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6JJ5042)
-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 相关作者:肖辉海王文龙更多>>
- 相关机构:湖南文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伸长与内源激素的关系被引量:6
- 2008年
- 以水稻品种‘长选3S’为研究对象,以‘培矮64S’为对照,检测幼穗不同发育时期水稻穗颈节间中GA1、IAA、Z、ZR和ABA含量变化的结果表明,从二核期至始花后第3天,‘长选3S’穗颈节间中的GA1和IAA含量先升后降,三核期出现峰值,‘长选3S’穗颈节间中的GA1和IAA含量分别比‘培矮64S’高6.5~10.6倍和9.5~26.9倍。在二核期和三核期,‘长选3S’穗颈节间中GA1/ABA和IAA/ABA比值比‘培矮64S’高,其(Z+ZR)/ABA比值稍高,而Z+ZR和ABA含量均比其低。这些结果表明水稻长穗颈基因还可能是通过调节激素之间平衡而控制水稻的茎伸长生长的。
- 肖辉海
- 关键词:水稻温敏核不育水稻长穗颈节间伸长内源植物激素
- 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穗颈节间伸长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以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及其亲本培矮64S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对长选3S穗颈伸长的影响。人工24℃条件下,在始花前第12天至始花前第4天和始花当天至始花后第3天两个时段,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慢,但从始花前第4天至始花当天,长选3S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最快,其节间日均伸长的长度是培矮64S的2.1倍。在敏感期分别进行22℃、24℃、26℃和28℃4种人工温度处理,28℃条件下穗颈节间伸长受阻,出现包颈现象;22~26℃条件下穗颈伸出长度都为正值,不包颈,且穗颈伸出剑叶叶鞘的长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对穗颈节间细胞数目和细胞长度的比较分析表明,长选3S穗颈节间的伸长主要是始花前第12天至始花期节间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后者作用更为显著,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穗颈节间最内和最外层薄壁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平均长度下降。
- 肖辉海王文龙
- 关键词:水稻长穗颈基因温度
- 水稻长穗颈隐性高秆突变体穗颈节间的细胞学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揭示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双低培eS穗颈节间伸长的细胞学机制。【方法】以双低培eS为研究对象,以双低S为对照,于育性转换敏感期,在25℃人工气候条件下处理6 d,比较研究了双低培eS和双低S不同发育时期的穗颈伸出度、穗颈节间长度及节间细胞数和细胞的平均长度。【结果】长穗颈双低培eS与双低S穗颈节间薄壁细胞数及细胞平均长度在减数分裂期和二核花粉期差异不明显,于三核花粉期差异达显著水平,始花当天和始花后第7天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始花后第7天时两者的差异最大。在始花后第7天,双低培eS穗颈节间较双低S长18.1 cm,其纵列外层薄壁细胞和内层薄壁细胞数分别较双低S多1 277和605个;外层薄细胞和内层薄壁细胞平均长度分别较双低S长22.9和37.9μm,尤其是节间中部区段的外层薄细胞和内层薄壁细胞分别较双低S长25.0和49.0μm。【结论】长穗颈隐性高秆突变体双低培eS的穗颈节间伸长是由幼穗分化后期细胞数增多和细胞长度增加双重作用引起的,其中以后者的作用更显著。
- 肖辉海
- 关键词:水稻温敏核不育水稻长穗颈细胞学分析
- 水稻eui基因对不育系长选3S若干农艺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为了明确水稻eui基因对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若干农艺性状的影响。[方法]以长穗颈温敏核不育系长选3S及其亲本培矮64S为材料,对长选3S与培矮64S的包穗、育性、对赤霉素的敏感性及其若干其他重要农艺性状作了比较研究。[结果]长选3S既保留了培矮64S主要农艺性状和不育性,又从遗传上改善了异交特性,包括植株较高,穗颈伸长,完全或基本解除包穗,柱头外露率显著提高及对赤霉素更敏感等。[结论]建立了不用或少用赤霉素的两系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利用其组配的杂种具有增产趋势。
- 肖辉海
- 关键词:水稻温敏核不育水稻长穗颈基因
- 高产杂交稻“株两优819”生育后期的生理特性
- 2009年
- 以"湘早籼13号"为对照,对高产杂交早稻"株两优819"生育后期剑叶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MDA)含量,光合速率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株两优819"在生育后期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下降速率慢,POD活性高,MDA含量较少;光合速率高,可溶性糖含量多,说明"株两优819"在生育后期光合生产能力较强。
- 肖辉海
- 关键词:杂交稻光合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 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穗颈节间长度及细胞学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以水稻培矮64S作对照,对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 L.)长选3S幼穗各发育时期穗颈节间长度及细胞数量和长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长选3S在幼穗分化的二核期至始花期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最快,其节间伸长的长度是培矮64S的2.1倍;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二核期及始花当天至始花后第3天两个时段,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慢。穗颈节间的细胞个数和平均长度两者呈现相似的变化规律,但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始花期,长选3S穗颈节间薄壁细胞增加3759个,细胞平均长度为72.9μm,培矮64S增加3134个,细胞平均长度为38μm,长选3S穗颈节间的伸长主要是由幼穗分化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至始花期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后者的作用更显著。
- 肖辉海
- 关键词:温敏核不育水稻
- 温度对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 sativa L.)穗颈伸出长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以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OryzasativaL)长选3S为材料,研究了温度对隐性长穗颈温敏核不育水稻长选3S穗颈伸出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24℃条件下,在始花前第12天至始花前第4天和始花当天至始花后第3天两个时段,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慢,两者节间日均伸长长度基本一致,但从始花前第4天至始花当天,长选3S穗颈节间伸长速度最快,其节间日均伸长的长度是培矮64S的2.1倍。在敏感期分别进行22、24、26、28℃4种人工温度处理,28℃条件下穗颈节间伸长受阻,出现包颈现象;26~22℃条件下穗颈伸出长度都为正值,不包颈,但穗颈伸出剑叶叶鞘的长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加。通过对穗颈节间细胞数目和细胞长度的比较分析表明,长选3S穗颈节间的伸长主要是由于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共同作用所致,其中后者作用更显著,且随处理温度的升高,穗颈节间最内和最外层薄壁细胞数目减少,细胞平均长度变短。
- 肖辉海
- 关键词:水稻温敏核不育水稻温度