行补全和平滑处理,得到最终分割结果。利用医学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介入国际会议中提供的肝脏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肝脏分割图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鲁棒性,并获得了较高的分割精度。其中,平均体积重叠率误差为(5.21±0.45)%,平均相对体积误差为(0.72±0.12)%,平均对称表面距离误差为(0.93±0.14)mm。
王雪虎杨健艾丹妮王涌天
关键词:肝脏分割字典学习
结合形变优化与三角剖分的CT图像肝脏分割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传统形变模型在形变过程中易陷入局部最优,导致难以实现肝脏凹陷区域准确分割的问题,提出一种形变模型,并将其应用于CT图像的肝脏分割.首先建立一种单纯型的表面模型,并利用此模型表示肝脏的初始边界;然后利用模型中顶点与其3个邻域顶点的关系构建一组新的内力及其约束模型;再引入气球力模型,将其与图像的Gabor特征结合构建形变模型的外力及其约束方法,促使模型在内力和外力的作用下更快速地逼近肝脏边界;为了使模型能够进入肝脏的凹陷区域,构建一种三角剖分优化算法,使模型在形变过程中可以插入新的顶点.将文中方法应用于医学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介入国际会议提供的肝脏数据中进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对肝脏分割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鲁棒性,并获得了较高的分割精度.
王雪虎杨健艾丹妮郑永昌张敏捷苏伟王涌天
关键词:肝脏分割形变模型CT图像
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是虚拟嗅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用户与虚拟环境的人机交互过程中可让用户闻到真实气味。回顾和概述了虚拟嗅觉生成装置的研究历程和现状后,明确指出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研究面临的难题,包括气味的生成方式、气味的混合传输问题、人机交互的实时性等问题,对目前现有的虚拟嗅觉气味生成装置性能进行了比较,指出未来研发的虚拟嗅觉生成装置应能实现气味从无到有、从有到变、从变到无的完整循环系统。
吴新丽杨文珍余岭祝盼飞竺志超
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的纹理图像分割方法研究被引量:48
2015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MRF)模型的纹理图像分割方法。利用分数阶微分运算对图像纹理细节和边缘轮廓信息的敏感性,将其引入图像纹理特征提取过程中,以获得完备的图像纹理信息,可以弥补传统算法中MRF特征场对图像纹理信息描述不足的缺陷。此外,为准确划分图像中不同的纹理区域,利用模糊熵准则对分割结果进行进一步优化,以降低噪声干扰、减少区域内错分点。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可以完善地提取图像的纹理细节和边缘轮廓信息,有效提高分割的准确性,改善分割图像的视觉效果。
曹家梓宋爱国
关键词:纹理图像分割分数阶微分灰度共生矩阵马尔科夫随机场模糊熵
人机交互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技术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人机交互式机器人是当前机器人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之一,而临场感(telepresence)技术是人与机器人交互的核心。本文通过阐述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技术的产生、发展和现状,介绍了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的系统组成,指出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面临的3个难题:力感知、力反馈和大时延力控制。针对以上问题,对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的四大关键技术:传感技术、力反馈与触觉再现技术、大时延控制技术、虚拟预测环境建模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研究所30年来开展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技术研究的进展及其在核探测、康复医疗领域应用的情况。展望了人机交互力觉临场感遥操作机器人技术未来研究与发展的重点。
宋爱国
关键词:遥操作机器人机器人技术力觉临场感人机交互式传感技术机器人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